分享

他因家中有几口薄田被开除出红军,后为何被刘伯承誉为“赵子龙”

 兰州家长 2022-12-09 发布于甘肃

1931年5月的一天,参加红军已有三年的他,突然被鄂豫皖苏区保卫局的几个人请了过去。保卫局的同志很严肃地告诉他,经举报,你是混进红军中的富农分子,停职接受调查。

原来,这是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后,张某人搞“大清洗”的一个部署。

一个月后,他被迫脱下了红军军装,换上一身便装,手拿一张写有“此人系富农,开除回乡生产,沿途放行”的路条,怏怏不乐地返回自己的家乡麻城。

文章图片1

他,就是后来被刘伯承元帅誉为“赵子龙”的周希汉。

周希汉于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后的次年,他所在的麻城独立团被编入红13师第38团,并担任38团共青团委书记。

他这次回麻城不是真的就回家乡种地去了,而是去找麻城的苏维埃政府,让他们给开个证明,以证明自己家不是富农,自己是可以成为红军战士的。更何况,他在红军这个大家庭里已经战斗、工作、生活了快三年了,他离不开红军,他舍不得一起共同战斗的战友、首长们。

周希汉为打这个证明也是历尽周折,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拿到了这份麻城苏维埃开出的证明书。上云:“周希汉家有佃田若干,靠佃田为生,是贫农,不是富农,他要求回红军。特此证明。”

文章图片2

周希汉拿到这份证明后,马不停蹄地赶往部队,然而结果部队上却没有安排他的工作,于是他只能先在炊事班帮厨。直到二天后遇到了徐向前,情况开始明朗起来。

当时,徐向前是红4军军长,而周希汉则是一个小兵,他们是怎么会认识的呢?

原来,周希汉所在的麻城独立团并入红13师第38团时,他到38团指挥所报到的那天,高高瘦瘦的周希汉引起了一位首长的注意。首长上上下下地把周希汉一通打量,又用手扳了扳他那瘦削的肩膀,不无惋惜地叹道:“就是长得单薄了些。”

文章图片3

这位首长就是徐向前,后来的开国元帅。

他在与徐向前谈话中,徐向前觉得这小伙子伙子是个有胆有略有志的人,正是红军急需的人才,觉得是块好料,可以好好培养。

因此,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周希汉就给徐向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所以,这次被开除出红军的周希汉把满腹委屈向徐向前作了倾诉,徐向前立即找到张某人,说,“周希汉还是一个小孩,不懂什么事,跟着我工作时很积极,怎么会是改组派和富农分子呢?”随后,徐向前就把周希汉留在了机关当书记员。

后来,张某人也曾多次想搞掉周希汉,还都是徐向前拦着给保下了来的。

那么,后来的周希汉却被刘伯承誉为“赵子龙”,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前指和北方局首脑机关正撤至卷屿沟,但仅有一警卫营掩护,情况万分危急。当在主阵地失守这一紧急关头,在刘伯承正愁手边无兵可调之时,忽闻周希汉率部已经赶至羊儿岭,与日军接上了火。刘帅因此也舒了口气说:“好了,这下是赵子龙来了。”

文章图片4

后来,周希汉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10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3军军长。1955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1988年11月7日去世,享年75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