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上涨犹豫不决?聊聊如何选择

 新用户41015886 2022-12-09 发布于上海

​​友情提示:如果观点不同,一定是你对,因为你的钱,只能你做主。

最近股市表现不错,由此一些朋友也产生了一些决策上的犹豫,接下来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1

涨了这么多,要不要先下车,等调整完再买

最近一个多月股市表现比较好,大部分企业都有不小的涨幅,于是这两天不少读者朋友问我,涨了这么多,要不要先减仓,等调整完再买回来。

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一蹴而就的上涨肯定不多,基于当下当上涨反应了开放的预期后,大概率会有一个震荡期等待真实数据的好转。

所以会有一个调整期,也是大概率的事,但是我个人没有卖出等待回调再买的计划。

为什么既然有可能回调,又不卖出呢?

1、一件事能不能做,最重要的是他的潜在风险你能不能承受

会不会回调,什么时候回调,调整多少之后会继续上涨,当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时,其实就是猜。

既然结果是不能100%确定的,这件事做不做,我们不仅要考虑上限带来的收益自己是否满意,同时也要考虑下限带来的风险自己能否承受。

先说卖出等待回调再买:

潜在回报是,猜对了多赚一点波段的钱,

潜在风险是,猜错了,股市直接上涨错过优秀的企业。

再来说说选择耐心持有:

潜在回报是,一定能赚到优秀企业的大部分收益

潜在风险是,确实回调了,短期承受了波动和回撤。

当这两个选择的上限和下限都确定好了,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选择下限可以接受的选项。

一件事我们如果承受不了下限的潜在风险就没有资格去做。

对我来说,我的投资体系是在低估的时候买入优秀且自己足够了解的企业,然后耐心持有等待业绩提升估值恢复。

自己能看懂这家企业,且又给了低估买入的价格,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所以我承受不了为了规避一点波动,多赚几个点的收益,反而错过优秀企业这件事

因此我选后者耐心持有。我这么选不是基于他短期会不会调整,而是基于下限自己是否能接受。

2、如果你认为一辆车的终点是财富大幅提升,重要的是你能在车上,而不是试图买到最便宜的车票。

我持有的企业大多在沪深300内,我们拿沪深300举例。

参考历史估值,十年看在历史百分位的20%多,五年看在历史百分位的17%。依然还是很便宜的区间。

虽然指数经常会有一些调仓,但是沪深300这样的宽基,每家企业的权重不会太大,所以参考历史估值是有一定意义的。

再看看,沪深300盈利收益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当下是3.06,上一次黑白分享这个数值的时候是3.6。

这个数值越小意味着当前指数和国债收益率相差越小,自然股市的吸引力就会降低,这个数值越大证明当下越低估。

虽然最近沪深300的上涨有了一定的修复,但仍然还在很低估的位置,并且近十年四次到达极低估的位置后,基本都迎来了较大的行情。

原因也很简单,极度估值都是因为极度悲观引起的,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必然会迎来一个预期改变估值修复+企业业绩提升的阶段。

之前的四次分别是:

第一次:2012年~2014年的长期熊市底部,当时在3.2左右。随后迎来了14年底~15年上半年的大牛市。

第二次:2016年初熔断股灾结束后,当时是3.2左右,随后沪深300迎来了长达一年多的上涨。
 

第三次:2018年经过一年的下跌,当时数值是3.35左右,随后迎来了2019年初至2020年初的上涨。

第四次:2020年3月疫情爆发,当时数值3.58左右,之后一直涨到2021年初。

当下影响企业业绩和估值的事情都在逐步好转,我们非常保守的看,再给他两年时间完全恢复常态,至少我的持仓来说,我认为迎来一波估值提升加业绩提升的阶段是没什么问题的。
 

既然这趟车的终点是收益大幅提升,我们首先要确保的是再车上,而不是铤而走险的去占点小便宜。

错过往往是因为我们想太多,今天担心回撤卖飞一点,明天觉得另一个更好卖飞一点,最后长期看,在绝对低估的区间什么都想做往往不如什么都不做。

3、信心来自于经历

投资初期赚不到大的收益,最难的一点是,不相信自己能在股市赚到大的收益,总担心小的回撤,从而放弃大的上涨。

如果入市几年的朋友,翻翻过去的持仓,大概都会持有过一两只表现优秀的企业,然而大多时候我们可能赚了10%,或者20%就卖了。

因为我们总是赚一点钱就担心回撤,确实即便低估的企业,直接上涨的情况也不多,再大涨前,可能还有很多次涨了又跌回到原位。

但只要低估,最终总有一次会迎来巨大的估值修复。

每次涨个10%就开始担心,然后卖出,意味着永远都没机会享受超过10%的上涨。

昨天看到腾讯个股页面下有个留言,腾讯从230港元涨到250港元,他会发慌,250港元卖出腾讯,然后280港元买回来,就觉得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之前的那一笔已经确定收入,心态就稳定很多,实际上大幅减少了本该赚到的收益。

克服这个心理障碍,我认为需要坚定的按正确理念来一次

奏响第一个音符,需要的不是完美而是奏响。

你永远都不敢有第一次,每次涨一点就觉得怕回撤,就永远不会有一个成功的案例激励自己去做正确的事。

2

低位没有买现在不甘心怎么办?

周二的文章下收到这样一个提问:

黑白,我走不出锚定效应,就比如说现在腾讯300块,理性上知道他是便宜的,但情感上就想着之前200块,觉得比之前贵不少,于是下不了手,这可咋办?

对于这个问题:本来地上有100元因为犹豫后变成了80元,我们不能因为遗憾少捡了20元,从而放弃去捡剩下的80元。

但实际上问题没这么简单,如果真的认可腾讯的价值,我们不会因为100元变成80元,就犹豫去不去捡,而是会赶紧冲过去捡起剩下的80元。

让我们犹豫的真实原因其实是,下跌的时候因为下跌也觉得腾讯不值钱,等上涨以后又觉得不甘心。

看似犹豫的潜在因素是遗憾没买200港元的腾讯,其实深度因素是怕买了又跌回200港元。

我个人的看法腾讯可能还会有波动,但大概率不会有那么恐慌的情绪回到200港元,更重要的是如果认为腾讯至少值500港元600港元。

那么最重要的不是成本是280港币,还是300港币,这并不影响这笔交易最终能赚到足够的收益。

有影响的是到底买没买。

3

简单梳理一下持仓目前的看法
 

1、腾讯,虽然最近涨幅不小,获利空间依然很好

腾讯在我的投资组合中仓位占比最高。这两年腾讯的下跌,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估值下降以及业绩下降。

关于腾讯的问题《三季报初见曙光,聊聊腾讯的困局与筹码》一文我已经深刻阐述了。简单说一下当下的看法。

政策的影响已经基本消失,经济下行对广告和游戏业务的影响也进入了转变期。云业务未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当下的估值依然很低,未来还有成长空间,在悲观的时候迎来了估值和业绩双杀,未来会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击。

2、宋城 情绪上最利好,业绩上空间小

旅游虽然应该是最受益的,但在基本面的角度看,宋城弹性没那么大。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常态的2019年,宋城的净利润在13亿左右,

目前宋城的园区情况相比19年,并没有太大增加,

比较有潜力的珠海项目和澳洲项目因为疫情,为了给上市主体减轻压力都转让给了宋城集团,而且这两个园区也不会马上就建好。

所以哪怕是到了恢复常态的时候,其实宋城的盈利能力也并没有极大的提升。

这其中西安、上海、张家界三个园区,基本是疫情前不久和疫情的2020年、2021年开业的,没有充分体现在2019年的盈利能力上。

加上恢复常态后,大概率会有一个旅游爆发期,我们把以上因素都考虑到,并且乐观一些。在19年的净利润基础上,算增加50%,是19亿左右的净利润,按25PE算,其实也只是470亿左右的市值。

当下360多亿市值的宋城,并没有太大空间。所以我个人不建议有太大仓位。

3、格力电器,期望创造奇迹,最差收点股息。

做好空调,稳定分红是我持有格力的底线,其他方面当做意外之喜。只要做好空调不犯大错,当下的格力我认为他依然是低估的,如果有一天因为其他业务急于求成导致空调也做不好了,我会选择卖出。

4、分众传媒,逻辑足够清晰,受益排名第一

未来必将进入一个消费复苏的阶段,无论哪个消费环节先复苏,都会部分体现在广告宣传提升。

之前我对分众的看法是

目前依然是这个看法

5、中国平安,影响因素逐渐缓解,反转剧本已在谱写

过往平安的两个影响因素:

销售端,代理人改革外加疫情下非必选消费需求下降,导致销售减少。

投资端,因为有一些地产资产,担心影响投资收益。

目前销售端,代理人改革基本进入末期,经济下行带来的非必选消费需求下降未来一年大概率会好转。

投资端,地产政策转向,风险大幅减小。

不说100%反转,至少进入了一个越来越好的时期。

6、茅台、洋河,白酒行业稳定第一,估值合理降低预期。

中高端白酒过去两年业绩影响不大,有的人说是压给了经销商,有的人说高收入人群受到的影响小,这个《(周总结155)22年10月30日 理性思考以及聊聊洋河三季报》我聊过个人看法了就不重复了。

总之最难的时候白酒行业业绩稳定的度过了,未来变差的可能很小,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白酒的的估值并不算很便宜,大多在合理区间,所以对于白酒降低预期,赚取一份稳定的业绩增长收益就好。

7、恒生ETF、中概ETF,降低游戏难度,减少波动幅度

在整体低估的时候,如果指数上涨,自己的持仓表现不好,是一种非常影响心态的情况。

对于互联网和港股这两个非常低估的行业,之前我选择布局了一些ETF,不求赚到极致,但至少不会错过平均涨幅。

这个时候以稳定的心态,耐心持股我认为是最重要的。

今天就聊到这里,昨天和朋友聊天,打趣说,下跌是最容易成长的阶段,因为普涨的时候,哪怕因为隔壁二婶没洗头选择买入某家企业,短期看可能也是对的。

只有下跌的阶段才能让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完善自己。

A股每隔几年都会给我们一个下跌便宜布局的机会,也会给我们成长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浪费这个机会,总想跳过困难期的人,往往会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进来接盘,勇于面对逆境的人才能不断成长,我们明天见。



作者:终身黑白
链接:https://xueqiu.com/1643044849/237428798
来源:雪球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