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家五口全变阳,孩子怎么办?一图带你了解儿童感染对策

 优家教育 2022-12-09 发布于北京


文丨 优宝

12月7日,国家发布了防疫“新十条”。

随着防疫政策开放,对于跨地区流动的人员不再查验核酸和健康码,对符合条件的感染者也不再拉去集中隔离,而是允许其居家隔离。

似乎我们终于迎来了和病毒共生共存的时代,隔三差五就会听到哪个邻居、哪个同事变“阳”的消息,身边的被感染者一下就多了起来。

然而一般身强体壮的成年人,即使被感染也可以扛过这道劫难,人们对疫情的恐惧感降低了,这是好事。

可是,大人没事,但孩子呢?

一家全感染,宝宝遭大罪

图源:新浪微博

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全家感染新冠的过程,先是婆婆高烧40℃后确诊,全家居家隔离期间,7个月的宝宝也开始高烧39℃,接着是大姑姐,再到老公,再到公公……

除了她,一家五口全都相继病倒,大人们尚且坚持得住,可宝宝却遭了大罪。

家里没有退烧药,他们也无法外出买药,所幸村里医生给拿了两代布洛芬颗粒。

给宝宝吃药后,烧退到了37℃,本以为没事了,可谁想到晚上又开始发烧,一整晚,她都在给宝宝吃药、退烧、复发、吃药的循环中忙碌着。

而无法用言语表达痛苦的宝宝只能不停地哭闹……

幸运的是,7天后宝宝终于痊愈了,可这次经历让这位妈妈心有余悸,她的经历也引出来许多同病相怜的家庭。

然而对于如何应对孩子感染新冠,大家各有各的说法,究竟该如何正确应对儿童感染呢?

近期,北京市儿童新冠会诊专家组成员张谊接诊了不少儿童新冠阳性病例。

从临床来看,儿童和成人感染后症状和病程有明显差异,整体来说,发病快,少有肺炎,并呈现以下特点:

1、儿童感染者几乎没有潜伏期,感染即发病。成人感染3天内发病,儿童多在1天内发病。

2、儿童感染初期症状是以发热为主,热型不定,但多数婴幼儿有高热表现。

与成人感染初期咽干咽痛不同,儿童感染后尤其婴幼儿可能会因为体温迅速上升导致惊厥发生。

3、儿童感染新冠主要侵袭上呼吸道,高热并不等同于重症。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往往热度较高,但临床中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极少出现肺部侵袭,所以临床称为“新冠病毒感染”而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4、儿童热退伴有消化道症状。成人感染后症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儿童除了呼吸道症状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总结一下,就是需要各位父母警惕孩子突发高热和惊厥症状,一旦出现就有可能是感染了新冠疫情。

至于该如何应对,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了:

图源:北京时间新闻,备药为简略版,下附详细指引

儿童新冠备药详细指引

图源:北京新闻广播

张谊医生也提醒大家,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易感染阶段。

1岁以内的婴儿气道较短,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侵袭到下呼吸道,所以容易发热和喘憋,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

如果发热3天后发热频率及热度仍没有降低的趋势,请务必前往医院就诊!

并且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痊愈后1-2周,要谨防二次打击。

张谊表示:“家里如果有相继发生其他感染的病人,尽量不要接触孩子,因为此时孩子的免疫功能还没恢复,不要再引起孩子二次感染。”

孩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有些被感染者起初症状只是和流感、感冒差不多。

该如何区分新冠与这两者的区别呢?成年人又该如何应对新冠呢?居家应常备哪些药物呢?请看下图:

图源:北京日报

虽然政策已经开放,但并不意味着彻底全面解放,比如医院、学校、养老院、社会福利、密闭场所,依然是需要48小时核酸,依然是重点防护。

所以各位父母仍不可就此掉以轻心,还需注意防护,戴好口罩,增强体质。

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为家人守门把关。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