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身溃烂躺在肿瘤病房:只因忽略了一块皮疹

 果冻715 2022-12-10 发布于江苏

看,这是一块普通的皮疹:

图片

伴随着皮疹发生的,可能还有脱屑:

图片

红肿:

图片

严重时还可能出血、渗出:

图片

皮疹、脱屑甚至红肿出血都是皮肤病的常见表现,可见于湿疹、皮肤过敏、银屑病、真菌感染等。但有时,这些常见的皮肤病表现也可能掩盖了一些极为复杂的疾病,比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罕见皮肤肿瘤:蕈样肉芽肿

蕈样肉芽肿分为三期(红斑期、斑块期、肿瘤期),红斑为主的皮疹是前两期的主要表现,通常不怎么明显或难以识别,非常容易被忽略。但是发展到疾病的晚期,它便显示出肿瘤 + 皮肤病的双重压迫力:全身糜烂、渗出,严重感染,肿瘤细胞全身转移,甚至死亡。

我们联系到了蕈样肉芽肿患者小李,第一次发现皮疹的时候,她刚刚上大学。

图片

在被确诊为蕈样肉芽肿前,小李曾被下过 4 个诊断:湿疹、玫瑰糠疹、慢性苔藓样糠疹、银屑病。

图片

每一个新的诊断,都带来了不一样的治疗思路:从局部涂药、口服药物到照光、药浴,她尝试了皮肤科可能提供给她的几乎所有治疗方式,仍无法彻底缓解。

图片

显然,错误的诊断意味着错误的治疗方案,错误的治疗方案往往导致更严重的疾病后果:小李的皮疹逐渐从局部,扩展到了全身,还伴发了皲裂和渗出。

因为皲裂严重导致了感染,她开始出现高烧不退。

图片

为什么小李会被误诊这么多次?是否蕈样肉芽肿的早期就是容易被误诊?

是的。

蕈样肉芽肿的误诊率无法从文献中获得非常确切的数字,但我们可以从皮肤学界对它的戏称上窥得其特征:

模仿大师

作为「模仿大师」,蕈样肉芽肿呈现在皮肤上的改变,在每个人身上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都不太一样。

有时,它是平坦光滑的,只是颜色与周围皮肤不一样;

有时,它略微隆起,可能表面还带有鳞屑;

有时,它摸起来很像肿块或结节,甚至有些溃烂。

图片

这些表象,让它与那些常见的皮肤疾病看起来别无二致,而极低的发病率(每百万人仅 5.6 人发病[1]),又导致它往往不能被很多医生第一眼识别,甚至能哄骗过行医多年的皮肤科医生。

有没有能确诊的办法?有。

病理活检可以算是医生们诊断蕈样肉芽肿的一位好帮手,然而这位帮手也不是每次都给力,因为蕈样肉芽肿的皮损太多样,若标本取不准,患者也会面临「一刀下去没割到典型皮损」的窘境。

图片

如果足够幸运,在早期便被确诊,那这个病的治疗其实与普通皮肤病类似,按医嘱局部治疗就可以保持健康生活。

但我们的小李并没有这么幸运,在反复诊疗 4 年后最终确诊时,她已经进入晚期(肿瘤期),肿瘤的特征逐渐在她身上显现,恶性皮肤病的特征愈加猖狂。

图片

据统计,大约有 34%[2] 人可能会从早期进入肿瘤期。

确诊为蕈样肉芽肿的肿瘤期,小李并没有像其他肿瘤患者一样怀疑这是误诊,她说:

「这个病好几年确诊不了也治不好,我翻了很多资料。第一次被怀疑是蕈样肉芽肿的时候,我心里想:就是这个了,就是它了,快确诊吧!」

她的心态逐渐从得知自己是肿瘤时的慌乱,到夹杂着一点石头落地的放松。

因为已经进入了肿瘤期,小李被转移至肿瘤科病房。在这里,她不再仅仅接受针对皮肤的治疗,还要接受包括化疗在内的联合治疗方案。

针对肿瘤期的蕈样肉芽肿,治疗方案其实很多,从局部治疗(就是在相应皮损上涂药)到全身治疗,从光疗到靶向药,相关指南[3]甚至累计录入了 16 种治疗方案。

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讲,治疗方案太多,也就意味着没有一个方案能够特别有效对抗该疾病。对于小李来说,一直更换方案却始终没有明确疗效,或者有了疗效却出现更严重的反复,甚至时时刻刻被化疗的副作用威胁,无疑是非常大的压力。

图片

不过,随着研究的进展,蕈样肉芽肿的致病机制正在被逐步揭露,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案进入临床应用: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晚期蕈样肉芽肿的手段[3],但由于干细胞匹配有高度选择性,并不是人人都能用上这样的方案。

靶向免疫治疗是另一种可以尝试的方案[3]。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单克隆药物(如阿伦单抗、莫格利珠单抗)阻断分子层面发病通路上的某一关键环节,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小李略为比别人幸运的一点是,在她已经放弃、开始偷藏安眠药的时候,医生通知她干细胞移植配型成功了。

图片

见到小李的时候,她刚刚完成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出仓 2 个月。

除了皮肤有点黑,依旧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抗感染和维持疾病不再进展,看不出她与我们有什么区别,也已经不需要再为溃烂的皮肤和可能降临的死亡而担忧了。

「医生说这个病治不好的,老老实实治疗,能维持我现在这样挺好的」小李的微信留言这么说,「但你要是问,怎么才能早点发现啊?

「我会说,如果有像我一样好几年治不好也确定不了病因的皮疹,可以早点去皮肤病专科医院请病理专家看看。」

图片

「如果能够在肿瘤期之前就确诊,也许根本不用遭这些罪。」

尾声

时至今日,蕈样肉芽肿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明确,针对肿瘤期的许多治疗方案尚处在临床试验阶段,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需要充足的勇气和信心去挑战。

如果非要找一个能够撬动这个疾病的支点,那可能就是早诊早治。蕈样肉芽肿的早期非常长,在对症的治疗和维持之下,自然病程甚至可长达 20~30 年[4]

如何才算是早诊早治?我们建议,如果您或亲朋有多年迁延不愈的顽固性皮疹(有可能是红斑、鳞屑、皮肤表面异常凸起等),尝试过多种治疗方案却没有效果,那么最好能及时找专业的皮肤科医生就诊做病理检查,确认是否是蕈样肉芽肿或其他少见皮肤病,及早调整治疗方案。

若能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肿瘤期就能来得晚一点,再晚一点。

*文中人物为化名

本文审核专家

图片

徐楠 

上海市东方医院皮肤科(北院)主任

图片

袁景奕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Kaveri, Korgavkar, Michael, et al. Changing incidence trends of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J]. Jama Dermatology, 2013.

[2] Griffiths CEM, Barker J, Bleiker T, et al(2010).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 ninth edition. West Sussex: John Weley & Sons, Ltd.

[3] Franz,T.et al,2017.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cosis fungoides/Se ́zary syndrome - Update 2017.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77(2017) 57-74

[4] 韩静, 多兰·达力汗. 蕈样肉芽肿的诊断研究进展[J]. 北京医学, 2014, 36(2):3.

策划制作

策划:Jaooo    |    监制:海宝

插画:郑南七白    |    封面图来源:郑南七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