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振声中医世家祖传秘方——紫癜性肾炎案

 虚竹怀远 2022-12-10 发布于湖北

紫癜性肾炎案

李某,男,24岁,未婚。患者于1986年11月突然发现双下肢有斑点状出血性皮疹,踝关节肿痛,但无腹痛,被北京某医院诊为“紫癜性肾炎”而住院。经治疗,皮肤紫癜消退,踝关节肿痛消失,惟尿蛋白始终波动在(+++~++++)之间。出院后经常感冒、咽痛,尿蛋白不消,因中西医治疗一年效果不显,遂来我院门诊求治。

初诊(1987年11月10日):患者腰酸,咽喉干痛,喜饮凉水,尿黄,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象弦细,切其肌肤无水肿,亦无紫癜。辨证为肺肾阴虚挟有瘀热,拟方养肺滋肾,兼以凉血化瘀,以麦味地黄汤加减。处方:麦冬15g,五味子10g,生地15g,茯苓15g,泽泻15g,丹皮10g,山药10g,益母草15g,白茅根30g,桑寄生15g,金樱子30g,沙苑子10g,枸杞10g。(30剂)。

二诊(1987年12月4日):腰酸有减,但感倦怠乏力,纳少,且咽喉干痛,口干喜凉饮,尿黄,大便干依然,舌质转红,苔薄白,脉弦细。复查尿常规:蛋白(+))。瘀热虽有退机,但病久肺肾波及脾土,主证转为脾肾气阴两虚,故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以益气滋肾为治,处方:党参15g,生黄芪15g,生地15g,山萸肉10g,丹皮10g,茯苓1 g,益母草15g,泽泻5g,砂仁6g(后下),白茅根30g,桑寄生15g。(25剂)。

三诊(1987年12月29日):乏力、纳差等脾气虚之症已失,腰亦不痛,惟咽痛、大便干结,舌红,苔薄依然如故,脉细数。查尿蛋白((++)。。此乃肺肾余热未清使然,拟方清肺滋肾兼以益气养阴,处方:淡竹叶1  g,生石膏330g(先煎),太子参30g麦冬15g,生地15g,女贞子10g,旱莲草1  g,桑寄生15g,益母草15g,白茅根30g

半月后,口干咽痛等症明显减轻,后加石斛10g,天花粉15g以养胃生津,如此治疗3个月,连续5次化验尿常规均为阴性。

紫癜性肾炎的病机很复杂,尤其病程较长者,常呈正虚邪实的局面。本例的正虚为肺肾阴虚,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血瘀和热(毒)。纵览整个病程,肾阴虚与血瘀、热(毒)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前二诊以正虚为主,故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由于初诊前患者经常咽痛、感冒,累及肺脏,肺阴一亏,必加重咽痛,故加麦冬、五味子以敛肺养阴;病久肺肾及脾,且滋阴之剂有碍脾气运化,出现纳少、乏力,而原来阴虚仍未纠正,便出现脾肾气阴两虚的情况,因而在继续补肾阴的同时,加党参、黄芪补益中气,考虑到炙黄芪有壅中之嫌,所以常用生黄芪。若气虚明显,可将生芪用量加至30g。随着脾气虚症状的改善,尿蛋白仍未消失,诚与咽痛之宿疾有关,三诊时主要从清解肺肾余热入手,但毕竟气阴已虚,故不用苦寒之品,而用甘寒之淡竹叶、生石膏,并辅以太子参、麦冬、生地益气养阴,更合以二至丸,俾有滋养肾阴之功,却无碍胃之弊。原发性紫癜为离经之血,属于瘀血的范畴,且病人有舌质暗红等血瘀证表现,凡是病程较长者,每有“久病入络”的病理改变,故三次处方中均用益母草、白茅根以活血凉血。

八、紫癜性肾炎案

石某,女,51岁,教师。患者于1981年初发现双下肢出现紫癜,1个月后,尿检发现蛋白、RBC。经某医院诊为紫癜性肾炎,用消炎痛等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1981年10月19日来诊时,自感腰痛,乏力,咽稍痛,有时心慌,急躁,睡眠欠佳,知识库常有头痛,以两颞部为甚,下午头晕、腹胀,有时下肢稍肿  100.com夜间口干、口苦,饮水不多,小便稍黄,无尿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涩。化验检查示:尿蛋白(++),RBC满视野,WBC:0~2个,颗粒管型0~1个。本病患者中医辨证为血瘀内阻、血不循经、瘀兼气滞、久而化热,拟用活血化瘀、理气清热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柴胡10g,枳壳10g,赤芍15g,生甘草6g,桔梗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2g,忍冬藤30g,金银花30g,牛膝12g

服上方,随症加减,如头痛明显者加蔓荆子、菊花、僵蚕末;失眠加夜交藤;腰痛较重者加桑寄生、杜仲;下肢肿加车前子、茯苓。间断服药百余剂,诸症消失,偶有头晕,尿检查蛋白微量,RBC消失,有时WBC有0~1个,舌质紫暗亦见减轻。至1982年6月下旬,尿检查蛋白微量,镜检(-)。至1982年10月复查,尿蛋白(-),RBC(-),WBC:0~1个,自觉仅睡眠转好,时稍感头痛,舌质仍稍暗红。

血府逐瘀汤方由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组成,四逆散有调气解郁之功,桃红四物有养血活血之用,桔梗开提肺气,牛膝引血下行而活血,乃调气活血并用之方。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化瘀当利气,气行则瘀血易化。气滞血瘀,久而阳气闭郁而化热,故在活血化瘀的同时,酌加清热之品。本方不仅可治胸中瘀血,且有牛膝引药下行,故亦可用于去下部之瘀血。通方未用止血之味,却收止血之功,通消其瘀,血行其道,自无旁溢之害,不止血而血自止,所以,不可见血即强行固涩,而应详辨其证,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方为善矣。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