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教育科学》2018年1月 高中地理教学巧妙“激趣”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湖北省恩施市第二高级中学 赵成福 邮编:445000 【内容摘要】本文从以师生真挚感情来激趣、巧借趣味语言来激趣、“师生互动”创设情景来激趣、趣味授课艺术激趣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地理趣味教学的方法,通过激趣教学,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 趣味教学 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也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郭沫若也曾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入趣味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地理课堂中实施趣味教学。 一、以师生真挚感情来激趣 一些教育文献和资料表明: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育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学过程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巧借趣味语言来激趣 (一) 古诗:优美诗句,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其成因也各有不同,有地壳运动的内力作用,也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可以理解为流水侵蚀地貌的描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写佳句,反映出庐山的雄奇秀丽。在讲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时,可以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讲解气温的垂直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垂直地带性,才造成了山上、山下桃花花期的迟早不一。有时也可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了解这种气候的垂直变化。又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和背风坡的光照及热量的差异。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谚语: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有一定哲理且简易有趣。如: “一年开草原,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这句谚语反映了西部地区一些地方开荒后,土地又被撂荒的现象,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西部地区的贫困,导致恶性循环。使学生认识到:开发西部地区首先应该做到环境先行,生态先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才能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北地区。讲西北地区时,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我国大陆性的特点;讲锋面雨时用“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故事:如,讲本地人爱吃醋,能不能从地理环境方面寻找陕北人爱吃酸的原因: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水土中含有大量钙,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沉积形成结石,而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的发展。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明白了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格外高涨。 (四)谜语:谜语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说它多大有多大,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夜里航行不用灯”(北极星);“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太阳)。又如:“陈佩斯的脑袋------太原; 大家都笑你----齐齐哈尔运用谜语,跃了同学们的思维,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歌曲、戏剧:在讲地域文化差异时,可以把黄梅戏和秦腔播放,让学生对比南北方在戏曲方面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唱一首陕北的信天游,彻底把学生的兴趣全部调动起来。(六)顺口溜:如黄河,巴颜喀拉青川甘,宁蒙晋秦豫鲁间,五五零零渤海湾。 (七)谐音记忆:在复习区域地理讲中亚时我国的邻国可以用“哈吉它”(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北亚的三条河流“毕业了”(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东南亚的五条河流“红妹妹、萨伊” (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中东的两条河流“ 呦西、东帝”(东边底格里斯河、西边幼发拉底河)里海、咸海穿过的经线“李五咸六”(东京50度穿越里海、东京60度穿越咸海)。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师生互动”创设情景来激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依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地理课已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唯一渠道的今天,教师须改变过去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引入地理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开展。其模式可采用“课堂设计----讨论交流----品尝成败---回归生活”。 课堂设计:营造活动舞台,教师帮助学生提出课堂的整体构思。 讨论交流: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联系实际分组讨论,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 品尝成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己所经历的学习过程的成败,享受其成功的喜悦,或总结失败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品或思想进行点评,让学生理解自己思维的闪光点和盲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回归生活:将在活动过程构建的知识体系内化,并用以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 “师生互动”过程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活动,可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设计、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内容,让学生动手画、动口说、动脑想,使整个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并快乐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地理兴趣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 四、通过趣味授课艺术激趣 1.生动的教学语言。(1)用诗词歌赋来描述地理事物。诗词歌赋交融于地理教学过程,能将 抽象的地理事物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例如,可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述三峡峡谷之幽深、水流之湍急;用“望庐山瀑布”反映庐山风景之秀丽。(2)使用地理别称配合地名教学。地理别称具 有把地理事物的特征高度概括的功能,有助于学生记忆众多的地名。例如,“世界公园”、“钟表王国”—— 瑞士;“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佛塔之国”——缅甸;“枫叶之邦”——加拿大;“日光城”——拉 萨;“不夜城”——漠河;“草原钢城”——包头;“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等。(3)使用抒情的文学语句、地理趣闻、地理故事来调节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述西欧国家时,简单介绍“只有一棵树”的国家——冰岛共和国;讲述泰国首都曼谷时,让学生知道它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首都,全称若译成汉字共有四十一个字;讲述 非洲热带草原上的树木——波巴布树时,可介绍“绿面包树”的来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选编一些地理口诀来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等,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为了使学 生牢记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可以采用“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甘陕,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古海福吉安”。 2.灵活的讲练结合。在讲授新课时,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及动脑能力。 3.形象的直观教具。(1)课堂的边讲边画。如讲述我国主要铁路干线时,教师就以北京为起点依次画出京 哈线、京广线、京沪线及京九线;接着以河南焦作为起点画焦柳线;以陕西宝鸡为起点画宝成——成昆线。之后,可以再画三条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形成全国铁路网络,给学生留下鲜明的直观印象。(2)充分动用电化教 具。除了制作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幻灯片和录相片之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动手制作一些电动教 具。如“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中国矿产分布”、“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等主题鲜明、制作精湛的现代化电动教具。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利用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巧借趣味语言、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使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传达地理思想,最终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轻松地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并走上“会学地理”的星光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中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