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农直销对所有人都不利。

 雾霭霾 2022-12-10 发布于江西
图片


茶农直销的成立、茶农品牌的创建,得益于名山名寨的崛起,把普洱茶的红利绝大部分聚焦在金字塔尖的一线名山上面,比如冰岛班章曼松之流。

普通山寨山村的茶农,它的直销是不成立的,偶尔的零售,也只是偶然之喜,并不是一种常态,如果全部寄希望于直销零售,那这样的茶农是没有铺开渠道的能力实力和资金的,没有真正的数量庞大的零售客户群体,所以普通茶农他为了生存,为了把茶叶销售出去,必然的还是会以行情收购价供应给茶厂、茶商。直销依然是一个伪概念,更是一种偶然的机会。

图片

你的收益有多大,跟你冒的风险有多大是正相关的。茶农也不例外,你要想获得高溢价的零售收入,那你就得有能力去铺开渠道,去拓宽市场,去寻找客户,去推广和营销,并且要有能够承担茶叶销售不出去的压力、责任和风险,你卖不出去就得囤在手里,卖不出去,就没有收入。而那些以当地市场行情、收购价定向供应给茶厂、茶企、茶商的茶农,他们固然是断了直销收入这块肥肉,但它依然完整地保留了供应给茶厂茶商茶企的这部分稳定的收入。在自己没有具备太强大的实力的时候,茶农直销和零售是偶然之喜,是少部分的收入,而常年签约茶厂茶企或者供应给批发市场的时候是一种稳定的收入,虽然少,但是稳定。这就是权衡。风险小,收益小,风险大,收益高。

但绝大部分茶农没有直销和品牌的意识,能力和实力自不必说,而且是风险恐惧者,宁愿少,也要稳,因为普通的平头百姓茶农没有原始资产的积累,没有资金流,没有更广阔的商业投机嗅觉,他也熬不起,他要见到当下的现金流和收入来维持当下的生活状态。但是企业不一样,它有前期的投入,它有原始的资本的积累,它允许现在不挣钱或者少挣钱,它熬得起,然后再某个时间段去获得高额的回报,再通过资本的追加不断获利,如滚雪球一般,直到不能增长或者增长缓慢的瓶颈。这就是现实。

图片

诚然,茶行业不是没有茶农成长起来的品牌,但当一个茶农成长为一个品牌的时候,它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茶农,他是一个真正的茶商。茶商依然会构建一个产业链体系,建茶厂,收购茶叶,必然的,所谓“源头茶农直销”是个伪概念,他也是中间商,他也要有成本之上的利润定价。

再者,以普洱茶产业来说,普洱茶千山万寨,资源极其分散,茶产业极度不聚焦,如果每一个茶农,每一个山寨的每一户人员都成为一个独立的茶农直销点,那这个茶产业的链条是会被斩断的,反而造成资源的极度不聚焦,效率的低下,第三第四产业链的肢解,B端的逃离,也会导致信息的分散,实质上也会造成C端的难以触达。

图片

这个行业如果没有丰富多样性的产业链构成,那就没有品质和服务。所谓的茶农直销聚焦在超级名山名寨,他们是名山名寨的超级红利的得利者,然,他们已经具备了高度的茶产业意识,品牌意识,有实力,有资金,已经是一个纯正的茶商和茶企业,已经剥离了茶农直销的角色。而且名山名寨的超级茶农品牌,其售价,一一般的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没有做到真正的、所谓的,没有中间商,让利消费者的“茶农直销”,它的价格是如此的透明,它的市场价就摆在那里。

图片

茶农直销对所有人都不好,茶农承担不起这么大的风险,茶商没有投资回报的机会,无利可图,茶客也得不到真正的品质和服务。

茶农直销只会把普洱茶的丰富多样性,把它的金融属性、收藏属性、文化属性直接肢解到只剩下农业土特产属性,事实上是让第二第三第四产业的集体离场。

我是哈尼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