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教堂

 新用户8926AVU2 2022-12-10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教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85号及石灯胡同甲6号,圣公会是耶稣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英国,鸦片战争以后逐渐传入中国,1900年以后在各地相继建立教堂,又名“安立甘教堂”(Anglican)、南沟沿救主堂,也是北京地区及华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基督教中心教堂,教堂建筑面积640平方米,为典型的中西结合式建筑,蔚为壮观,教堂建筑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木结构教堂,西式结构,灰砖筒瓦砌筑,顶部有钟楼,前部和中部各设有一个八角形亭子,作为钟楼和采光天窗,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中华圣公会华北教区主教史嘉乐将庚子事变期间购置的清廷刑部官员殷柯庭的府邸用来建堂,由英国籍主教史嘉乐主持建造,清光绪三十三年11月28日教堂落成举行开堂祝圣典礼,1911年正式定名“中华圣公会救主堂”,该堂为基督教圣公会中华总会教堂,教堂坐北朝南,平面呈拉丁十字式形,外形为中国传统风格,砖木结构,灰砖清水墙面,教堂中央部分作成交叉的两个硬山建筑,两侧廊做成单坡硬山形式,比中央部分低,中央部分上部做侧窗装饰,其中顶部两座八角亭式的天窗和钟楼独具匠心,在屋顶的两个交叉点上各设攒尖亭一座,作为钟楼与天窗,教堂入口位于南立面硬山山墙上,为中国传统大门式样,两侧与上部刻有匾额,右款为“此城真主殿”,左款为“此乃上天门”,横批是“可敬可畏”,在入口门口的墙上两侧下部还镶嵌匾额石碑四通块,包括故主教鄂工方智纪念碑、中华圣公会主教史碑等,其中一块为1918年北京座堂信徒为纪念中华圣公会会长伯里夏所立,教堂内部采用木柱支撑,木柱上为三角桁,教堂内部多采用中国传统装饰,是北京地区建设早、规模较大的基督教中心教堂,为中国近代民族建筑形式中早期代表之作,现为西城区第一批西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第六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