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马哥国医大师专栏│按揉肝经穴位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23例

 阳光雨露253 2022-12-10 发布于浙江

小马哥讲养生公益大讲堂图片「最接地气的传统国医养生公号 强烈推荐 」

国学智慧 | 阅读经典 | 悟道 | 传统养生 | 健康知识 | 人生感悟

按揉肝经穴位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23例

任萍萍

东阳市中医院康复科

图片

        头痛是中医病名,主要指的是一类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在其它疾病的过程中出现[1]。西医属于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等范畴。肝阳上亢指的是其中一种证型,主要病机为肝失条达,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故发头痛。笔者在临床中指导患者运用按揉肝经穴位方法,治疗该型头痛23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04~2015.11门诊及病房患者,符合肝阳上亢

型头痛诊断的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头风-肝阳上亢型:头痛而胀,或抽挚而痛。痛时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2]。

图片

2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取穴:取百会、风池、头维;配穴取太冲、太溪、侠溪。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 毫针进行针刺,百会、头维平刺进针13~20 mm,风池向鼻尖斜刺进针20~30 mm,太冲、太溪直刺进针13~20 mm,侠溪直刺进针7~13 mm。太溪行捻转提插补法1~2 min,其余各穴行捻转提插泻法1~2 min。留针30 min,期间行针2次。每日1 次,连续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2日后进行下一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肝经穴位:行间、太冲、蠡沟、急脉、章门,用食指或中指向下按揉上述穴位,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穴约2分钟,双侧穴位轮流进行,指导患者回家后再重复按揉一次。

2.2疗效评定:

        治愈: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正常。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无变化。

图片

3结果

        比较两组肝阳上亢型头痛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13例治愈, 8例好转,总有效21例,构成比为91.3%。对照组11例治愈, 7例好转,总有效18例,构成比为78.2%。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

4讨论

        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乃忧愤恼怒,怒郁伤肝,郁而化火,肝阳偏亢,逆动而上扰清窍,气血逆乱,头痛自生。已有研究表明,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昏、头痛、眩晕、耳鸣等病症。笔者在常规肝阳上亢型头痛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选取上连巅顶之肝经,疏肝理气,平肝潜阳。选取调理肝肾、清热熄风之行间,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络活络之太冲,疏泄肝胆、调经利湿之蠡沟,疏肝理气、通络止痛之急脉,以及疏肝健脾之章门,采用穴位按揉的方法,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共奏平肝潜阳、补益肝肾、泻火止痛之效。

参考文献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85:66.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