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泽洛 构建开放与民主的高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10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教育科学》2017年11月

构建开放与民主的高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学校    泽洛         邮编:62440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人格榜样引导人、班干部核心凝聚人、特殊教育扶助人、校内校外活动磨炼人等四个方面,探索开放与民主的高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从而使班级管理水平高效、实效,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力图找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科学途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开放与民主     高效管理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展现个性与才能的舞台”。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的大量研究也表明:集体中蕴藏着影响个体个性发展的巨大潜力。学生从七岁入学就开始生活在班集体中,他们在班集体生活中成长起来。由班主任带领的班集体,培养着学生的思想品格,陶冶他们的情感气质,养成他们的活动能力,开拓他们的知识眼界。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啊!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一个班集体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人格榜样引导人

      班主任崇高的人格形象是指班主任以其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这种人格的力量首先表现为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德。这种信仰和品德通常以其日常的言行表现出来。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最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人格的力量还表现为良好的性格和风度。性格是表现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行为的心理特征。班主任良好的性格体现在诚实守信、友善谦和、言行一致、正直不阿等方面,这些构成人格形象的个性美,最能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成为他们钦佩和效法的楷模。班主任端庄大方、不卑不亢、温文尔雅、风趣幽默的风度,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审美作用。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纪律、学习、卫生等工作,随着新形势的要求还应注意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所谓“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信任班主任,班主任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一个不修边幅、不注意言谈举止、满口脏话粗话的教师,学生会很讨厌他,在心理上会与他相对立。因此树立人格榜样,建立师生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对做好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      

     二、班干部核心凝聚人

    一个班级要形成班集体,首先需要培养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需要有较强工作能力、自身素质较好、在集体中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形成集体的核心,通过他们团结、带动其他集体成员,沟通信息,协调动作,开展集体工作。这些“小领袖”式的学生干部,作为同龄人,在班级学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一般地说,一批好干部可以带出一个好的班集体;反之亦然。因此,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使之形成坚强的集体核心,是班集体建设的一件大事。

     1、认真选拔。班干部的评选首先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班干部不是校领导封的,也不是班主任赐予的,更不是终身制的,而是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所以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发现和选拔干部。一个班级成员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和出众的才能并得到学生群体认可时,才可能被拥戴为干部。这实际也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学生的个性在其中也得以表现。

     2、加强教育。 即使是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学生当了干部,也应当严格要求,加强教育。特别是教育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懂得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获得同学的信任,要具有号召力。教育他们密切联系同学,平等待人,懂得只有和群众打成一片,才有资格代表群众,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戴。

    3、放手使用和锻炼。 要信任干部,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并给予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给工作方法,使他们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增长才干,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特殊教育扶助人

    由于差生(贫困家庭学生、智力障碍学生、自控力差生)的种种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作为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差生更差,班级管理更难。如何使差生走出困境,容入班集体呢?

    1、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教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学生。

    2、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成立行规学习组,由班主任及各课任教师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3、开展帮困助困活动。设立爱心基金,通过“结对助困”等活动,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对贫困学生进行关心帮助。

      四、校内校外活动磨炼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的感受和经验,这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最重要的方法。这些活动将给予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有助于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而在活动中取得的成功,能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使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1、经常地,有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各种校内活动。小学生,虽然需要说教,但更需要通过活动进行引导。应该看到,学生是很喜欢参与各种健康活泼的有益身心的活动的。像学校举行演讲、跳绳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与激情,足以让令人感动,而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拼博精神等尽管不会立竿见影,但也无疑是卓有成效的,作为一个班级,作为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不能总等着学校统一开展什么活动,然后积极参与,更应该通过教师个体的智慧,通过班级学生的智慧,通过班级之间的合作,创造性的开展活动,寓教于乐。

      2、在劳动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常教育学生要爱党爱祖国,这种教育是空洞缺乏说服力的。让学生从小爱集体、爱父母、爱劳动从爱身边的人事做起,岂不更能证明?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身作则,净化学生的心灵,结合“净”字教育,培养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爱劳动的好习惯。

    (1)为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可要求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班里的事情大家做,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如:从学期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班级的卫生基本上由学生来完成,学生学会了做值日,会争着抢着为集体出力,大家把能为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当作了自己的快乐。班里哪里不干净哪里就有学生劳动的身影。

    (2)在班级管理上开展课间4步:第一步准备课前用具,第二步弯弯腰捡地上的废纸,第三步上厕所,第四步活动。这样就培养了他们准备课前用具的习惯和课间保持室内卫生的习惯。

    (3)每天课间副小队长检查组员的卫生,卫生委员检查、督促副小队长的工作完成情况。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在班级中具体贯彻落实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建立和学生的成长,也是关系到学校全局的大事。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做好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只要教师认真想办法,出主意,是能把班级管理好的。只有管理好班级,使学生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我们用班集体做为承载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培养出独立、自主、自强的一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