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脆弱反面不是强韧,而是反脆弱

 精读君 2022-12-11 发布于福建

在不少人看来,不盈利就是亏损,不成功就是失败,亏损反面是盈利,失败反面是成功。

其实,这并不准确。例如,只要不亏,耐心持有本金,就有条件抓住投资机会;相反,急于盈利、调查不足就去做投资,往往会导致亏损。只要不败,即便短期无法取胜,后续实力增强后也有条件击败竞争对手;相反,急于求战,反而因为优势不足容易失败。

准确来说,失败反面是不败,而不是成功;亏损反面是不亏,而不是盈利。

类似的,脆弱反面不是强韧,而是反脆弱。

在《反脆弱》一书中,作者塔勒布定义出3种状态:

脆弱状态:玻璃杯很硬但很脆,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可看作弱。表面坚强,其实脆弱。

强韧状态:塑料杯不够硬有韧性,掉在地上损坏却较小,可看作强。表面软弱,其实强韧。

反脆弱状态:像九头蛇一样,砍掉一个头长出两个头,一个杯子掉在地上变成两个小杯子。

在塔勒布看来,脆弱体现在,出现波动和不确定性时会导致我们损失。

例如,不少人遭遇黑天鹅事件,因为经济衰退或者危机而失业。这体现出脆弱,就像玻璃杯掉到地上摔碎一样。

有些人失业后可能很快找到工作,虽然收入下降。这体现出强韧,就像塑料杯掉到地上产生变形,但没摔碎一样。

有些人不仅没有失业,反而换了岗位,通过帮助公司渡过难关,收入变得更高。这体现出反脆弱,就像九头蛇砍掉一个头长出两个头一样。

在塔勒布看来,所谓反脆弱就是指,能应对波动和不确定性所带来损失的脆弱,减少损失甚至从中获益。



一个个体或者组织是否脆弱?这并不容易判断,表面上看起来稳定强韧,实际可能很脆弱。

一个人在大公司某个岗位工作超过十年,公司业务较为稳定,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内容熟悉,工作也很顺手,同事上下级关系不错,薪水虽然谈不上多高但也满意。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典型中产阶级工作,相当稳定,令人羡慕。过往十年工作稳稳当当,看起来,未来十年工作也会稳稳当当。

但这种想法目光失之短浅,大公司稳定中产也有被裁员失业概率,并且这种概率并不小。

例如,2017年国内某通讯设备巨头一名老员工,因为公司调整收缩亏损业务被裁员。被通知裁员后,他抛下家人,直接跳楼身亡。

这位老员工表面看似稳定、实际脆弱,被裁员之前收入较高,但家庭开支运转都完全依赖于这份收入,一旦失去,家庭就难以正常运转。

这种影响显著到,让他丧失找下一份工作勇气。可以想象,要有多绝望,他才会决绝地从高楼上跳下。

这种潜藏脆弱性,与表面稳定性,形成鲜明对比。塔勒布用达摩克利斯之剑来类比这种脆弱性:用一根马鬃吊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看似一切平静, 但难以抵抗任何风险,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杀死达摩克利斯。

有趣的是,强韧性并不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反而表面上看起来包含波动性。

比如说,自由职业者,例如全职网约车司机、自立工作室设计师等。


表面上看,自由职业者收入有明显波动,例如,网约车司机有开有收入,没开没收入;设计师有单有收入,没单没收入;有时多,有时少。

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不稳定,远远不如每月定时有工资的工作来得稳定。但仔细进行评估,就会发现这些自由职业者,脆弱性反而较低。

例如,在无人驾驶汽车替代人类司机之前,网约车司机对失业不用太担心,即便遇到经济危机,收入也不会像大公司被裁老员工一样,断崖式下跌。

例如,自立工作室设计师,经济形势好时,订单较多,定价可以较高;经济形势不好时,订单较少,定价可以较低,收入也不会出现过山车式波动。

从这个视角来看,平常收入具有波动性、不确定性工作,虽然表面收入不够高、不够稳定,从长期来看,反而不会出现收入大幅波动,应对黑天鹅危机强韧性会更高。

仍拿杯子做类比,塑料杯虽然看起来没有玻璃杯好,不如玻璃杯颜值高、硬度强,但具有足够弹性,遇到掉到地上这类黑天鹅事件时,可以用弹性消化外部冲击,避免玻璃杯的硬着陆,实现软着陆。

提高强韧性,最多只能减少损失,更积极主动做法是,积极反脆弱,从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中获益。

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雷曼兄弟这样的百年银行,因为资产配置相对单一集中而倒闭,但产品配置更平衡的高盛,却在危机中大赚一笔。

这里的重点是反脆弱结构,雷曼兄弟资产配置过于单一集中,缺少对冲风险反脆弱结构部分;而高盛则不是,为不确定性预置反脆弱结构。

塔勒布对此的类比是,九头蛇砍掉一个头,还会长出两个小头。这可以认为是,原来大头遇到风险变成小头,但由于具有反脆弱结构,相应长出新小头。两个小头胜过一个大头,比原来更强大。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读友们如果留心,就会发现很多反脆弱结构。

例如,细菌作为个体,在抗生素面前很脆弱,但大量个体牺牲,为少数因基因突变而获得抗药性个体腾出生存空间,让群体得以延续,甚至更强壮。

例如,大公司具有多条业务线,东方不亮西方亮,遇到经济危机等黑天鹅事件时,砍掉亏损业务线、业务部门,可以实现断臂求生,平稳度过危机。

诸如此类,我们可以看到,组织是通过牺牲部分来获得整体延续。塔勒布总结说:“系统反脆弱性,是通过牺牲个体为代价取得。”

也就是说,细菌族群能够延续,但有一部分要被抗生素杀死;大公司能够生存,但有一部分员工可能要被裁员。

因此,误判在大公司工作稳定的人,其实是混淆系统稳定性和个体稳定性。某种意义上说,两者是对立的。正是因为个体不稳定,系统才能反脆弱。

对于我们个体而言,我们也需要去建立自身反脆弱结构。塔勒布提出,可以采用杠铃策略。意思是,两个极端策略构成的混合策略。

例如,科幻作家刘慈欣在成名前,在事业单位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稳定,这属于极端风险厌恶策略,保障自己有一个稳定现金流,足以谋生;另一方面业余时间坚持写作,短期收益很低,成为明星作家概率也很低,但一旦成名回报巨大,这属于极端风险偏好策略。

刘慈欣深知成为明星作家成功概率很低,即便已经发表不少作品、小有名气,仍然采用杠铃策略,而不是急忙就转型成为职业作家,让自己可以从容写作,保障作品质量,直到成为明星作家收入较高后,才调整职业结构。

这就是杠铃策略,一个是极端风险厌恶策略(稳定但有天花板的收入源),一个是极端风险偏好策略(波动但上限很高的收入源),组合成一个混合生涯规划策略,形成一个有效反脆弱收入结构。

相比而言,有些创业者卖房创业、借钱创业,只有一个选项,缺乏反脆弱结构,风险很高,脆弱性很大,很难保证不败,一旦失败,就会深陷个人财务危机。

如果抽象来看,个体杠铃策略反脆弱结构是:保持不败稳定部分+空间巨大波动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具体如何组装,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特征个性组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