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来说说当领导说「大家不要有顾忌,畅所欲言」的时候,你怎么做?

 等你在雨中tbv9 2022-12-11 发布于上海

就两种方式,要么啥都不做,装傻;要么就换个方式说好话。不然小心被引蛇出洞,最后倒霉。

因为没有人是想被批评的,能接受批评的人也极其稀少,普通人是没啥雅量的,只有睚眦必报。哪怕是身居高位的人,能有容人之量的也是少数。

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君王勇于纳谏,那是一项会被史书大书特书的美德。

比如唐太宗,范祖禹说他,“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苏轼评价,“太宗之从谏,近乎圣。”

比如宋仁宗,《曲洧旧闻》中记了这么个事,说是皇后温成的伯父张尧佐要被授予宣徽使,但是舆论评价不好,就没有当成。过了很久,宋仁宗看在他是皇后伯父份上,又想授予。

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覆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这个包拯喷宋仁宗口水的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看起来是在褒扬包拯犯颜直谏,实际上却是在夸宋仁宗是个好皇帝,大臣都“唾溅帝面”了,皇帝还没怪罪,反而虚心接受。

所以宋仁宗的历史评价非常高,王夫之说:“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但是,唐太宗和宋仁宗的事这么有名,说到底全靠同行衬托。

就是因为不能纳谏的君王太多,才烘托出了能纳谏是一种多么稀缺的品德。毕竟历史上因为进谏被杀被贬的人多如牛毛,而因进谏升官获得好处的人却如白乌鸦般稀少。

那么,人性数千年来有很大的变化吗?现在的人就都个个从善如流了吗?显然不是,大家还是喜欢听好话,还是喜欢被吹捧。

那些说「大家不要有顾忌,畅所欲言」的领导,更多的也就是做个样子,说白了,就是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低调,都知道他是一个能接受不同意见的人。

但你真要说他这不好,需要改进,那不好,需要纠正,那你就等着倒霉。

就不说当面“畅所欲言”了,有的人哪怕看到匿名评价,都要挖地三尺找出来。比如之前有人提问,说是系统里面搞问卷调查,说好的匿名的,结果他给了领导差评,马上被查出来谈话了。

如果你实在要说,就像我开头说的,先夸一下目前的工作,指出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领导安排挺好,我暂时没发现问题,如果以后发现了再私下跟领导请教。

这样的话,虽然有些油腻,但却是对自己的保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