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吴春秋》06:奄君筑城防野兽 休养生息选龟地

 梦想童年594 2022-12-11 发布于江西

06.奄君筑城防野兽 休养生息选龟地

再说流亡在蛮荒地带与恶劣环境艰难抗争的奄族人。

历史流逝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奄人在蛮荒之地——江南,总算找到了可以生存下来的一席之地,这块地从此就开始姓奄了,就是奄君地。奄君带领大家搭建一些简易的房屋,开荒种植、捕猎,仿佛又回到了远古时代,一切从头开始。好在奄族本就是刀耕火种的民族,解决食物以求生存下来也不是很难,只是居住和安全却是个很大的麻烦问题。

原因之一,那些被逐赶的野兽不甘心自己的家园被这群外来客侵占,于是不时地跑回来骚扰。不是把刚种好的农作物给糟蹋了,就是把刚搭好的茅屋给顶翻了,有时候还趁大人没在家把人家的孩子也给叼走了。人们不仅大白天不敢单独出行,就连晚上也不敢沉睡,想想那些个住房也就是些个木棚草房啥的,哪经得起那些失去家园后的野兽仇恨折腾?

另外,虽是遥遥在望却仍虎视眈眈的周军也让一无屏障的淹地充满艰险。奄人知道,周军目前不敢过江,一是觉得奄人已是丧家犬,暂时已无威胁,不屑穷追猛打;二是忌惮国力强大的徐国,不想跟徐国起正面冲突。如果哪天“保护伞”徐国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周人就极有可能会趁机对奄国赶尽杀绝,而凭奄人目前的实力,则是没有任何抵御能力的。因此,奄君很是焦虑,每天愁得茶饭不思,也不上朝了,王室人员看在眼里也是苦无良策,惊魂未定的奄族人再次陷入惶恐之中。

就在这时,那个叫留的相士再次出现了,要求觐见奄君。奄君正在低矮的茅屋里居安思危,一听是很有主张地留求见,便也想跟这位有识之士聊聊奄国的前途,于是赶紧召见。

留进得殿来,一见奄君忧心忡忡的样,来不及嘘寒问暖,赶紧直接进入主题。“大王,奄地因地处平原,地势低洼,充满着危险。若要在此长期居住,必须要有内可守御,外可应敌的防御设施才行,可眼下的奄地还不具备这些功能。”

奄君正为这事烦着呢,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寡人正为这事发愁呢,爱卿莫非有什么良策?”留说:“很简单,可以修建一座城池啊!”

奄君听了忍不住长叹一声,连连摇头:“奄国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为了低调,不敢修城建国,以免引起周朝的警觉遭来打压之灾。再说依目前的实力,筑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一次次的失败严重挫伤了奄君的自信,他变得小心谨慎起来。

其实,奄君的顾虑,留早就考虑过了,并为之设计了一套可行的方案。他胸有成竹,斩钉截铁地说:“奄地虽小,虽依目前困难时期不能称国,但到底也是正儿八经地居住着君王的。有王就得有城池,有城就得有郭!筑城是为守卫君主,造郭则是为了保卫子民。如果没有城郭,君主和子民都没有安全感,那还谈什么发展呢?至于是不是要引来周人的征伐又是另一桩事,没有城墙阻隔视线,奄人的一举一动被周人尽收眼底,任何的异常举动还是一样会遭到周朝打击的。所以,臣下以为,筑城肯定比不筑好,早筑肯定比晚筑好。”

听了留的一番论述,奄君的心里也有了一丝希望,可才几秒的时间,心情又低落了:“筑城?拿什么筑?唉……”

奄君何尝不想筑城造郭,可眼下的国力疲乏,实在让他不敢有这种想法。看出奄君的为难,留拍拍自己的胸脯,说:“大王如若信得过臣下的话,臣下愿意吃辛尝苦为我们奄族人修筑一座与众不同的城郭来!”

也算是死马当活马医,虽然知道不可能,但看到留信心满满的神态,奄君沉默了好一会终于答应了。不过他还是再次警告留:“奄国如今已不能算是一个国,充其量只能算一个部落的能量,各种物资都缺乏,如何筑城,只能看你的了。”

“臣下一定完成任务,大王就等好消息吧!”

接下来留真的开始了筑城的行动。他整天围着淹地四周游走考察,了解不同地方的土质和水情,又观天象看风水,做了一番细致周到的事前工作。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不知不觉就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在跟野兽斗智斗勇之余,栽种的农作物已经成熟,而留也找到了一块理想的“龙脉之地”。

这块地是留经过无数次地寻找、挖掘和综合分析后,审慎断定是一块风水鼎盛的龙脉之地,留当即决定把它作为筑城的选地。

这块地五里方圆,椭圆,呈龟形。而乌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寿命最长,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就可保毫发无损。就好像眼下的奄人一样,虽然历经亡国之痛,但仍然是不死的神龟。眼下只是把头跟四肢缩起来避难而已,暂时不管外界是是非非,等到神龟一朝醒来,估计外界早已经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而神龟,却依然存在。

听了留的解说,奄君露出了逃亡以来的第一次笑容,奄国本就有崇龟之习,龟地造城,这难道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当即开心得哈哈大笑:“神龟?不错,有道理,非常贴切!不知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爱卿所筑的淹城?”

“淹城?好名字啊大王!那这城就叫淹城了?”留连声赞道。奄君一愣,突然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无意中蹦出来的名字居然成了未来城池的名称,心里也非常得意。

“对!就叫淹城,我们奄族人的城,自然叫淹城了!爱卿,可以动工筑城了吗?”奄君有些兴奋,同时又有些迫不及待地说。

“眼下秋收刚过,正是闲时,天气也合适,是江南少见的少雨干燥之季,正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只要大王准许,即可破土动工!”留更是信心满满。

奄君立即下令:“所有军队都归留调遣,立即着手修筑城墙!”留领命而去,随即调动了所有可调动的人员,准备开始动工筑城。

动工这天,天高气爽,老天也非常给面子。奄国子民更是信心百倍,个个欢欣鼓舞。凡是有点力气的士兵和族人都齐刷刷地上了阵,奄君也亲临现场观看了动土仪式。然而眼及之处,所处平原的奄地一马平川,没有地方可供采土,大家都非常好奇,都想知道留究竟是怎样筑城的。

吉时到了!这时,只见留大喊一声:“开工!”接着,不慌不忙地指挥着众人手持工具,直接在那些做好记号的“风水宝地”上开挖,地上不一会就被挖出了一条深深的壕沟。而沟里挖出来的泥土都堆积在岸边,被人来人往的人群给踩实了。随着挖掘的深入,没多久就堆积成了一个几十米宽的城墙地基。留叫人在上面踩踏结实后,第二批挖出的泥土又被堆上了城墙,继续踩踏结实……

其实留的筑城方法非常简单,是一种最原始的筑城方法——堆积法。

随着壕沟越挖越深、越挖越阔,岸边的土堆也就越来越高,后来竟达到了二、三十米高。这时,留命人们从别处挖来树苗用来种在新筑的城墙头以固根基。

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了数年的时间,才把城墙垒好。当第二年雨季到来的时候,城墙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移栽的树苗也悉数存活。而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初挖的壕沟经雨水一灌,如今已是一条天然的护城河。

成功的城墙高约二十多米,成梯形,外面是一条护城河,河宽数十米,水深平均有四米左右。如此一来相等于有两道屏障,即使侥幸通过护城河,但还是会被守候在城墙上的守兵攻击,别说进攻了,全身而退都难。

虽然有了城墙和护城河,为了韬光养晦,低调的奄君不敢随便自称“奄国”了,而是把其当做一个邑——奄邑,也就是奄地的意思,而这座建好的城池便叫淹城。

城池建好之后,大家一看晃眼了,咋了呢?原来,当时为修筑这座城墙,只顾着沿城墙采土,留竟然没有留一条出城的道路。如今城已建好,举目一看,四面环水,没有一条通道。

其实留是有意不设计出路的。因为顾忌别国再来侵犯,而奄人暂时还没有实力抗衡,因此直接把进出路全部给切断了,因为这样更利于淹城内部的发展。

不过为了能够让城里的人顺利出城,留还是想办法制作了渡河工具。他选用树干粗壮的榉木,让士兵先用石斧、石锛、锸等工具,将圆圆的树干削平。然后,他把树干上不需要挖掉的地方涂上一层厚厚的泥巴,像现在烤叫花鸡那样用树杈架起来,下面燃起火堆对这棵圆木进行烧烤。很快,圆木朝着火的一面、没被黄泥涂盖的一面便被烤干了水汽,烤枯成了焦炭。这时,留才让士兵把圆木放下来,再用石斧砍掉、刨除已经被碳化的部位,发现轻松多了。

除掉表面的碳化层后,另一边的黄泥也干枯脱落了。这时磕掉已经烤干的干泥块,重新涂上一层新的厚泥巴,再次架到火上去烧烤。如此这般,不厌其烦地反复烤了砍,砍了烤,终于把圆木凿空了,形成一个空心的树洞。人坐在这个树洞里可以飘浮在水上,用木浆划动着在水面浮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独木舟。

当时留的这种造船方式叫“刳木为舟”,它是古奄人智慧的结晶。这条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发明的独木舟,竟是中国最早发明的独木舟,也就是后来成为“天下第一舟”的那只。

因有防御,奄人民心安稳,农业大增,人口繁衍加快。奄君大喜,褒奖了留,同时却又担心会不会作茧自缚,被敌人困在城内无有粮草供应时会不会不攻自破。留又再次进言:“可以往里边、外边各再筑两道同样的城墙,君主的王城就设在里层最安全的中心位置,就叫'子城’,供君主和王族人员居住;第二道城池用来训练军队,供军队士兵居住,可以称它为'内城’,起保护子城的作用;最外边的就是'外城’了,供庶民耕种繁衍生息,同时缴纳税赋,供给王族人员和军队人员以食物。如此自给自足,就不需与外界联系,依靠他人了。”

奄君听了非常高兴,随即采纳了留的建议,并令留立刻实施。当时恰逢黄梅季节,而且这一年的雨水还特别多,留说眼下不是修筑城墙的最佳季节,只能等待干燥的秋季,再实施第二次筑城计划。可奄君已经没耐心等,坚持要立刻进行。

无奈之下,留只得用同样的办法再筑另两座城池,然而,江南的多雨天气却是筑城的大忌。随着雨季的到来,城墙很快被冲刷塌陷。更让人纠结的是,壕沟里的泥土进水后就变成了烂泥巴,要把这些扶不上墙头的烂泥运到逐渐增高的城墙,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

于是又发明制作了独木撬,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独木舟的尾部砍掉,两边系上绳子,用来运载河里的软泥,这样一来就方便多了。

就这样,留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从壮年一直折腾到暮年,终于把他设想中的三河三城修建成功。城墙竣工的那天,老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庆祝即将到来的安宁日子,奄君和大臣们则登高远眺,忙着验收。

只见淹城城垣逶迤,曲水外围,城内苍松古木丛生,奇石危岩,犹如人间仙境,真是妙不可言。更奇妙的是,那河河相套的结构,还真像极了神龟背上的花纹,似乎在蕴育着千年神龟顽强的生命力。修建好的淹城跟外界沟通很少,除外城有一座小桥通往城外,便没有第二条通道了。如此一来,奄地还真像极了一只缩手缩脚的神龟,把自己躲藏在不为人知的个人世界,休养生息。这个淹城就是传说中著名的春秋淹城遗址(今江苏省常州市湖塘镇附近)。

孤独的淹城修建好后,为了以防万一留条后路,留又在淹城东北方向约三里处的地方修建了另一座小城,形状跟淹城子城相似大小,与淹城互为犄角,互相呼应,用来防备来自外围的威胁。为了纪念留辛苦筑城的伟大贡献,奄君就把这座城命名为留城,并谴派留在此驻守。

这是一个大动荡的年代,竞争与超越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奄族人就像一只隐忍低调的神龟,躲在坚硬的龟壳里慢慢蓄势。而在他的身边,正演绎着另一番精彩的剧情,我们下一个故事要说的主角是——吴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