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邹玉杰律师 2022-12-11 发布于安徽
咨询请到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

刑辩律师究竟能干什么?

做一辈子刑辩,防一万人失足…

〇一

刑事案件,到法院之后直接判无罪的,目前是很少的。
大多数是在公安阶段,没有评论逮捕后期就不了了之。
还有一些无罪案件是在检察院阶段,没有起诉的。
总之真正到法院之后经过反复辩论,最终判决无罪的是少之又少,因为即便经过辩论之后,经过法庭审判,法院认为该案件可能或者必然会判无罪,那么这个时候很可能会建议检察院撤回起诉,而不是直接判决无罪。

因为那样,双方会比较尴尬。

于是,另外一个问题就会浮出水面,也让人比较纠结:在公安阶段取保候审了,是不是就肯定会无罪,就可以高枕无忧?
实际上并不一定。
因为具体情况可能要具体分析:
有些案件取保候审,是因为案件的证据确实不充分,根本不可能构成犯罪,进而不批准逮捕;
而有些案件,取保候审可能仅仅是因为目前的证据不充分,一旦后期进一步调查取证,证据可能会比较充分,或许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可见并不是说取保候审了或者不批准逮捕,就必然可以高枕无忧。
也就是说即便取保候审了,也应该慎重的对待案件。

〇二

去年曾经办理过一个涉嫌诈骗类的案件。
当事人是徐州的。
介入案件的时候还没有批准逮捕。
经过会见当事人发现案件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批捕阶段和检察官沟通过之后,就没有批捕,人也很快被取保候审。
当时因为这件事情就此会不了了之。
后期闲人一直也没有再给我们联系。
我们也就认为这个案件应该就是个无罪案件,也没有再次给嫌疑人进行确认,毕竟嫌疑人没有主动联系,律师也就想当然的认为应该没有什么事情了。
谁知,今年有一个诈骗案件的法援案件指派到我们所,一看材料发现有冲突,不能办理。
因为和去年那个诈骗案是同一个案件,之前的那个嫌疑人也在案件里。
也就是说去年虽然没有批准逮捕,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取证,公检法仍然认为嫌疑人有可能构成犯罪。
或者说,目前的证据仍然可以指控该嫌疑人。
所以说,取保候审并不并不见得可以一劳永逸。

〇三

去年还办理过一起诈骗案。
当事人是一个南方的小姑娘。
因为遇人不淑,被骗到了越南,她的银行卡、手机、微信、支付宝通通成为了人家的作案工具。
在越南待了两年左右,对方终于对她放松了警惕,允许她回到了国内。
刚到国内就被公安送进了看守所。
原因就是他涉嫌诈骗,数额还很大,高达200多万,这个数额,按照法律规定至少是10年以上,这样的结果绝对不是一个20岁多一点的小女孩能够承受的得了。
我们介入之后经过研究发现实际上,他在这个案件里面,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只是被人欺骗后他的一些东西被别人利用了而已。
所以不管是从主观动机上来讲,还是从客观行为上来讲,小姑娘都不构成犯罪。
于是我们向公安机关提出了取保候审申请。
没有得到同意。
紧接着我们向检察机关递交了不批准逮捕申请书。
最终检察院没有批准逮捕,公安机关给小姑娘办理了取保候审,期限是一年。
当时,是2021年10月份。
直至今年十月份,取保候审到期的时候,公安机关才最终宣布小姑娘与案件没有关系。
最终小姑娘是高枕无忧了。
但是,这一年的时间,小姑娘每天都过得胆战心惊。
前段时间过来办理手续时,护照被公安给搞丢了,她甚至都不敢向公安提出来这个问题,可见这件事对于小姑娘的伤害有多大。

作者:邹玉杰律师
安徽律师门户网创始人,金亚太(亳州)律师事务所主任……
目标:穷二十年蛮力,救一百条人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