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药混吃?这种用药误区您别踩!

 田园翁c7vhb8mr 2022-12-1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寒潮突袭

又到了感冒高发的时候

有人认为

感冒了,多吃两种药

病能好的快一些

殊不知,多药混吃

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图片

据报道,我国每年有

250万人因为错误用药而损害健康

死亡患者就高达20万人

这其中

多药混吃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而多种感冒药混吃

风险更高

图片





感冒药大部分都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方或复方制剂。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是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很多人认为感冒药药名不同就可以混吃,但这极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的超量使用。

国家食品药物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规定,每天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不得超过2000毫克,更高的使用剂量可能致严重危害,包括胃溃疡、胃出血等,还可能导致肾损伤、肝损伤,严重者出现死亡,因此感冒药多药混吃不可取,确需使用时,一定要咨询专科药师,保证用药安全。市面上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包括:

酚氨咖敏颗粒、酚麻美敏片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感通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维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氨酚伪麻美芬片(日片)/氨麻美敏II(夜片)、氨麻美敏片(II)等。





除此之外

下述用药误区

请您也一定拒绝踩雷

图片

NO.1

误区一

输液比吃药疗效好?


输液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打点滴”,总认为比吃药起效快、疗效好,一有头痛脑热,很多人就想着先去医院“输个液”,其实,输液可是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输液是跳过了人体自身的屏障直接把药注入血液,在药品不良反应中,由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就占据了一大半,一方面,静脉药液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很可能导致输液反应,如静脉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硬化等;另一方面,输液针穿透皮肤屏障时,也有可能出现感染等不适,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一再强调“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绝不静脉注射”的原因了。

对于大部分慢病患者,口服药物方便简便,更适合长期用药终身用药,所以输液不一定比吃药好,理性就医很关键。



NO.2

误区二

吃点药物补肝肾?


现在很多保健品、滋补药让公众眼花缭乱,甚至有些保健品的过度宣传让很多患者产生了“吃点药物补一补”的想法,尤其想吃点药物补补肾、补补肝。

图片

其实,吃药补肾、吃药补肝本来就是误区,肝肾是大多数药物排泄非常重要的器官,想要保护好肝肾反而应该是精简用药,避免服用不必要的药物而加重肝肾负担。


NO.3

误区三

成人药减量儿童用?


儿童不是大人的缩小版,不能简单粗暴地直接使用成人药掰开给儿童吃。儿童是动态发育的,从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到青少年,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且不同阶段肝肾功能的发育规律不同,剂量调整也各不相同。

图片

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是根据体重计算儿童用药量,更为准确的是基于儿童药物代谢特点及各项动力学参数来用药,这都需要在专科药师指导下用药! 


NO.4

误区四

保健品高端又神秘?


很多老百姓总是认为保健品高端又神秘,“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都不在话下,其实,保健品可一点都不神秘,更达不到上述功效。

图片

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理性选购保健食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特别提醒,保健品不是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更没有防癌、抗癌、增强免疫力、减肥、预防老年痴呆等功效,凡有这些虚假宣传表述的保健品,请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误导。

NO.5

误区五

自行停药没问题?


很多药物自行停药是有一定风险的,尤其下述几类药物,切不可自行停药。

一是慢病患者用药,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透析用药、慢阻肺用药,很多慢病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的,自行停药会出现疾病的反复。

二是糖皮质激素,需要遵循逐渐递减的原则,自行停用可能会出现停药反应,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 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

三是抗病毒药物,例如治疗乙肝的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突然停药很可能诱发肝脏疾病的急性加重,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

四是抗癫痫用药,如果骤然停用,很可能出现戒断反应,表现为:抽搐发作、焦虑、易怒心慌等。


图片

那么,到底如何做到

安全用药、规范用药呢?

以下三个小锦囊,送给您:

1、会查。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复诊,医生、药师会结合您的症状改善情况调整用药,使药物服用更个体、精准,安全。

2、会看。服药时多多留意药品说明书,看看成分,避免同成分药物重复使用。服药过程中,多留意自己是否有不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皮疹、心慌、恶心、呕吐、腹胀等。

3、会听。该用药时听专业医生、药师意见,规范用药,不私自用药,“不乱加药、不乱减药、不乱停药”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根本。

科室简介


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学门诊由资深专职临床药师出诊,为慢病患者、以及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或老年、儿童、妊娠哺乳患者提供个体化、“一对一”的精准用药指导、解决用药问题、回答用药疑问,为每一位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保驾护航,目前九大专科药学门诊(“抗凝门诊”、“腹透药学营养门诊”、“三高慢病药学门诊”、“围孕期用药门诊”、“中药药学门诊”、“肿瘤药学门诊”、“儿童药学门诊”、“咳喘药学门诊”、“皮肤药学门诊”)已于2021年开诊,帮助八百余位患者进行用药管理。


专家团队

图片


专家团队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