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 烟叶的故事

 汪河_王贺伟 2022-12-11 发布于河南

烟叶的故事

“三年困难时期”那些事  —— 4

文/汪河

我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年生活困难时期”。

我老爸嗜烟。

老爸参加革命是卫生队学兵,听老师讲吸烟危害,发誓一辈子不抽烟。不想十年后破戒,成为职业烟民。为这件事,我老妈嘲笑他一辈子。

老爸说,破戒的原因是1959 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生活物资奇缺,香烟肥皂毛巾火柴,甚至女同志用的月经纸都要发票证才能买到。老爸心痛每月3包烟票送人,就留下自用。谁知就此上瘾,沦为烟民。每月3包远远不够。生办法搞到烟,成为他每天焦虑的问题。

吹喇叭好在地委机关里的其他烟民都是这样。有人回农村老家拿烟叶抽。农村人自种烟草,是用来抽旱烟的。干部抽旱烟,似乎有损形象,而且也不方便。开始时,大家用报纸裁成小块,卷上碎烟叶,两头一拧,掐去一头塞进嘴里,点燃另一头开抽。名曰“吹喇叭”。

1 吹喇叭

进入1960 年,抽烟的问题更为严重。头年“大炼钢铁”,第二年“吃食堂”,农村人把可食的植物扫荡一空,烟叶来源也非常困难。偶尔有人从家里带几片,还藏着掖着。即使被发现拿出来充公,杯水车薪,一两天就用完。

老爸说,那时候大家在一起闲聊,第一说吃,第二说抽烟。当时机关干部每人每月26 斤粮食,最紧张的时候还要捐献3斤支援灾区,烟票也减到每月两盒。粮食虽少,不至于饿死。对于饥饿,老爸和同事们的经验是,饿的时候躺平,节省能量和体力,熬到机关食堂开饭时间。没有烟,虽然不会死人,可它比饿还难熬。有人试用各种树叶,加辣椒花椒茴香等添加剂权作烟抽。而且得出结论,干桑叶或干丝瓜叶加花椒壳比较适宜做烟叶替代品。

是不是跟神农尝百草有点相似?

树叶加花椒壳做烟叶替代品,如同当时人们饿急吃观音土,仅能解一时之急。

抽烟和吃饭一样,都是大问题,任何替代品都不能解决。

介于困难时期的严峻形势,省委要求全省干部三分之一下放农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我老爸当时是南阳地委宣传部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这年5 月,他与同事丁林叔一起下放。不久,共青团地委的赵文汉和李荣生两位叔叔也去加盟。

214553044老爸下放的地方是方城县赵河乡。去那里需要乘长途班车在南阳县红泥湾镇刘寺村下车,再步行走一段路。所以说起下乡,都说刘寺。我老爸他们四人被人称为“刘寺四兄弟”。

老爸临走时,地委的烟民朋友给他支招:你下乡一年时间,种点烟草。

烟草

老爸驻村的房东,门前一块菜地,种的是莙荙菜和窝荀。清明过后腾地种苋菜茄子辣椒,还有十几株烟草。丁林叔去平高台村开现场会,买回几十棵烟苗,两人把房东家菜地向西边扩展种烟。文汉叔和荣生叔加盟后,荣生叔说地块太小,烟苗也种得太稠,就自作主张扩大烟田面积,重新移栽。

老爸回忆说,你荣生叔自找苦吃,挖地把手磨个大血泡,累得像狗,晚上睡下第二天太阳多高还不起来。烟苗搬家,还死掉一部分。种的烟草,因为移栽较晚,再加上土地贫瘠,没有肥料,其长势与房东的差远了。

不久“四兄弟”更换驻点到赵河乡席庄村。荣生叔刚到就张罗种烟。生产队大队长劝阻说,早过季节了。咱大队十几个生产小队,很多家种烟,到时候有你们抽的。

那年其他庄稼长得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烟叶丰收。老爸说,去赵河公社开会遇见前房东。房东说,烟叶长得很好,已经开始采摘晾晒。

00002.webp

  晾晒烟叶

1960年冬天,宣传部里有特殊任务,抽我老爸回去。我老爸绕路拐到下放首站的前房东家,带走一包烟叶。

老爸下乡这段时间,机关那帮烟民已经把抽烟问题基本解决,再也没有人“吹喇叭”。大家有专门切烟丝工具和卷烟器,自制卷烟。卷烟器是一块特制的平板,把裁好的白纸放在上面,再放烟丝,推动一个手柄卷制。最后用糨糊封平板式卷烟器口,裁去两头,一根卷烟做成。其精致程度不亚于南阳卷烟厂生产的“白河”牌香烟。而且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其中,后勤行管科老赵水平最高。

老爸带回去的烟叶被瓜分一空。不过老爸有失有得,他跟老赵学会卷烟技术,还得到一件精致的制烟工具。

4 平板式卷烟器

单位的烟民们鼓动老爸再去搞烟叶,老爸欣然同意。阴历腊八那天,骑自行车行程 50 多里路,回到下放驻地席庄。队长没有食言,中午老爸在他家猛灌腊八粥的时候,队长在村子转一圈,带回一大包烟叶。

老爸把烟叶捆扎在自行车后座,兴致勃勃地返回。走到盆窑村过桥(当时白河上唯一一座木桥)时被民兵截下,说是长途贩运烟叶属于投机倒把行为,要没收。老爸出门忘带工作证,无法自证清白。极力分辨,人家根本不听,押他返回红泥湾公社处理。所幸路遇南阳县委一位下放干部,老爸跟他是省委党校同学。放行后,那人邀老爸到盆窑村驻地喝茶,分手时已是傍晚。

老爸回忆说,那天是个雨夹雪的日子。走到南阳市柴庄东边气象台附近,车胎漏气。他推车走到酒精厂,把自行车寄放在门卫,背负烟叶步行回到机关时,早已错过开饭时间,茶炉也封火没有热水。老爸跟炊事班长求情开门买一个凉馒头。地委那帮烟民朋友早就翘首期盼,看他宿舍灯亮,赶来分烟叶,有人提来半瓶开水。老爸喝水啃凉馒头,权当晚饭。

春节后,老爸返回乡下,卷烟器派上用场。农村烟叶有的是,唯有卷烟纸难觅(报纸和一般纸张不好用)。荣生叔趁周末回城找关系搞到合格卷烟纸。不久,“四兄弟”就把自制卷烟做到炉火纯青地步。大家精心保留“白河桥”烟盒,把自制烟重装,去公社开会散发给其他村子下放干部显摆。有人抽出味道不对,才发现是自制烟。惊讶询问,“四兄弟”几个人自然又是嘚瑟一番。

1961年春天,老爸结束下放回机关上班,烟叶短缺问题重新摆在面前。以前制烟,挑三拣四,把烟叶筋剔除。后来老赵改进工艺,把剩下的烟叶筋也卷制进去。再后来烟叶彻底断供,那帮烟民就鼓动老爸再去下乡驻地搞烟叶。

这次老爸没有答应,他知道那里资源紧张。另外,回城时队长索要卷烟器,老爸没有给他,不好意思再去。

有位烟民生气说老爸:“王老修,你是想让大家还吸干丝瓜叶吗?”

老爸被逼急,突发奇想,烟杆也许能用。

他给大家说出这个主意,立刻博得一片赞同。老赵说,王老修你负责搞原料,我负责改进工艺。

老爸骑自行车去第一次驻地的房东家。房东送老爸十几片烟叶,家里的烟杆做柴火烧掉大一部分,剩余的全部奉送。又把邻家茅房墙头上的烟杆尽数要来。这些烟杆在茅房墙头上风刮雨淋日头晒,有的已经发霉变色。老爸拣比较好的挑一些,凑成捆,绑在车后带回。他走到白河桥头检查点时,有意停下来把车后烟杆捆扎一遍,谁想人家看都不看。

老爸说,我突然发现,我来回跑百十里带回的烟杆,就不是个东西。

老爸带回的烟杆确实不是东西,老赵技艺高超也制不成卷烟,甚至做“吹喇叭”原料也不成。开始还有人把烟杆弄碎用旱烟锅抽,很快就不再使用 —— 市面上突然出现黄色古巴糖,“白河桥”也加量供应。

说是古巴烟叶来了。

老爸辛苦带回的烟杆,拿去垫猪圈。

1962 年,香烟敞开供给,我老爸和他那帮烟民朋友不再为抽烟发愁(为省钱,还搭配有自制卷烟)。

1965年,南阳白河大桥建成,白河牌香烟变成白河桥牌。多一个字,价钱和味道没变,我老爸仍然是它忠实的朋友。卷烟器失去作用,一直放在地委西院宿舍一个纸盒里,1986 年搬家,连盒子一起扔掉。

在我印象中,老爸右手食指和中指前端发黄,都是吸烟给熏的。我小时候跟他走路,他伸手拉我,两根黄指头赫然在目;三十年后他生病住院,我搀扶他做检查,指端的颜色仍然如故。

老爸晚年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疾病,后来死于心脑疾病。去世前两年,才遵医嘱戒烟。他患病和去世,肯定与吸烟有关。

我对抽烟深恶痛绝,有关烟草的知识,更是一窍不通。为写这篇文章我查资料,方知烟草源于南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跟着土豆南瓜玉米红薯和辣椒等植物随殖民者遍布全球。

360 搜索得知,烟草有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两种。

veer-102341551当年我老爸种的烟草开什么颜色的花?

我认为是红色。

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开黄花的烟草。

而且在那个年代,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红颜色,或者与红颜色有关。

 5 烟草开花

注:当年的“刘寺四兄弟”;92岁的赵文汉叔健在。书中的地名还有一些往事,由赵叔提供。

稿   2022-9-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