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思阶级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境遇

 老玉米棒 2022-12-12 发布于广东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这并不意味着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已经消亡。一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去阶级化”特征,但本质上仍然是阶级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仍然存在。阶级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或政治设想,而是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关系。阶级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只要存在私有制的社会,就必然存在阶级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二是尽管在收入、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新中间阶级”区别于传统工人阶级,但其地位和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在生产中的权力关系中仍然受支配,在分配关系中仍然受剥削。三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西方一些学者之所以极力否定阶级斗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阶级斗争完全简化为暴力革命,通过拒斥暴力革命进而否认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我们不应当完全囿于政治层面来看待阶级和阶段斗争,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阶级斗争的中轴是经济利益。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是围绕经济利益的争夺展开的。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激烈的形式,如暴力革命; 也有温和的甚至和平的形式,如工人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谈判。因此,我们不能以有没有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为标准,而应当从不同阶级主体之间的、对抗性的利益冲突与利益斗争去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斗争存在与否。根据这个标准,西方国家兴起的新社会运动绝大数都是阶级冲突的延伸或新表现。

马克思阶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论。马克思阶级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思想整体,至少涉及阶级形成、阶级划分、阶级结构、阶级斗争、阶级解放和阶级分析六个方面内容。西方一些学者从基本概念层面、政治实践层面和方法论层面质疑马克思阶级理论,但马克思阶级理论并没有被“证伪”,我们要坚持其科学性,有效分析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构成部分。虽然马克思没有专门系统地论述阶级的概念和内涵,但是马克思关于阶级问题的论述,对阶级现象的分析渗透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本文力图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总体上的梳理,介绍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境遇,并作相应的回应。

一、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基本构成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观察人类社会的阶级现象及其历史变迁,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阶级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思想整体,马克思阶级理论至少涉及阶级形成、阶级划分、阶级结构、阶级斗争、阶级解放和阶级分析六个方面的内容。

( 一) 阶级形成

马克思提出过“什么事情形成阶级”的命题,但并没有直接给阶级形成下定义。在马克思那里,阶级形成一般有三种涵义: 一是从人类历史角度看,阶级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即阶级起源; 二是指某一阶级的具体形成过程; 三是指由于社会形态变迁,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形成的不同阶级和阶级关系。在此,主要分析前两点。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首先,生产力发展使得剩余劳动得以产生,从而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其次,阶级的存在又是生产力发展不足造成的。恩格斯指出: “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就产生了压迫和剥削的需要。最后,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是阶级起源和存在的直接基础。生产力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出现,进而产生了私有制,私有制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和人们社会地位的分化与对立。

特定的社会集团要形成阶级,首先要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形成具有相同地位和利益诉求的共同体,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这个共同体还要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利益和目标,认识到本阶级成员的利益一致性及与其他阶级的差异性乃至对抗性,这就是阶级意识。阶级形成就是从“自在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的过程,决定这一形成过程的关键因素就是阶级意识,缺乏阶级意识的阶级不能说是真正的阶级。

( 二) 阶级划分

阶级形成于一定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 人们与生产资料占有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前者是最重要的,决定了后两者,即生产资料的占有与否是阶级划分的主要的、根本的标准,这至少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经济标准,而不是政治、文化、精神等非经济标准; 第二,阶级划分的根源在生产过程而非分配过程。马克思反对从收入、财产、职业等角度划分阶级,认为把阶级差别变成“钱包大小的差别”,把阶级矛盾变成“各行业之间的争吵”,都是“粗俗的”人的理智。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阶级划分的唯一标准。

在对某一社会成员进行阶级定位、判定阶级属性的时候,既要看他的经济地位,也要看他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即“政治归属”,亦即站在哪个阶级立场上,为哪个阶级说话。马克思指出,之所以说当时的一些“意识形态阶层”是资产阶级理论家,就在于他们为资产阶级说话,是其“辩护士”和“代言人”。

( 三) 阶级结构

阶级结构可分为阶级自身的结构和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两个方面。马克思认为,阶级的内部结构是复杂和多层次的,根据职业、教育程度、地域、劳动方式等维度,可以将阶级划分为不同的阶层,甚至是更为细化的社会群体。马克思也使用过阶层概念,用阶层表示阶级内部的分化。尽管马克思分析过阶级本身的结构问题,但他的阶级结构理论最重要的、影响最广泛的还是社会阶级结构理论。马克思社会阶级结构理论的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的分析。

马克思指出,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并不明朗,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和阶层,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单一明了,表现为两大基本阶级的对立。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说道: “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 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仍然坚持这一观点,并且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对立”的阶级结构。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建立在个人劳动基础上的私有制瓦解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出卖劳动力的工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会出现大量相对剩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口。这必然导致财富在一极集中,贫困在另一极集中。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尽管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还存在“中间阶级”,但马克思预言这些“中间阶级”都注定被机器大工业的快速发展所消灭,他们中的绝大数人将被抛入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当时,“中间阶级”的存在,并没有影响马克思对两极化的阶级结构的判断。

( 四) 阶级斗争

在致魏德迈的信中,马克思说道,阶级斗争理论并非其首创。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奠定于社会发展规律之上,对它进行了根本性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

第 一,阶级斗争的根源与实质。阶级斗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对它的理解只能从客观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的角度去把握。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所决定的对立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指不同阶级由于根本利益的对立而展开的对抗和冲突。阶级斗争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利益对抗,而不是个人之间的对抗,这样的阶级对抗贯穿于整个历史的客观进程之中。“人类的全部历史( 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 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对阶级斗争实质的把握,还需要认识到: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本是“革命”。

第二,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和具体手段。阶级斗争包括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斗争等各种形式,但根本的形式还是政治斗争。恩格斯曾指出: “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 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无产阶级要进行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斗争,直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手段上,马克思提出了革命的两种手段,即暴力的手段和和平的手段,但他更强调前者。

第三,阶级斗争的作用。在实践层面上,阶级斗争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和杠杆。在阶级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阶级之间的矛盾,通过阶级斗争可以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阶级斗争还是被压迫阶级、被剥削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手段。在理论层面上,阶级斗争是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线索。列宁指出: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

( 五) 阶级解放

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学说。阶级解放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价值根基和规范性基础。关于阶级解放,马克思主要论述的是无产阶级解放。

第一,阶级解放目标。从人的发展维度看,无产阶级解放的目标是消除一切导致人异化的异己力量,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维度看,无产阶级的目标就是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就是消灭由于生产资料占有不同导致的不平等; 消灭私有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私有制,而是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消灭利用生产资料的私有权对劳动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第二,阶级解放主体。马克思指出,阶级解放的主体只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其阶级地位决定了它是现代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它承担着资本主义“掘墓人”、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本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作为革命主体,无产阶级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

第三,阶级解放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把无产阶级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一是政治解放。无产阶级首先要获得自身的政治解放,在条件成熟的形势下,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为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奠定政治前提。“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二是经济社会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就是经济社会解放,即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将整个社会组织起来,致力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解决经济社会的不平等和由于生产力发展不足导致的人的奴役问题。

这里,有必要对无产阶级专政稍作论述。首先,它是过渡时期的国家形态。在《1848 年至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1852 年致魏德迈的信中,马克思都提到了这一点,并在1875 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给出了明确的阐释: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其次,不能从极少数人的独裁、专制等角度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上是指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最后,无产阶级专政指的是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民主形式,是超越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民主类型。

( 六) 阶级分析

马克思阶级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分析社会现象和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方法论,这便是阶级分析法。可以说,阶级理论就是一种阶级分析法,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狭义的阶级分析法,即运用马克思阶级理论对不平等和社会分层作出解释和说明。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阶级分析法的基本内涵。

第一,基于“冲突论”来理解社会。阶级分析是一种“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冲突的系统,所谓社会的共同利益是虚幻的,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统治阶级通过强大的控制力,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由此可见,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压迫基础之上的,社会中的阶级关系是对抗性的。

第二,基于“社会关系”来把握不平等。冲突论的阶级分析认为,社会中的不平等不是简单地由教育、技能、性格、财产等个人禀赋的差异决定的,而是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不平等、前者对后者的剥削和压迫,都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与个人禀赋无关。

第三,关注“压迫—反抗”的研究主题。阶级冲突理论主要关注两大主题: 一是统治阶级的剥夺、压迫; 二是被统治阶级的集体抗争和社会革命。阶级冲突理论基于阶级特别是阶级利益,把握集体行动逻辑,认为阶级利益是一切阶级态度和阶级行动的根本基础。显然,冲突论的阶级分析充斥着剥削、冲突、反抗、革命等话语。

第四,价值立场是批判的、革命的。阶级分析论认为,社会不平等根源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统治阶级剥夺的结果,所以,它必然对现实社会持批判立场,动员民众通过革命改变社会现状。

以上六个方面构成了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主体内容,但这六个方面并没有囊括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所有内容。

二、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质疑

20 世纪以来特别是20 世纪后期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与马克思所处的早期资本主义时代有很大的不同,马克思阶级理论在西方学界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批评。

( 一) 基本概念层面: 对阶级形成和阶级划分理论的“发展”

在马克思这里,阶级的本质是一个经济范畴,而西方学者从阶级形成和阶级划分等角度对这一核心规定进行了解构。在阶级形成过程中,马克思十分重视阶级意识的作用。卢卡奇继承了这一点并加以拓展,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是否成熟,即是否具有阶级意识,它能否认识到本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当代英国学者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 Edward Palmer Thompson) 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形成的历史过程的分析,指出阶级形成不能简单地回溯到“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决定论模式,阶级意识是阶级形成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卢卡奇和汤普森等西方学者反对关于阶级概念、阶级形成的“经济决定论”解释模式,但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在马克思那里,阶级意识固然重要,但前提是承认经济结构对阶级、阶级形成的决定性作用。

更多西方学者是从阶级划分来消解马克思的阶级概念的。有两种大致路径: 第一,阶级划分从“生产层面”转移到“交换和分配层面”,这一理论传统源起于韦伯。韦伯将阶级归结为交换和利益分配的结果,即“市场境遇”。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或者说财产的所有权与人们经济和社会秩序中的地位没有必然联系,决定人们地位的是他们在市场交换、利益分配中的能力和机遇。当代西方学者安东尼·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 等人都继承了韦伯主义传统。第二,阶级划分从一元经济标准走向政治和文化等多元化标准。同样地,韦伯开创了多维标准研究,从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社会标准三个方面进行阶级划分。尼科斯·普朗查斯( Nicos Poulantzas) 、拉尔夫·达伦多夫( Ralf Dahrendorf) 、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 等人对韦伯的阶级划分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一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维度。普朗查斯是多元决定论者,在阶级划分问题上同样如此。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在分析社会阶级时并不局限于经济标准,都谈到政治标准和意识形态标准; 他反对经济决定论,认为政治和意识形态同经济一样都是阶级划分的决定性因素。二是政治权力维度。尽管继承了马克思的冲突论模式,但是达伦多夫还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马克思阶级理论局限于以狭义的财产权定义阶级,随着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社会的转变,基于生产关系的阶级划分显示出解释力不足的弱势。他提出,应从权力或权威的角度定义阶级,阶级划分不涉及财产权的占有,而是政治权力或权威的占有与分配。政治权力资源是社会分层最重要的因素。三是知识维度。贝尔指出,在工业社会中,财产是最重要资源,以财产为基础的阶级是社会的主要阶级,起主导作用;而在后工业社会中,知识和技术是最重要的,拥有教育、专业知识、技术等优势的新社会精英被称为“知识阶级”或“专业技术阶级”,他们是新社会的主导者。总而言之,以上两种解释路径或直接或间接地否定了阶级产生的经济根源,否认阶级与生产资料占有之间的本质关联,强调市场机遇、职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在阶级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 二) 政治实践层面: 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否定

对西方学者而言,马克思既是社会学家又是革命家,既立足于阶级解释模式把握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又通过对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政治实践的阐发来建构革命学说。马克思预测,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形成“两极对立”的阶级结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会走向极端化,无产阶级会成为革命主体,进行反抗资本主义压迫的社会革命。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并没有验证马克思的革命预言,阶级革命理论在当代的确遭遇了困境。西方学界对马克思阶级实践的革命学说的否定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以“新中间阶级”的产生瓦解阶级结构两极化的论断。20 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在传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出现了一个社会中间层,它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旧的中间阶级”( 小资产阶级) ,而是伴随着资产阶级内部的“经理革命”、工人阶级的“白领化”和“非脑力劳动化”而出现的“新中间阶级”,一般由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构成。“新中间阶级”的阶级属性是什么? 代表性的观点有五种: 一是“工人阶级论”。哈里·布雷弗曼( HarryBraverman) 指出,中间阶级仍然属于被剥削的范畴,本质上接近于传统的无产阶级,“新中间阶级”的底层正处于无产阶级化进程中。二是“新工人阶级论”。法国学者安德烈·高兹( AndreGorz) 等人认为,“新中间阶级”是不同于传统工人阶级的新工人阶级,他们由于拥有专业技术和管理才能而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三是“专业管理阶级论”。美国学者巴巴拉·埃伦莱克( Barbara Ehrenreich) 和约翰·埃伦莱克( JohnEhrenreich) 将“新中间阶级”定位为“专业管理阶级”,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但职能和利益又与工人阶级不同。四是“新小资产阶级论”。尼科斯·普朗查斯( Nicos Poulantzas) 将直接从事剩余价值生产的生产工人定义为工人阶级,“新中间阶级”从事的是非生产性劳动,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因此只能是新小资产阶级,而不是工人阶级。五是“矛盾的阶级定位论”。埃里克·欧林·赖特( Erik Olin Wright) 认为,“新中间阶级”不是一个实在阶级,它不被定位于某一个独立阶级,而是具有多个阶级的特征。 除了第一种观点外,其他观点都直接挑战了二元论的阶级结构论。“'新兴中间阶级’的存在和壮大的事实已经成为许多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进行批评的核心。”西方学者认为,一方面,“新中间阶级”的存在,直接显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特征,否定了二元论模式; 另一方面,“新中间阶级”的形成与发展,显示了阶级差别的日益消逝、阶级边界的日益模糊,缓和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降低了社会冲突的可能性,成为当代西方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中产阶级化”直接铲除了阶级冲突、革命爆发的可能性。

第二,阶级斗争的“让位”。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历史条件相契合。西方一些学者指出,由于科技发展、国家干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斗争要么弱化甚至消失,要么被其他冲突形式所取代。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让位于新社会运动。正如雷蒙·阿隆( Raymond Aron) 在《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一书中指出的,阶级间进行决定性战斗的思想已成往事,和平运动、女权主义和生态运动等新社会运动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冲突的主要形式。二是让位于政治竞争和工业谈判。阶级冲突越来越退出历史舞台,而集团、种族和性别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成为西方左翼学者的关注热点。达伦多夫和吉登斯等人指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民主和法律等手段,建构解决工业冲突的制度化模式。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可以通过政治竞争来处理利益矛盾,工业领域的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工业谈判来处理冲突。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可以不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而是通过相互妥协、协商对话的方法来处理。

第三,解构工人阶级的阶级主体。一些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理论出发,对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即工人阶级的理论进行解构。 在《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 1985) 中,恩思特·拉克劳( Ernesto Laclau ) 和查特尔· 墨菲( ChantalMouffe) 认为,马克思阶级斗争的革命理论是一种“阶级还原论”,并不存在客观普遍的阶级利益———它能将工人阶级统一起来,并指向社会主义目标。在现实世界中,工人阶级的利益和立场常常被相互矛盾的因素所左右,其主体具有“碎片化”和“分散性”特征,是无法被整合的。“工人阶级的衰落———它的分化、认同的淡化、非联合化,等等———经常被认为是整体阶级主体的衰落。”阶级主体消解之后,取而代之的是由各种新社会运动的“领导权连接”构成的多元主体。此外,后工业时代的生产摧毁了工人阶级力量,信息技术的运用、工业投资的增多使更多的人成为永久失业者或半失业者,即“新无产阶级”。他们缺乏组织性,也没有明确的阶级认同,无法担当起马克思赋予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被称为“非工人的非阶级”,并成为后工业社会人口的大多数。而较少的传统工人阶级也不可能是革命的主体,在高兹看来,他们的存在以资本主义生产结构为前提,认同资本主义制度。

( 三) 方法论层面: 对社会分层的阶级模式的替代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西方许多社会学家( 以后工业理论家和后现代主义者为代表) 宣告“阶级死亡”,呼吁从阶级分析中“撤退”。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 Terry Nicholls Clark) 和西摩·马丁·李普塞特( Seymour Martin Lipset) 在《社会阶级正在死亡吗?》一文中指出,“阶级已是越来越过时的概念”。

一些学者指出,阶级分析是有适用范围的。在阶级关系主导的工业社会,阶级是分析不平等和社会冲突等主题的核心概念。但是,在“后阶级社会”,存在的是“非阶级”的不平等、社会冲突乃至集体行为,阶级分析法就丧失了解释的合法性。简·帕库尔斯基( Jan Pakulski) 指出: “不平等的'阶级性’在工业社会达到了顶峰,但随着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社会的日趋逼近,'阶级性’正在走向衰落。当代发达社会仍然是不平等的,但多数不平等并非源自阶级。渐趋复杂的非阶级性质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对抗的增长,呼唤一种更具包容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他看来,这个框架主要来自涂尔干主义、韦伯主义传统———它们都是阶层分析模式。社会不平等主要不是被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决定的,更多地是由个人差异塑造的。“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理念,即个人被赋予不同的天赋和抱负,结果有人会'成功’而其他人会'失败’。根据这种观点,机会和报酬的分配反映了个体间的这些差异。”乌尔里希·贝克( Ulrich Beck) 在《风险社会》中提出,在西方福利社会,作为身份认同的阶级纽带和被阶级关系支配的生活方式日益消逝,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个体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随之被不断“个体化”了。“一种马克思和韦伯都没有预测到的社会结构的变体将获得其重要意义。阶级社会将在一个个体化的雇员社会旁边黯淡下去。”在不平等的阐释上,阶级分析式微了,在社会冲突和集体行动解释上同样如此。马克思阶级理论为集体行动提供了逻辑阐释: “结构—意识—行动”,即在阶级结构内处于相似位置的人们拥有共同的阶级利益和共同的意识,这些会激发他们采取共同行动以追求共同的阶级利益。而在一些学者看来,这种阶级行动模式在后工业和后现代的社会过时了: “在20 世纪后期和21 世纪初,我们是否仍应当把'阶级’视为实际的或潜在的重要社会力量。”基于阶级的政治行动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社会运动。社会冲突仍然存在,但不存在客观的阶级利益,集体行动逻辑不同了。

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是一种冲突论模式,强调各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号召被压迫者通过革命变革既定社会,解决社会矛盾。然而,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入经济持续增长的繁荣阶段,阶级矛盾大为缓和,在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乐观主义,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结构功能主义就是最显著的表现。坚持冲突论的阶级分析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被社会学者“悬置”起来。而以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 TalcottParsons) 、罗伯特·金·默顿( Robert King Merton)为代表的功能论者着眼于社会整合,强调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妥协与合作,似乎更贴近社会现实。因此,在学术界特别是社会学领域,阶级分析被功能论的阶层分析严重压制或取代了。

总而言之,在社会分层研究上,阶级分析日益消逝。“新的社会分层模式正在形成。我们可以把关键性的发展趋势描绘为'社会分层的分裂’:阶级分层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尤其是那种有明显的阶级区分的生活方式。”

三、坚持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从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阶级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遭到了不少质疑。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阶级理论被彻底“证伪”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法并没有过时,它们对于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我们要坚持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科学性。

( 一) 针对“三个层面”挑战的回应

西方学者普遍从“基本概念层面”、“政治实践层面”和“方法论层面”三个方面对马克思阶级理论发起了挑战,我们可以针对这些挑战作一些回应。

第 一,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生产方式及其变革是探讨阶级形成和阶级划分的根本出发点。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从生产方式出发理解一切社会现象,在分析阶级问题时同样如此。“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 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基于生产方式把握阶级概念,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理论要素: 分工—生产方式、所有权—生产关系、分配权—生活方式。阶级产生与变化的根源在于分工—生产方式; 阶级划分的核心是所有权—生产关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 阶级的直接呈现与显性表现就是分配权—生活方式。可见,否认阶级产生的经济根源、解构“经济主义”、“阶级还原主义”等观点,背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逻辑,基于“交换和分配层面”探讨阶级问题,实际上只是停留在现象层面,没有深入到本质层面。唯物史观不是机械唯物主义,当然也强调非经济因素在阶级划分中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在同一层次上使用经济标准和政治、文化、知识等标准,甚至用后者取代或否认前者,就会导致将反映本质性社会关系的阶级划分同反映非本质社会关系的阶层划分混淆起来。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这并不意味着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已经消亡。一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去阶级化”特征,但本质上仍然是阶级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仍然存在。阶级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或政治设想,而是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关系。阶级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只要存在私有制的社会,就必然存在阶级以及随之而来的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二是尽管在收入、劳动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新中间阶级”区别于传统工人阶级,但其地位和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在生产中的权力关系中仍然受支配,在分配关系中仍然受剥削。三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西方一些学者之所以极力否定阶级斗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阶级斗争完全简化为暴力革命,通过拒斥暴力革命进而否认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我们不应当完全囿于政治层面来看待阶级和阶段斗争,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阶级斗争的中轴是经济利益。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是围绕经济利益的争夺展开的。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激烈的形式,如暴力革命; 也有温和的甚至和平的形式,如工人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谈判。因此,我们不能以有没有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为标准,而应当从不同阶级主体之间的、对抗性的利益冲突与利益斗争去判断一个社会阶级斗争存在与否。根据这个标准,西方国家兴起的新社会运动绝大数都是阶级冲突的延伸或新表现。

第三,阶级分析法是关于社会分层的科学方法,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上仍然有适用性。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社会结构有了新表现,但并没有改变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平等更加突出,社会冲突和政治对抗事件日益频繁,资本对劳动的压迫、资本逻辑导致的不平等并没有解决,阶级分析法越来越显示出当代价值。普遍流行的阶层分析法并不能否定或替代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 一方面,阶层分析法尽管也关注社会不平等,但它只是基于“市场能力”,考察“非所有权”因素( 收入、职业、教育等) 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实际上忽视了“所有权”这一核心因素; 另一方面,阶层分析法更多地关注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平等,而对经济不平等缺少有效关注与阐释。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斥和否定阶层分析法,应当将阶级分析法与阶层分析法结合起来。

( 二) 区分“三个层面”的阐释

马克思阶级理论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包括不同层次的观点和理论要素。不可否认,马克思的一些观点和结论的确是过时了。例如,当代工人阶级并没有像马克思预测的那样走向贫困化,反而日益“中间阶级化”;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并没有出现高涨的革命形势。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具体结论”、“个别论断”的过时,去否定整个阶级理论。西方一些学者的失误就在于此。一般说来,马克思阶级理论涉及三个不同层面的理论: 一是“基本原理”论,它是关于阶级的“本体论”,涉及对阶级本质、阶级根源、阶级标准等基本问题的探讨; 二是“核心价值”论,它是关于阶级的“价值论”,涉及对阶级立场、阶级利益等规范性问题的分析; 三是“具体策略”论,它是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策略论”,涉及对阶级斗争方式和策略、阶级解放路径等问题的探讨。前两个方面是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核心层,相对比较固定,第三个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不断调整。基于唯物史观探讨阶级本质性问题的“本体论”以及基于社会平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立场探讨阶级规范性问题的“价值论”,实际上是很少被质疑的。我们不能由于某些“具体结论”被质疑而否定马克思关于阶级的基本原理和核心价值,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价值恰恰在于其科学性和适用性。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察网摘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