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先运 邓晓敏 :加强英语阅读方法指导与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昵称15221501 2022-12-12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年9月

加强英语阅读方法指导与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湖北省巴东县东壤口镇初级中学     谭先运     邓晓敏        邮编:444301

阅读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一项社会文化技能.是我们生活中获得信息知识的基本途径。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慢.不能按时完成考试中的阅读内容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原因.并试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学习者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教学双方的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目标.也是当今信息时代对英语学习者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因为我们获取大量英语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阅读.因此。语言心理学家和阅读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只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阅读策略的训练.在此过程中。扩大了英语的阅读量,增加了英语知识的积累.这样学习者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可以有所提高的。

一、有效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不足是影响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一大“拦路虎”,导致高中生词汇量不足的原因很多。大多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关。第一,学习者的英语阅读量不足。高中的阅读教学往往只注重精读,而忽视泛读课。在大约一周的教学时间内学习者只能接受到一个教学单元的有限的几篇英语文章。所以希望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量的可能性很小。第二。学习者使用英语的机会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听和读的接受性心智技能训练。而忽视说、写、译的创造性或产出性心智技能训练。前者属于语言输入,后者属于语言输出。而语言输出正是巩固新词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第三,不太科学的记忆单词的方法。高中生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不算少.且大量的时间用来记忆英语单词,但效果并不佳。很多学习者经常抱怨自己单词记不住.阅读中的“拦路虎”太多。其实。记英语单词有一定的窍门,只有遵循记忆规律,才能提高记忆效率,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记忆最持久的词汇量。能否有效地习得词汇和扩大词汇量往往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心理学家在研究词汇理解时提出了心理词典(或称内部词典)的概念。一般认为,最早提出心理词典的学者是特雷斯曼(Treisman,1960)。这种假设认为.人脑的词汇记忆就像一本词典.其中含有很多词汇条目.每个词条包括发音、写法、语义、语法功能以及语用等项目。识别由感觉信息输入的一个词,就是这个词的特征在心理词典中激活相应词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我们查字典一样。心理词典的提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词汇习得的重要性。

在英语阅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单词,我们可以利用上下文或英语词汇的知识来猜测或判断生词的意思。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下定义法、上下义法、同义词或近义词法、反义词法以及词缀法、复合法、转类法、拼缀法、截短法、首字母缩略法和逆生法等。

二、开展英语快速阅读

英语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是阅读效率中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也是衡量阅读能力高低的两个指标。对语言的理解中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速度要求.而阅读速度的提高又是扩大阅读量的基本保证。

导致阅读速度慢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没有经过阅读策略的训练,阅读不得法。Wenden(1986。转引自Mercer)曾说过。为了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学习者必须知道怎样学习。Mercer(2005)认为,直接进行策略运用的讲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发展他们对不同策略的元认知知识.教会他们高效使用不同策略的方法以及扩大可供他们选择的策略的范围来实现之。二是存在不良的阅读习惯。包括:(1)逐字逐句地读,而不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使眼停(eye fixation)的次数增加,阅读时间增长。从而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2)有声阅读、心读和心译。有声阅读,指阅读时嘴唇嚅动,不自觉地小声读出每个单词的发音。心读,也称潜在发音或“头脑里能听得见的朗读”。指阅读时嘴唇未动。声带未动。但头脑中一直读出并听到每个单词的发音。心译,也称潜在翻译.指在阅读时头脑中会进行词对词的翻译过程。尹德谟(2004)认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对外语文字的理解并不是通过翻译达到的.而是借助于较为熟练的外语语言知识基本功.对所输入的语言文字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整体意义的解码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对文字在旬中或上下文中所表达的语言意义的内在联系和内涵的整体意义上的理解。所以。阅读理解实际上是“解码——整理——领悟——理解”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吴念,张容建,1995),最佳的速读方法应是默读,即阅读过程中不需要发声来刺激听觉.不受语言干扰.而是让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映大脑。转化成思维理解活动。(3)指词阅读和眼球回视。指词阅读指阅读时借助笔或手指的运动来进行逐字逐词的阅读。眼球回视指由于遇到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太懂时.反复查阅已读过的部分文字。(4)使用词典过于频繁。在非考试情境下的英语阅读,像中学生这样的学习者由于词汇量不足.碰到生词往往会停下来查字典.而不会根据上下文或词缀法猜测影响文字理解的关键词.不懂得忽视不会影响文章理解的冗余信息。

阅读的熟练程度取决于学习者的阅读量.数量积累得越多就越熟练。我国的高中生在阅读量方面的训练较少,作为学习者本人.也很少有扩大阅读量的意识。要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我们迫切需要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量。有学者认为。会读书的人,能用慢速、正常速度或快速进行阅读,根据阅读要求来完成不同的阅读任务。而且,一个人一旦有学习速读的要求和强烈的愿望.懂得快速阅读的理论知识.掌握速读的技巧.并且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的阅读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根据阅读的目的不同.我们可以训练以下两种快速阅读方法:一种是查阅式阅读。也称跳读或寻读,是一种选择性阅读,用以寻找所需信息.目的不是获取材料中的所有信息。另一种浏览式阅读,也称略读。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搜寻信息的一种阅读.这种阅读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要求不高而对阅读速度要求很高。

三、不断积累语境知识

在阅读中.一个较明显的问题就是一篇文章中既使没有生词。结构也清楚,但是还是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这时的理解困难可能由文章的语境引起的,也就是文中事件发生的背景,如时间、地点、历史或社会环境等等。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把印刷在书本上的文

字与读者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不利用已有知识.阅读是无法完成的,已有知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常识.另一种就是语境或背景知识.即学习者对文章所描写的具体事项或事情的熟悉程度。其实阅读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通过阅读.学习者可获得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政治经济、体育等等.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文章.从阅读中接触英语文化,积累知识。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看些国外的电影、电视以接触体验异国的风土人情、历史知识,为阅读理解积累背景知识。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如阅读中积极主动地把从文章中获得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等的习惯:教师对学生不熟悉的阅读内容要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或引导学生自己搜索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

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师应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改变过去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