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国医大师吕仁和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验案一则

 毓秀书童 2022-12-12 发布于广东

作者:周婧雅,  程亚清,  曲海顺,  张献之,  王世长,  高彤彤,  李靖,  肖永华,  王世东,  赵进喜,  吕仁和

摘要

患者“发现血糖升高8年余”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09年确诊为2型糖尿病,既往未服用任何降糖药物,未监测血糖。2017年4月,查空腹血糖10.8 mmol /L,HbA1c 8.7 % ,尿糖4 +,就诊于北大医院,考虑为2型糖尿病,予口服二甲双胍0.5g /片,1次1片,1日3次口服降糖。现寻求中医治疗。刻下症见乏力,怕热,偶有汗出、腰部酸困,左手麻木,嗳气,自觉口臭,无心悸、胸闷,纳眠可,大便调,小便有泡沫,夜尿1次。平素嗜烟,20~40支/天。

四诊信息: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消渴病,辨证为肝肾阴亏、湿热血瘀。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干预措施:中医治法为滋补肝肾、活血清热。处方以二丹汤加减。具体药物为:枸杞子10 g、女贞子30 g、丹参30 g、牡丹皮20 g、赤芍20 g、川芎10 g。14剂,水冲服,1剂/天,早晚分服。并嘱其戒烟、控制饮食、适度运动。疗效转归:随访患者3月余,病情稳定,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波动在6~7mmol/L。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从肝论治; 名医经验; 吕仁和

引言

糖尿病是以胰岛β细胞受损以及胰岛素抵抗(IR)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临床上以2型糖尿病(T2DM)居多[1]。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治疗,但长期口服降糖药物对肝肾损害较大,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会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等问题[2]。中医药及其提取物的运用为2型糖尿病提供了不同的治疗思路。本例使用中药联合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治疗,患者随诊3个月,病情得到控制,可资借鉴。

临床资料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54岁。2017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发现血糖升高8年余”。患者于2009年确诊为2型糖尿病,既往未服用任何降糖药物,未监测血糖。2017年4月,查空腹血糖10.8 mmol /L,HbA1c 8.7 % ,尿糖4 +,就诊于北大医院,考虑为2型糖尿病,予口服二甲双胍0.5g /片,1次1片,1日3次口服降糖。现寻求中医治疗。刻下症见乏力,怕热,偶有汗出、腰部酸困,左手麻木,嗳气,自觉口臭,无心悸、胸闷,纳眠可,大便调,小便有泡沫,夜尿1次。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患者平素嗜烟,20~40支/天。父母皆有2型糖尿病。

二、辅助检查

2017年4月,患者于北大医院查生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结果示:空腹血糖10.8 mmol /L,HbA1c 8.7 % ,尿糖4 +。

三、中西医诊断与诊断依据

患者主因“发现血糖升高8年余”来诊,临床症见:乏力,怕热,偶有汗出、腰部酸困,左手麻木,嗳气,自觉口臭,无心悸、胸闷,纳眠可,大便调,小便有泡沫,夜尿1次。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空腹血糖10.8 mmol /L,HbA1c 8.7 % ,尿糖4 +,予二甲双胍治疗有效。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辨证为肝肾阴亏、湿热血瘀。西医诊断为1.2型糖尿病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四、干预措施

初诊(2017年10月20日)。中医治法为滋补肝肾、活血清热。处方以二丹汤加减。具体药物为:枸杞子10 g、女贞子30 g、丹参30 g、牡丹皮20 g、赤芍20 g、川芎10 g。14剂,水冲服,1剂/天,早晚分服。因患者多食甘美之物,损伤脾胃,脾主运化水液,脾胃气机损伤,水液聚积则化湿成痰,痰湿日久蕴热,湿热内生,致体内病理产物堆积,又遇忧思恼怒,肝火上逆,或湿热影响肝之疏泄,气机升降失常。消渴病日久,气阴耗伤,肝肾亏虚故表现为乏力、怕热、胸闷等症,治疗宜滋补肝肾,活血清热。二丹汤之丹皮、丹参合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兼顾降糖,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可行血活血,枸杞子与女贞子取二至丸之意,滋阴不碍邪,诸药配伍,共助降糖活血之用。

二诊(2017年12月15日):患者诉服上方后,不适症状明显减轻,纳眠可,大便黏滞不爽,2~3日1行,小便未见明显泡沫,夜尿1次。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查空腹血糖6~7 mmol /L。效不更方,守方再进,加鸡内金10 g、生山楂10 g、蒲公英30 g。14剂,服法同前。结合患者舌脉以及大便黏滞的症状,考虑患者体内有膏脂浊邪积聚,故在前方基础上加鸡内金、生山楂、蒲公英消食积,清除蓄积在体内或肝脏表面的油脂浊气等,从而达到降糖、降脂、减轻体重、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效果。

三诊(2018年1月2日):患者诉服上方后大便黏滞不爽改善,平素性情急躁,余未有明显不适。纳眠可,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查空腹血糖波动在7 mmol /L。前方基础上加茵陈 30 g、炒山栀子10 g、片姜黄 10 g、水红花子 10 g,去牡丹皮、赤芍、枸杞子、女贞子。14剂,服法同前。结合患者性格与本病的病因,仍以清肝气、泻肝火,祛湿热为主,故将清热滋阴活血药物调整为茵陈、栀子,姜黄和水红花子亦有活血通络之用。

五、疗效转归

随访患者3月余,病情稳定,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波动在6~7mmol/L。

临证体会

《黄帝内经》曰:“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说明肝体柔弱者易出现消渴。《灵枢经·五变》曰:“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渴。”指出了肝气郁结、上逆化火可导致消渴病。清·黄元御 《四圣心源》曰:“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记载1则 “肝风厥阳,上冲眩晕,犯胃为消”病案,明确了肝阳犯胃可致消渴。明·李梃《医学入门》云:“周身掣同麻者……肝气不行也。”消渴病并的发症也与肝失调达、气血瘀滞密切相关[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五脏病变均可从肝入手治疗。吕仁和教授认为,肝与消渴病关系密切,从肝治疗2型糖尿病在清除肝脏代谢废物、增强人体代谢能力、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血液黏稠度及微循环等方面效果显著。消渴病患者多因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受损,不能运化水湿,湿邪化热壅滞肝胆,再加上生活节奏加快或生活压力较大,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逆乱,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同时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后期因气郁化火又可累及肝阴。而肝肾精血同源,阴阳互滋互滞,肝阴不足可累及肾阴,日久阴损及阳,使消渴病变得复杂难治。

综上所述,从中医角度可以看出,肝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均有很大的相关性。调肝法应贯穿2型糖尿病治疗始终,尤其适用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此外,肝藏血,同时可以调节全身血液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肝主疏泄,以利于全身代谢废物的排泄。而糖尿病的发生与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及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所以吕仁和教授治以以清泻肝火、清利湿热,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常用龙胆泻肝汤中的龙胆草10~20 g、木通6 g、栀子10g、泽泻10g等辨证加减及茵陈30g、栀子10g药对加减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此外山楂10~15g、鸡内金6~10g等药可以加快体内的代谢。肝以疏通为要,疏通肝气恢复其主升发、疏泄的功能,更好地调节全身代谢,常用药物有香橼10g、佛手10g、苏梗10g、香附10g、郁金10g等。肝体阴而用阳,肝之体宜柔宜敛宜补,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常用药有括生地黄10~30g、黄精20g、女贞子15~30 g、墨旱莲10~20 g、枸杞子10~15g、五味子10~20g等。同时配合活血通脉药物,包括丹参15~30g、牡丹皮10~30g、赤芍15~30g、川牛膝20~30g、水红花子10g、川芎10~15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莪术10g、鬼箭羽15g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改善糖脂代谢、保肝护肝、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目的。

图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41(05): 482-548.[百度学术]  

[2]王秋月, 关清华, 陈芬琴.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策略及安全性评价[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6(06): 331-334.[百度学术]  

[3]赵亚楠, 李艳芬, 徐强. 明清时期从肝论治消渴探析[J]. 国医论坛, 2020,35(01): 22-24.[百度学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