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范仲淹的巜严先生祠堂记》来看他的高风亮节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2-12-13 发布于内蒙古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岳阳楼记》更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彰显了他高超的文学水平,而这篇文章中的“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名言警句更是突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行为准则,含义深远,字字千金,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名人志士为国为民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千古不朽的名作,他的《严先生祠堂记》又从一个侧面寄托了他的政治抱负和高风亮节。所谓“祠堂记”,是用来表彰被后人纪念的祖先及名人乡贤。这篇文章的严先生是指东汉初期的严光,字子陵。严光少时曾与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是挚友,曾在一起游学。刘秀称帝后,严子陵隐姓埋名,垂钓于野。但刘秀并没忘记这位老兄,深知他的才学,就派人到处寻找,并请到京城。刘秀见到严光后,十分高兴,授予他御史大夫的高官,但严光却辞官不受,并退隐于浙江桐庐的富春江,自食其力,清贫一生。后人敬仰其风范,就修建了严子陵祠堂,四时拜祭。而范仲淹在做睦州知府时,桐庐也在他的管辖之内。范仲淹也十分敬仰严光,就重修了祠堂,拜祭严光,并写下这篇巜严先生祠堂记》,字里行间表达了范仲淹对严子陵和刘秀的敬意和赞赏,也暗示自己多次遭贬,颠沛流离而矢志不渝,不忘初心的思想境界。

       文中说:“先生,光武故人也”,在刘秀是普通人时,两人就“相尚以道”,彼此以道义相互推崇,等到刘秀当了皇帝,严光不是用刘秀来炫耀自己,而是“惟先生以节高之”,就是严光的品节已高过刘秀,“既而动星相,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就是说两人的情谊感动了上天,严光辞官不做,而归隐江湖,达到圣人的清高境界,天底下谁能超过他呢?严光做到了“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泥涂轩冕”,把官禄视为泥土。而范仲淹也赞扬了光武帝,“惟光武以礼下它,”,在礼仪上甘居于严光之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在祭奠新祠堂时,范仲淹不禁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天高水长”。

       我们从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范仲淹是从赞扬了严光的高风亮节,而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行为准则;从赞扬光武帝礼贤下士,“包乎天地之外”而暗讽北宋皇帝不如光武帝的眼光和肚量。

        从下面一个故事可以看出范仲淹清正廉洁的高贵品格。他曾任开封知府,权力不小,但因为官清正,而两袖清风。这年八月当朝宰相蔡京七十寿辰,朝中文武百官纷纷奉上厚礼,连皇上都赏赐他黄金锦锻,唯独范仲淹无动于衷,他的好友富弼多次催他送礼,说当朝宰相是皇帝的国丈,若不买他的账,必遭报复。范大人心知肚明,如果送礼,就要搜刮民财,坏了一生清明,最后决定,宁丢掉前程,也不能做万人唾骂的事情。此时老家人来报,在后花园的银杏树下发现了三坛金子,这不正好能去送礼,解燃眉之急吗?范仲淹闻报后,亲自查看,果然有三坛金光灿灿的金子,于是老家人命家童挖出来,赶快送礼。而范仲淹却说:“慢,此财来路不明,我岂能占为己有,照样埋好,谁也不能动。”并让手下去查明此宅原来的主人。过了几天,宅子原来的主人名叫王平的被手下带来了。范仲淹问明情况后,就让王平把金子拿回去,而王平却坚持留下一坛,以报恩典。而范仲淹坚决推辞。过了半个月,他忽然收到京中喜讯,原来是好友富弼送来的,说蔡京收到寿礼后心中大喜,要给范仲淹升官。范仲淹把老家人叫来问怎么回事,原来是老家人是把王平回赠的一坛金子收下后偷偷给宰相送的礼。范仲淹知道后,勃然大怒,把喜信当场撕碎,连送信人都吓跑了。范仲淹把老家人斥责了一顿,又给皇上写了奏章,自愿贬官三级。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是他的行为准则,而严子陵正是他学习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