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合?江邓周三位伟人,坚持骨灰抛洒山川的初衷!

 昵称13mk3 2022-12-13 发布于山东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有人甚至不远千里,也要叶落归根,葬入祖坟。

但周、邓、江三位伟人,却保持了惊人一致,骨灰坚决不入八宝山,全部洒向祖国山川!

这究竟为何,难道只是巧合么?

文章图片1

欢迎继续阅读,敬请关注了解更多

01 悼念伟人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

邓颖超代表总理,提出了最后的请求:不保留骨灰,要撒掉。

中央经过慎重考虑,予以了同意。

当悼念仪式结束后,总理遗体进行了火化。

因为火化非常成功,以至于骨灰盒都装不下。工作人员临时找了个花瓶,把剩余骨灰和纽扣等遗物装了进去。

送别时,举国悲痛,哀声一片。

从西长安街到八宝山十多公里,道路两旁都排满了送行的群众。

文章图片2

有关部门为了抛洒骨灰,特意安排了一架撒农药的安-2小型飞机。将周总理的骨灰,撒在了四个不同的地点。

头把骨灰,撒在了北京。

在这里,总理呕心沥血,与首都人民心连着心。

次把骨灰,撒在了密云

在这里,总理主持修建了密云水库,一生都心系着水利事业。

三把骨灰,撒在了天津。

在这里,总理发出了“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号召,有着他青葱年少的岁月。

四把骨灰,撒在了滨州。

在这里,总理将随着黄河一起入海,跟着波浪润泽台湾,期盼祖国早日统一!

伟人千古,志向犹存;精神无私,令人动容

文章图片3

无独有偶,邓公对自己的身后事,也有类似的豁达安排。

他的遗嘱很清楚:

捐献眼角膜,供患者移植;遗体解剖,供医学研究;不留骨灰,撒入大海。

1997年3月2日,专机载着邓公骨灰,飞临了大海。

在亲人依依不舍地呼唤声中,他的骨灰与鲜花一起,被撒入了万丈波涛。

此时,天空恰巧出现一道彩虹。

邓公,无疑与海有缘。

16岁时,他随船出海、远渡重洋,去遥远的欧洲勤工俭学,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革命后,他又三起三落、百折不挠。

大海沉浮,不忘初心!

如今,江老的遗愿,同样是如此。

文章图片4

02 传承有序

众所周知,周、邓两位缘分很深。

早在法国读书时,两人就建立了良师益友般的关系。

他们共同租住在巴黎13区的一家旅馆里,一起创办了进步刊物《少年》,时时激辩着怎样才能让中国富强。

他们道相同、谋相合,在性格上又颇多互补。关键时刻,更是互相扶持。

总理识人,曾深刻地评价说:邓公工作“举重若轻”,是一个难得的帅才。

这是极高的评价!

文章图片5

后来,邓成为了二代核心。再后来,江成为了三代核心。

前一位,历经百战终不悔。后一位,建设大潮现英姿。

正是在他们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令人不禁感慨:

天公抖擞,不拘一格降英才。

江山有幸,改革开放兴中华!

根据传记描述,他们是因上海而结缘。

彼时,江老不但在机械部、电子部、进出口管委会和地方任过职,更在益民食品厂、一汽积累了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

搞经济,他无疑是行家里手。

记得邓公说过:

中国的发展,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文章图片6

1992年10月12日,江老在北京作报告。

台下,掌声雷动。

场外,邓公作为特邀嘉宾,坐在电视机前面仔细倾听。听完后说道:讲得好,我要为这个报告鼓掌。

说罢,独自拍掌。

他说:

领导这个国家不容易呀!

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胸襟开阔,要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也放眼当前,放眼一切方面。

文章图片7

或许是心有灵犀,江老在回顾往事的时候,曾很谦虚地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别的成绩,只是办好了三件事情。

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将邓小平理论列入了党章,三是提出了三个代表。

其实,这三件大事决不简单。

为了搞活市场经济,老搭档从上海调了过来。在就职仪式上,他宣誓道: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初困难之大,由一句话可想而知。

而邓小平的理论,同样博大精深。

仅仅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一个论断,在特殊时期里石破天惊。

文章图片8

江老的理念,他自己总结成了三个代表。

一要代表先进生产力,二要代表先进文化,三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通俗点解读,就是要抓发展,要抓文明,要为民做主。

至公至诚,天下大同。

这是他的理想,亦是党的理想;这是他的目标,亦是他的目标;这是他的夙愿,亦是民族的夙愿。

壮哉!

12月3日,在江老的纪念仪式上,邓公的三位女儿邓楠、邓榕、邓林悉数到场送别,并与江家后人合影留念。

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文章图片9

03 丰功伟绩

除了三件事情外,江老还提到过两点

他认为,98年抗洪、不许军队经商,勉强也算得上的自己的成就,但都相对都很小,不值一提。

可对普通国人来说,同样是善莫大焉!

比如98年洪灾,是继1931年和1954年以后,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河流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特大洪水。

灾害波及到全国29省,受灾面积高达3.18亿亩,受灾人口合计2.23亿人!

换而言之,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成为了灾民!

为了救灾,江老统筹帷幄。

打响了抗洪救灾全面战役。一声令下,800多万干部群众、近30万子弟兵奔赴了前线。

那一年,洪水滔天;那一年,众志成城;那一年,多难兴邦。

文章图片10

至于禁止军队经商,更是高瞻远瞩。

由于军费紧缺,解放军曾在一段时期内,不得不自筹经费。

但历史的教训,以及国外的经验都说明,军队还是应以打胜仗为天职。

站在国家的高度,怎能忘掉台海危机、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

所以整个90年代,国家都在整顿军队经商。这不仅仅是一刀切的决策,更需要解决钱从哪儿来。

现在来看,成果斐然!

根据解密资料,北斗系统是1994年批准的,J-20战斗机是1997年立项的,瓦良格航母是1999年购买的。

文章图片11

2015年,解放军罗援少将曾在电视节目中,曝光了99年制定的995工程规划。目标是到2050年,空军全面对标美军:

抗衡F-22四代战斗机;

研发五代高空告诉远程重型轰炸机和五代重型高空高机动空优战斗机;

研发亚轨道战斗机;

研发空间局地战斗机;

研发远地高轨道战斗机;

研发近地低轨道战斗机;

研发超音速隐形远程战斗轰炸机;

研发亚轨道高空高超音速洲际战斗轰炸机。

研发C17级别的大型四发喷漆运输机。

研发C5级别的巨型六发喷气远程运输机。

雄心不已,壮志凌云!

且很多目标,如今都已经实现。

文章图片12

更令人难忘的是,正是在江老的见证下,香港回归了祖国。

记得1997年7月1日,在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盛大举行了回归仪式,他向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米字旗飘摇坠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紫荆花盛开正艳。

当然,香港的回归,国耻的洗刷,是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

根据南京条约,香港被永久割让给了英国。

1898年,不列颠人又强迫软弱的清政府,强行租借了深圳河以南的975平方公里土地,租期为99年。

文章图片13

1982年,英国战胜阿根廷。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挟马岛大胜之余威,与中国展开谈判,意图再续不平等协议。

然而,却在北京遭受了可悲的失败。

邓公说:

主权问题不能谈判,1997年中国肯定收回香港,不管用什么方式!

谈判结束,夫人踉踉跄跄,一不小心摔倒在台阶上。

她才忽然意识到,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里。这对于老牌帝国首相来说,是多么痛的领悟!

当然,英国交还香港的历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很多明棋暗子,到现在还发挥着作用。

但无论如何,江老收回香港的宣告,势必永远载入民族的史册

文章图片14

04 英雄年代

1989年,江老刚刚履新。彼时,中国的局面十分艰难。

世界局势波云诡谲,全国的GDP,也仅为3000多亿美元。平摊到个人,只有不到300美元。

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世界人均的1/13。1990年,全国通货膨胀高达20%,而GDP增长仅为2.4%。

可是,仅仅过了十年。

中国就由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加入了WTO组织,逐步成为了世界工厂。截至2002年,GDP上升到12.7万亿,增长了4.4倍。

这是一个致富光荣的年代,一个激情四溢的年代,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时至今日,仍不例外。

近日,谨遵江老遗愿,他的骨灰由扬州舰护送,在长江入海口撒入了大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千古英雄。

漫漫浩气长存世,激励复兴之志!

文章图片15

喜欢本文,敬请下方长按点赞

帮助推荐本文给更多读者为感!

月下空山听清泉,不同视角看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