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沿用汉初史记的秘密

 商洛古文化院 2022-12-13 发布于广东
作者:王国伟(笔名:zenmax 浮凸)



秦汉雒史》后记

(续接:)纪传体中的《周本纪》是秦记的主要承接点

《史记》沿用汉初史记的秘密




那么问题来了:在司马迁之前,是谁把《秦记》其中的一篇“秦本纪”的“一卷”书独立出来了呢?
(续接)
首先说上文一:涉及所谓秦始皇焚《诗》、《书》的记载就是一个有意歪曲秦史的伪命题。因为,在《八书·乐书》载录李斯建言秦二世,与秦二世、赵高的对话中可知,秦二世时《诗》、《书》仍是秦二世皇帝和朝廷的座右铭。

丞相李斯进谏曰:'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轻积细过,恣心长夜,纣所以亡也。’”译文即:丞相李斯进谏(二世)皇帝说:“如果放弃(正在实施的)《诗》《书》的礼乐极度沉溺于靡靡之声和女色,是引起殷代贤臣祖伊忧惧的;轻视细小过随心放纵于长夜,这是殷纣王灭亡的原因。
亦说明李斯《荀子》思想在大秦的一直贯彻,秦始皇的建国思想就是《左传》、《秦记》孔儒内容的突出反映。可见《八书乐书》的原文,尤其是《秦始皇本纪》内容脱胎的更改,都是在秦之后司马迁之前的汉初所写的。

第二点:是谁把《秦记》其中的一篇“秦本纪”的“一卷”书独立出来了呢?从《史记》可知有两个人主要负责参与了制度、律历的制定涉及《秦记》的内容。
一个是张丞相列传》所载的“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
另一个是《史记·八书礼书》所载的叔孙通。其文载:
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

从原文可知,汉初天下刚刚平定的时候,朝廷参与议事的以及被封的百官都是军人出身,唯独张苍从担任计相,且对音律和历法略知一二;叔孙通,在《刘敬叔孙通列传》司马迁评价:
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所谓“儒宗”,不就是因为是秦始皇的待诏博士、秦二世时的儒博士,熟悉应用了秦制和《秦记》的内容而已,【秦记“史”“文”合一的特性代表了秦的诸多性质】使长乐宫建成刘邦举行岁首大典时,在叔孙通的主持下,让刘邦第一次体验了什么是秦始皇、秦二世时的礼乐,大典结束,刘邦得意非凡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 

列传还记载了叔孙通皆面谀以得亲贵”的一面,诸如文中记载叔孙通蒙骗秦二世,其一句话,导致秦政的崩溃;还列举叔孙通穿秦时的“儒服”,刘邦看不惯便随即剪裁更改服饰事例。即:“拍马屁、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因此,诸如《秦始皇本纪》对秦始皇治国理论的删除、对秦始皇形象的丑化内容、列传对李斯;以及为了达到拥汉灭秦的目的,有意刻画秦暴、秦不仁义、排儒、秦六亲不认的形象,有意在与秦同宗的“赵”氏,秦相、秦武官等丑化秦,这正是与叔孙通阿谀奉承性格,以及汉不容秦却用秦制的氛围;汉初大批文人包括秦史官类、博士官类的人才涌向汉庭的历史背景,才导致《秦记》内容被单列、内容丑化,以适应新汉朝,并与新汉朝的现状吻合。当然,亦包括了汉武帝年代后对《史记》载录秦记内容的再次修正。
《史记列传儒林外传》说,“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太常”,就是在简化《秦记》中的礼、乐,即是更改《秦记》的一个缩影。
由上文可看出,是张苍主导相关制度改动的定调,叔孙通所带领的汉儒博士们团队,对所谓的“增益减损”,实为叔孙通所带领的汉儒博士们对颂秦、颂秦始皇、秦专用标志改为汉;而《秦记》作为“史文合一”的内容,其修改、单列秦史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始与实施,直至完结的一个史界工程。如同秦修史改周史记做“周本纪”一样,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叔孙通被封的“太常”,其属官就包括了太史。
汉初的太史,与司马炎时任的太史相同与不同:相同都是太史令,不同是汉初涉及《秦记》的修正之责,但此后司马炎时的职能,太史不复掌史事,仅限于天文历法职掌范围,即司马迁自序所说其父“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据汉代志异小说内容:“汉武帝置史官,除太史令外,似在宫中置女史之职,以记皇帝起居,故有 《禁中起居注》【百科2022-12-13引补注】说明在司马迁时任的太史令,其之责又与汉初“修史”的职责与意义相仿。
综上,司马迁《史记》载录的《秦记》给人理解好似孤篇“秦本纪”,其内容是秦史官所留无疑。重要的是解开了汉初将《秦记》的内容依附在汉史文内之谜,是汉初将《秦记》修正、拆解分列;并按原秦新朝、秦记的“纪”“世家”“列传”格式分列续载沿用的新“汉史记史料。
这就诠释了《史记》有无沿用新汉史料;汉初史官有无修史;《秦记》似指秦本纪,但其他“纪、“世家”、“列传”却大量出现“秦记”内容,给后世不清楚《秦记》是一本仅指《秦本纪》内容的书?还是泛指的疑惑。反映出“纪传体”载录格式的诞生,不是始于司马迁,而是始于《秦记》、秦新朝集体智慧的结晶所在。
二、秦始皇本纪、世家、列传秦新朝、秦记属性的举例

(待续)



编辑:校对:王  羿


  敦煌博物馆王国伟爨书展品(武关道发现记局部)

再次声明: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免侵权难堪。

温馨提示:如文中观点表述有混淆,请以《秦汉雒史》原著为准。欢迎转载、引用我院院士作品学术观点。但,请注明出处。以免侵权。               商洛市古文化研究院


往期回顾:
1.商洛商探源
2.少习武关地望新考
3.宰相“杨炎负义”典故
4.国博中的西周商洛人
5.周星教授带博士生考察商洛新发现的“故武关”
6.少习武关地望新发现
7.商洛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8.秦朝上雒丞印下迷失的商洛界河游记
9.商洛破译——士山盘“仲国”补义
10.秦“上雒丞印”的科学依据
11.二重证据浅论
12.商洛地方古史文化的若干问题
13.秦封泥与商洛古史
14.三伏天游上洛
15.古城墓葬文物“哄抢”及被盗的思考
16.西安近年封泥除土地调查
17.洛间论(上)
18.洛间论(中)
19.温庭筠笔下的“茅店”在哪里
20.旅游宝典:300年前商於古道是这样的)清.商州赋(之一)
21.旅游宝典:大清商於古道两城池五关隘是这个样   清.商州赋(之二)
22.(旅游宝典:大清商於古道吃的什么飞禽走兽)清.《商州赋》之三)
23.王子朝遗部笔下的两条神河 《洛 间 论》下
24.(旅游宝典:)商鞅敲的那扇门  清.《商州赋》(之四)
25.(旅游宝典:清.《商州赋》译注长序
26.七律:《重游六百里》 (藏头诗)
27.解读商洛五次微信的秘密
28.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一)
29.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二)
30.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三)
31.古丝绸之路内关与边关考游记 (之四)
32.青    烟
33.兰露序
34.兰 露  (商洛兰)
35.古商雒
36.皇城南门的泥印
37.夜村发现双龙古城碑
38.秦封泥“商丞之印”图论
39.《秦汉史少习山下拾遗》秦朝上雒县治的发现(书版)
40.疫间商洛考
41.封泥说
41、洛间口被抓的放牛老头
42、青铜器下的商与密
43、秦楚界河
44、《水经注.丹水》凸释  (上)
45|《水经注.丹水》凸释  (下)
46、朝秦暮楚
47、那条是王道
48、司马起丰(典故影视脚本)
49、楚水
50、秦岭之名论
51峣关葛牌乎?
52、南城子 北城子
53武关道(秦
54、丹鱼之名
55、丹水之名
56.可能是史学界2020一次伟大的发现(秦驰武关道今商於古道的发现)
57秦楚大道
58、少习之名
59、武关(秦汉)
60、商於(论)
61、为秦始皇修的一座高桥
62、为什么说少习武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起点
63、焚书坑儒与《左传》中的上雒
64、浅论商洛敦煌文化交流书法巡展与历史考古
65、《岳麓秦简肆》中的襄武、上雒、商、函谷关
66、《观览岳麓秦简(四)上雒商》
67、《上雒县治史》

68、秦四关(秦简图秦前为什么没有“秦岭”的名字

69秦四关(秦简图)

70十二幅图解秦简上雒关与汉中

71、少习山

72、少习山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用文字与山形命名的地标

73、秦侨下寻秦

74、武关

75、蓝田商洛人都高兴的文旅发现(峣关)图

76、《岳麓秦简(肆)》上雒关外的“雒汉”路经

77。古秦岭

78、古秦岭考游时的党课 (实记小小说连载1)

79、古秦岭考游时的党课 (实记小小说连载2)

80、洛阳与雒阳之名

81、“浅谈上洛郡县”文中的秦前上洛

82、秦史记载的更改黄河之名

83、洛阳与商洛之雒

84、秦始皇被冤排儒两千年的史证

85、史记《左氏春秋》有周秦两版本的依据

86、康熙字典“雒”误注

87、《浙大楚简》左传与《清华简》相关的几个问题(之一)

88、商鞅的封地与此商的出处探析

89.  今本左传不是秦禁书的依据(《浙大楚简》左传与《清华简》相关的  几个问题)(之二)

90.   王国伟著《秦汉雒史》概述

91.《系年》秦“守坟墓” 与秦获九鼎周守“冢岭”的报复

92. 商洛秘史的古石碑

93. 洛南秦宫  亦是全国唯一可考的轩辕帝斋宫

94.文物与《秦记》下的商鞅封地商(县)

95.为商於古道之”商於“的命名说一句话

96.《史记》中《秦记》属性解码的意义

97、《左传》《史记》纪传体秦新朝属性的发现,颠覆了秦史政治的核心性质

98、《左传》《史记》“秦记”秦新朝属性的十二个提要

99、《史记》纪传体应来自于《秦记》

100、颠覆历史的言论--纪传体中的《周本纪》是秦记的主要承接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