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鄗城——冀州首治、汉代冀州刺史部的驻地

 思明居士 2022-12-13 发布于河北

冀州第一治——邢台鄗城

禹贡分天下为九州,两河之间为冀州,冀州位列九州之首。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冀州为其一。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官职不高,职责单一也没有固定的治所,主要是对郡国实行监察。

到昭宣时期,刺史的权利范围逐步扩展到对郡国实行行政统治,社会地位步步提高。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大司空何武与丞相翟方“请罢刺史更置州牧”的奏疏,成帝准奏。改刺史为州牧实际上就改变了监察的职能,成为了一级政权的长官。自此开始,十三州就有了固定的治所。

冀州首治就治于鄗(今邢台市柏乡县的固城店镇)。这是邢台鄗城作为州一级固定治所的开始,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冀州州治。

建武元年改鄗为高邑,冀州刺史部治所一直在邢台高邑城(今邢台柏乡县的固城店)。在高邑驻的最后一位刺史是献帝初平元年(190)任的韩馥。其后冀州治所迁邺。晋代以后迁信都。

文章图片1

东汉冀州

从东汉时期冀州刺史部有了固定治所开始,到公元618年隋亡刺史部制度消失,600年间,冀州有三个治所,即鄗城(今邢台柏乡)、邺城(今邯郸临漳)、信都(今衡水冀州),其中邢台鄗城为冀州首治,时长占了二百年左右,约占了三分之一。

南北朝时期,北魏396年设置的冀州仅辖长乐、武邑、勃海三郡,与原来冀州刺史部的辖域相比已经缩水很多。整个南北朝时期,冀州辖域都较小。

冀州刺史部三大治所

时期

治所

时长

公元前8年——190年

邢台鄗城(柏乡)

约二百年

190年——221年

邯郸邺城(临漳)

约三十年

221年——618年

衡水信都(冀州)

约四百年

冀州治所的搬迁(汉——隋)

文章图片2

东汉冀州

东汉时期,冀州治所位于鄗城(今邢台柏乡固城店),下辖魏郡、巨鹿郡、常山国、赵国、中山国、河间国、清河国、渤海郡、安平国等九郡国。包括今河北省邢台、石家庄、邯郸三个地区的全部,衡水地区的大部,保定地区的西南部,沧州地区的一小部,河南省北端一小部。

州名:冀州刺史部

治所:鄗城/高邑(今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

辖郡:魏郡、巨鹿郡、常山国、赵国、中山国、河间国、清河国、渤海郡、安平国等九郡国。

文章图片3

东汉冀州九郡:

1、常山国

治所: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

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今邢台柏乡)、房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2、巨鹿郡

治所:廮陶(今河北邢台宁晋东陈附近)。

领15县:廮陶、杨氏、郧(去员加枭)县、下曲阳、南䜌[luán]、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

3、中山国

治所:卢奴(今河北定州)。

领13县:卢奴、安熹、汉昌、蠡吾、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

4、河间国

治所:乐成(今河北泊头千户屯附近)。

领11县:乐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东平舒、高阳、鄚县、文安、易县。

5、渤海郡

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

领8县:南皮、东光、重合、高城、阳信、修县、浮阳、章武。

6、清河国

治所:甘陵(今邢台清河)。

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鄃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7、安平国

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县)。

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阜城。

8、赵国

治所:邯郸(今河北邯郸)。

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9、魏郡

治所: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

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恩、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东汉历任冀州刺史(驻邢台柏乡)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鄗城登基,改鄗为高邑(即邢台柏乡固城店,非今高邑县),在东汉近二百年期间,史书和碑石可查到的曾在邢台柏乡固城店驻,任冀州牧、刺史的有28人:

1、庞萌——山阳人,更始政权时任冀州牧。

2、窦融——周公,扶风平陵人,建武十三年任冀州牧。

3、郅寿——字孝伯,汝南西平人,明帝时任。

4、应顺——字世叔,汝南南顿人,和帝时任。

5、阮况——和帝时任。

6、冯直——安帝时任。

7、左雄——南阳涅阳人,安帝时任。

8、苏章——字儒文,扶风平陵人,顺帝时任。

9、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顺帝时任。

10、郭旻——见载于 《右漢丹陽太守郭旻碑》。

11、朱穆——字公穆,南阳宛县人,桓帝永兴元年(153)任。

12、第五种——桓帝时任,以司徒掾清诏使冀州。

13、范滂——桓帝时任,以清诏史案察冀州。

14、蔡衍——字孟喜,汝南项县人,桓帝时任。

15、王纯——字伯敦,桓帝延熹四年(161)卒官。

16、杨弼——字颖伯,桓、灵之际任。

17、张方犍——武阳人,盖灵帝初任。

18、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灵帝时任。

19、王考——字文祖,东平寿张人,灵帝时任。

21、刘焉——字郡郎,江夏竟陵人,灵帝时任。

22、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灵帝时任。

23、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灵帝时任。

24、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人,灵帝时任。

25、李邵——灵帝时任。

26、巫捷——巫氏,冀州刺史。

27、王闳——(?-30),王莽叔父王谭之子,为琅邪名士,胸有谋略,有节操风骨。

28、韩馥——字文节,颍川人,献帝初平元年(190)任。

鄗城千秋——柏乡鄗城(高邑城)的历史

柏乡县位于邢台市北部、河北省中南部,地处上太行山东麓的冲积平原上,古槐河、泜水河流域,历史上东侧为古大陆泽西部边缘,南临尧山为屏障,素有槐阳福镇之称。今日的县境东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赵县、高邑县相连。柏乡县面积268平方公里。当前共辖3镇3乡121个自然村,人口18.3万,柏乡县是邢台市18个县市区之一,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称鄗邑,西汉设鄗县、柏乡侯国,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此称帝,隋代设柏乡县,是邢台市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汉牡丹之乡,史称“槐阳福镇”。

文章图片6

千年尧筑地、百里汉封侯

柏乡县素有“千年尧筑地、百里汉封侯”之称,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是人类重要的活动地域。柏乡小里遗址遗存面积约6万平米,文化遗存的年代距今约5700至6300年。柏乡县出土的商代古村落遗址距今约3500年,柏乡县出土的罕见的商代青玉琮是部落首领祭祀天地、通灵神鬼的重要法器,出土的6000年前的红陶埙对于揭示邢台地域6000年的音乐及乐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出土的精美的高古玉璧,其精美程度震撼世界,专业人士估价3000万元,刷新了2014嘉德拍卖上的高古玉价格。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甲骨文中的“鄗”

柏乡境内最早的城邑名字是“鄗”。鄗与高在认古代时相通,如同古代邢字与井字通用一样,“鄗”为专用地名,从邑部,此类字在地名专用中有很多,如鄗、邢、郑、邺等,都非常古老。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对鄗的卜辞记载:癸亥卜河其□宗于高。意思是说在癸亥日在“高”地的黄河边宗庙进行占卜。此处高即是鄗,也就是今柏乡鄗城遗址。与甲骨文相印证的,邢台柏乡县恰好出土了罕见的商代青玉琮,这正是商代部落首领祭祀天地、通灵神鬼的重要法器。

文章图片9

春秋鄗邑

“鄗”之名称,始见于春秋时期。据《左传》哀公四年(前490)记载:“齐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所记载的邢、任、栾、鄗都是当时重要的城邑,即今邢台、仁泽区、巨鹿、柏乡。鄗城遗址在今柏乡县固城店一带,当地的村民在此整理农田时,现还有高大的城墙断壁,残墙长约55米、高3米多,为夯土结构,在这个区域里不断发现有断矛、残剑及铜箭镞等兵器。

文章图片10

古之封禅,鄗上之黍

春秋时期,鄗城已是著名城邑。邢台一带自古盛产黍米,商代武丁王后出自邢台的妇妌便因擅长种黍出名,司马迁 《史记·封禅书》记载:“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这说明鄗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小有名气。缺了“鄗上之黍”的贡品,古代皇帝的“封禅盛典”都无法进行。

赵魏鄗城会盟

鄗城原为西周邢国的范围,春秋末期归晋国,后一度被中山国占领,等继承邢国全部地盘后的赵国变得强大后,又重新夺回了鄗城,赵武灵王时,中山国曾出兵想再次夺走鄗城,未能成功。

魏惠王十三年(前357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鄗城(今河北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会盟,以示两国友好,两人在此会盟,应是商讨解决中山国这个心腹大患之事。此时,赵成侯已经立邢台为赵国信都,颇具雄心壮志,已经非常关注北边中山国的威胁。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起点

甚至鄗城还是胡服骑射的起点。前332年,齐、魏共同伐赵,中山国趁机决槐水围鄗邑,迫使赵军龟缩在鄗城之中,直至齐、魏撤军,中山军队才离开这里。这次事件成为30余年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消灭中山国的导火索,赵武灵王说:“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对肥义说:“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文章图片11

鄗代之战,廉颇辉煌战绩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廉颇 在 鄗 打了一场 以少胜多 的硬仗 史称 鄗代之战!这也是廉颇老将军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燕国将领 栗腹自率主力40万攻鄗城(在今邢台柏乡)!廉颇帅十余万大军 同仇敌忾 大败燕军!

文章图片12

柏乡鄗城遗址东小京战国墓地出土的战国时期象牙天干地支筹

文章图片13

信陵君汤沐邑

信陵君窃符救赵 成功之后 作为报答和感谢,赵国把鄗城 赐给信陵君作为他的“汤沐邑”。《魏公子列传》记载: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辠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清初梁清标《汤沐邑怀古》诗:

信陵公子破强秦,汤沐邑存岁月新。

多少平原门下客,鄗中不识卖浆人。

刘秀登基、东汉开国

刘秀即位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后迁都洛阳,改鄗为高邑。《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于六宗,望于群神……”。刘秀在此恢复了汉室的统治地位,从此开创了东汉王朝二百年的基业。鄗城(柏乡)是刘秀的龙兴之地,柏乡固城店以南,尚有古碑留存。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曾拨专款重修柏乡千秋亭。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鄗城遗址——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柏乡县志》载,古鄗城规模庞大,建有内城和外城,内城基宽10米,高7米,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600米;外城城基厚13余米,高约7米,周长约8公里,呈正方形。城墙均系土筑,设有南、北、东三个城门,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南、北门有石桥可通。北门城楼上镶有“古鄗城”石匾额一块。在七七事变时尚存内城外城和四门遗址,古鄗城遗址仍依稀可见,刘秀在此留下不少遗迹和地名,民间流传着刘秀许多传说。

《柏乡县志》有清代大学士魏裔介绘制的《春秋战国古鄗城境图》,魏裔介绘制的该图非常清楚的标明了“鄗”的边境:南抵晋柏人,今唐山(隆尧);北抵晋栾氏,今栾城;东抵晋杨氏,今宁晋;西南抵晋临邑,今临城。

近年考古人员经过调查勘探,认为汉代鄗城城址分为东、西两城,面积为2000x2000平方米的中型城邑。战国城址为600x600平方米的中小型城邑。

文章图片18

柏乡县古鄗城北城门牌匾

文章图片19

邢台·柏乡县鄗南千秋亭遗址及古碑刻

文章图片20

槐阳八景之首——古鄗旧址

“古鄗旧址”历来为柏乡县的槐阳八景之首。

清朝柏乡籍名臣魏裔介诗曰:

世变扬尘沧海中,

浮云依旧塞寒空。

五城陌照萧王月,

汤沐邑余公子风。

救赵应推监者策,

摧薪独羡邓侯功。

乡园咫尺堪凭吊,

蓦见青山思不穷。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