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中央苏区形成:两次入闽3次战斗,红四军在闽西打得有多主动?

 青牛一生 2022-12-13 发布于福建

闽西是福建省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立得比较早的地区。地处福建省西部,西南与赣西毗连,南与粤东接壤,包括长汀、龙岩、上杭、永定、连城、武平、宁化、清流、归化(明溪)、宁洋、漳平、平和等县,总面积约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余万。

这一地区崇山峻岭、交通不便,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帝国主义和军阀地主的残酷剥削,这里民众的生活却日益贫穷。

1、红四军入闽前的闽西形势

大革命时期,邓子恢、郭滴人等,就在闽西进行革命活动,在永定、龙岩、上杭、平和、长汀等县,相继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和工会、学生会、农民协会等群众团体,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开展反苛捐杂税,实行“二五”减租,使革命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

图片

大革命失败后,闽西的革命运动遭受到摧残,闽西党虽遭受到一定的破坏,但党的组织基础,仍巧妙地保存了下来。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的发动和八七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闽西人民的革命斗争。1927年9月,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途中,经过闽西的长汀、上杭、永定、平和等地,闽西党组织和他们取得了联系。

在上杭,周恩来接见了闽西地方党的负责人,指示要把群众武装组织起来,举行武装暴起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同年冬,八七会议的文件传到闽西,尔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以及广州起义的消息也相继传来,极大地鼓舞了闽西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

闽西各县党组织进行了艰苦深入的活动,龙岩、永定、平和等县都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县委。

1927年12月上旬,在漳州召开闽南、闽北特委及各县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根据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策略,讨论了福建的政治形势,斗争任务,革命组织,宣传工作和领导武装起义等12个问题。

图片

会议通过的《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指出,党的任务是在农村中积极领导农民向起义的路上走,由抗租抗捐,一直到实行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夺取政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

1928年3月8日,平和县长乐乡在中共平和县委朱积垒(县委书记)等领导下爆发了农民攻占县城的武装起义;4月3日,龙岩后田人民在中共龙岩县委和郭滴人、邓子恢等领导下举行了武装起义;6月25日,上杭蛟洋农民在傅柏翠等领导下,为反抗军阀郭凤鸣的武装镇压,举行了武装起义;30日,由张鼎丞等领导的永定大起义,这是闽西地区时间较长,影响和规模较大的一次起义。

起义胜利后,在张鼎丞、邓子恢的领导下,在永定县溪南区各乡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解释苏维埃政权和土地革命的意义,并对起义的武装进行了整编,组成一个红军独立营,张鼎丞任营长,邓子恢任党代表,这是闽西最早的一支红军部队。

图片

1928年7月9日,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给上杭、永定、平和、龙岩4县委发出指示信。

信中指出:

“遵照中央指示,在斗争剧烈的区域,可设特别委员会。现在闽西一带已经到了革命工农与豪绅资产阶级短兵相接的时期,上杭、永定、平和、龙岩四个县委应即各派出代表二人,在永定成立闽西特委。”

据此,4县代表于7月15日在永定溪南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共闽西临时特委,郭慕亮任特委书记。同时成立了闽西起义委员会,统一领导闽西地区的武装斗争。会议还决定将闽西各县武装起义后的游击队、赤卫队,统一编为红军第五十五、第五十六、第五十七团。但这支部队不久在强敌的进攻下先后被打散,只留下少数武装坚持游击战争。

从1927年秋开始至1929年春,闽西地区的革命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共产党组织得到巩固和发展,建立了一部分红军队伍,并开辟了一块游击根据地,创建了溪南乡苏维埃政权,还实行了土地分配。

这些都为闽西人民以后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造,准备了良好的条件,为红四军入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红四军入闽第一战——长汀战斗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领导的红军第四军,为粉碎湖南、江西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和解决经济困难,出击赣南。2月10日,取得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接着乘胜占领宁都。尔后,红四军经黄陂、小布、君埠,于2月17日到达吉安的东固,同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胜利会师。红四军利用东固的有利环境,进行了一星期的休整。

图片

红四军在东固休整期间,前委得知井冈山阵地失守,红五军主力已向外线转移。这时,国民党江西军阀部队,为了阻止红四军以东固为依托发展游击战争,除以尾追红军之第七师第二十一旅(李文彬旅)向东固进击外,并将参予井冈山地区“会剿”的第十二师第三十五旅,由永新地区东调,企图配合第二十一旅进攻东固。

红四军前委在强敌迫近,原定“围魏救赵”计划已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决定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打圈子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2月25日,红四军离开东固,经藤田、东韶、广昌、石城于3月上旬进抵瑞金以北的壬田。

红四军主力转到东固时,正是蒋桂战争爆发前夕,桂系军阀公开树帜反蒋,同蒋介石争夺两湖地盘。湘、粤、赣三省军阀部队,各自奉命忙于新的混战,原担任进攻红军的部队,都纷纷后撤。当红四军主力到达壬田时,赣军第十二师三十五旅衔尾紧追,距红军后卫仅有一里。

此时,由于第三十五旅要去参加对桂系军阀作战,突然后撤,于是,红四军得以越过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于3月11日进到福建长汀西南的四都。驻长汀的福建省防军郭风鸣部闻讯后,以一个多团的兵力,沿大道向四都进攻。

红四军前委紧急召集团以上干部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全力迎击。13日上午,红四军以第二十八团为右翼,第三十一团为左翼,军部和直属部队居中,齐头挺进。部队在开进中于渔溪附近与敌遭遇,红军主力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在歼其一部后,乘胜追至长汀城南长岭寨山脚下之陂溪。

图片

在这里,红四军领导人进一步弄清了敌情,了解到郭凤鸣旅是一支由土匪改编的部队,官兵关系恶劣,士气消沉,战斗力不强。而且闽西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3个土著军阀之间,矛盾重重,各不相顾等情况,据此,作出了进攻长岭寨,消灭郭凤鸣部,解放汀州城的决策。

长岭寨,位于武夷山脉南段,距汀州城南15华里,是汀州城南的主要屏障。14日晨红四军主力分左右两路,向长岭寨发起攻击,特务营从左翼迂回敌后,切断敌人退路。经3个小时的战斗,全歼郭凤鸣旅3000多人,击毙郭凤鸣,并乘胜占领长汀城。

红四军到达长汀时,部队共3000余人,到长汀后又招补兵额300余人。并“没收十余家反动财产,罚得款子三万余元”,“向商人筹借军饷二万元(资本千元以下者不派),因此,军饷颇能补充”。此外,还赶制了4000套军服。

红四军在长汀进行了整编,将原来团的建制改为纵队:

原第二十八团改为第一纵队,林彪为纵队长,陈毅兼党代表;原军部直属特务营、独立营和第二十八团一部改为第二纵队,胡少海为纵队长,谭震林为党代表;原第三十一团改为第三纵队,伍中豪为纵队长,蔡协民为党代表。部队的气象焕然一新,士气振奋,显得更加威武雄壮。

图片

3月20日,毛泽东在汀州辛耕别墅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研究红四军的行动计划。决定红四军主力不再返回井冈山为中心的湘赣边革命根据地,而是利用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混战,利用即将到来的有利形势,在赣南、闽西20余县,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创造闽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3、红四军的再次入闽

1929年3月下旬,红四军在长汀接到从井冈山突围,转战至赣南安远的红五军的信,信中要求红四军到赣南会师。毛泽东等接到彭德怀的信后,考虑到因赣敌忙于军阀混战,后方兵力空虚,遂决定回师赣南。

红四军结束了在汀州17天的工作,全军离开汀州,于4月1日进抵江西瑞金,与红五军会师。4月8日,红军进占于都。11日,红四军前委在于都召开扩大会议,对当前的形势和行动方针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为了实行“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计划,决定红五军主力返回井冈山地区,恢复和发展湘赣边苏区;红四军主力和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四两团则在赣南的瑞金、于都、赣州(东乡)、兴国、宁都等县,实行近距离分兵,执行消灭反动地主武装,发动和组织群众的任务。

经过45天的分兵游击活动和群众工作,使赣南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

图片

1929年5月,蒋桂两派军阀在湖北、湖南地区的战争基本结束,江西敌军大部返回,随即以4个旅的兵力,分由赣州、泰和、抚州,向于都、兴国和宁都、瑞金推进,企图围歼红四军。这时,在广东,粤桂军阀之间又展开了混战。盘踞龙岩地区的敌人,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陈国辉部,和盘踞漳州地区的暂编第一师张贞部,大部已开赴广东潮汕地区,参加讨伐桂系军阀的混战,闽西敌军力量较前更为薄弱。

此时,中共闽西特委写信给红四军,要求红四军再次入闽,以推动闽西的革命斗争。

红四军前委根据原定在赣南游击一个时期,再赴闽西的行动方针,和当时赣南敌军集中,闽西空虚的情况,决定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并具体制定了汀州、上杭、连城、永定、龙岩、武平6县的游击计划,大力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

5月中旬,红四军由瑞金出发,经灌田、新泉、庙前等地,于5月22日进至龙岩以西之小池地区,在此前委与闽西特委取得了联系,了解了盘踞龙岩城陈国辉旅的情况。

为争取第二次入闽的首战告捷,前委对敌我双方各种情况作了周密的分析,具体制定了攻打龙岩的作战方案:

以第一、三纵队担任正面攻击龙岩城,以第二纵队从左翼迁回,切断敌人退路,以就地全歼敌人。

图片

23日拂晓,红四军向敌发起攻击,迅速歼灭敌人在龙门的前哨营后,乘胜猛追,第二纵队由左翼迂回,占领龙岩北山,第一、三纵队进攻龙岩西门。陈国辉在红军猛攻下,率部向漳州方向逃窜。上午9时,红四军占领龙岩县城,消灭敌军2个营的大部,活捉营长一人,连排长九人,士兵三百二十四人,打死敌方官兵九十余人;缴得水机关二挺,驳壳二十三支,步枪五百四十九支,步枪子弹三十五担,迫击炮弹九担。

4、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

红四军为了与闽西特委领导的地方武装取得联系,了解江西敌军李文彬部在占领长汀后的动向,当日下午撤离龙岩县城,攻占永定坎市,并于26日攻占永定县城。永定是闽西特委坚持多年的游击地区,有党领导的红军第五十九团地方武装,红四军到达永定后,立即召开群众大会,成立永定县革命委员会,由张鼎丞任主席。

尾追红四军的江西敌军李文彬旅,见红军远去,遂半途折回长汀。跟随李旅的军阀卢新铭部钟铭清团,见李部折回,也不敢前进,转往上杭白砂。

红四军得悉江西敌军活动情况和陈国辉部返回龙岩的消息后,决定第二次回攻龙岩,陈国辉闻讯逃跑,6月3日,红四军第二次占领龙岩,成立龙岩县革命委员会,由邓子恢任主席。

此时,红四军前委得知陈国辉旅主力已从粤东撤回福建,钟铭清团回驻白砂。前委为引诱陈旅回龙岩,决定主动撤出龙岩城,袭击白砂。

图片

6月7日,红四军集中3个纵队,连同闽西地方武装,以优势兵力分3路袭击白砂敌人,迅速地解决了战斗,歼敌一个团。白砂战斗胜利结束后,前委决定集中全部兵力,围攻龙岩城,歼灭陈国辉部。6月19日,红四军一、三纵队和二纵队分别向龙岩西门和北门挺进,向敌发起猛攻,至下午2时许,战斗胜利结束。

此次战斗,除陈国辉化装士兵逃跑外,全歼陈国辉部3000余人,取得了第二次入闽以后的重大胜利。

在红四军攻打龙岩期间,闽西正式建立了第一支主力红军。

1929年6月,当红四军第二次攻占龙岩转向上杭出击时,红四军前委决定将组织基础较好、战斗力较强的闽西红军第五十九团,连南13乡农民起义武装、长汀县赤卫队和1928年龙岩、永定地方武装起义后成立的红军游击队,合编组成红四军第四纵队。由谭震林任中共红四军第四纵队委员会书记兼四纵队政治部主任,傅柏翠任纵队司令员(后为胡少海),李力一任纵队党代表(后为张鼎丞),罗瑞卿任参谋长(后为游瑞轩)。

下辖两个支队:以红军第五十九团、长汀县赤卫队和连南13乡农民武装,编成第四纵队第七支队,支队长张鼎丞、党代表赖连璋。在红四军三占龙岩后,将永定的湖雷、溪南、虎岗、下溪和龙岩、上杭东五区的红军游击队,组编成红四军第四纵队第八支队。

此时,第四纵队近1000人,其中第七支队下辖3个大队和1个特务大队,共470余人,200多支枪,机关枪1挺,迫击炮1门;第八支队,下辖3个大队,近400人,200支枪,机关枪Ⅰ挺,迫击炮2门。

图片

红四军第三次进占龙岩歼灭陈国辉旅后,闽西境内已无大股军阀部队,这正是“分兵以发动群众”的好时机。红四军前委立即制定了在闽西各县分兵游击的计划。

第一纵队在坎市、稔田、合溪、兰溪、太拔、庐丰、安乡、回龙、官庄、才溪等广大乡村发动农民;第二纵队在龙岩的雁石,向连城的姑田、新泉发展;第三纵队在龙岩城关;第四纵队在上杭的白砂,旧县等地。

5、上杭战斗

“七月分兵"进一步扫清了闽西境内的零星反动武装,促使各县红色乡村连成一片。“形势是岩杭永三县打成一片,龙岩之中南西三方(六坊、东山、马坑、白土、黄坑、湖邦、大小池、铁石洋、平林社、陈陂西山),上杭东西北三路(胜远、古田、白砂及西路各区),永定之溪南里(只下溪南一小角尚为反动势力所霸据),中金丰、下丰田、太平里(只大排坎市不是),胜运里之下南区,畲心、南阳一带,这些地方现在都是赤色区域(有革委会或苏维埃政权及赤卫队组织)。”

7月下旬,各路敌军已逼近闽西。29日,前委在上杭古田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有人主张集中兵力在闽西奋斗,有人主张打出去,结果前委以为在闽西是没有多大办法的,遂决定打出去。“

图片

具体布署:

第四纵队留守闽西,坚持游击战争,保卫苏区;前委与军部率领第一、二、三纵队向闽中出击,牵制敌进攻闽西苏区,以粉碎敌人“会剿”。

30日,前委令在上杭回龙的第一纵队,在龙岩龙门的第三纵队和在连城姑田的第二纵队,星夜赶往龙岩白砂集中。

8月2日,第一纵队因汀江水涨,渡河困难,仍未赶到。前委和军部遂率领第二、三纵队离开白砂,“仓卒开往闽中。”于是,便形成了第二、三纵队出击闽中,第一、四纵队留在闽西的反“会剿”局面。

8月4日红四军第二、三纵队进占宁洋县城,8日攻占漳平。

随后即向闽中的大田、德化前进,计划渡过乌龙江到赣浙皖边界游击。8月18日,红四军前委将这一计划,写信通报给闽西特委。特委见信后,认为,闽中地势险阻,不便防守,兼之难走,又缺乏党和群众工作的基础。如果渡过乌龙江,敌军消息灵通,运输便利,更有受大军包围的危险。遂“去函提议前委再调四军回闽西”。

图片

8月底,朱德率第二、三纵队从闽中返闽西,29日,于溪南歼敌近一个团,30日,于漳平再歼敌一个营,占领漳平,并乘胜占领永福。驻龙岩之敌张贞师的一个旅闻讯逃向闽南。9月6日,红四军占领龙岩。

在第二、三纵队出击闽中期间,第一、四纵队在闽西特委领导下,和广大群众武装一起,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运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四面八方袭扰敌人和集中兵力歼灭分散的小股敌人,迫使粤军只能退守永定、雷湖,彰军退守长汀、连城。

从而,不仅没有因敌军三省“会剿”受到损失,而且胜利地保护了农民分田后的第一次秋收,进一步巩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9月上旬,红四军4个纵队在上杭白砂胜利会合。至此,粤军和赣军各自退回本省,闽粤赣三省“会剿”宣告失败。

红四军各纵队在白砂会合后,前委决定乘敌三省“会剿”瓦解的有利时机,攻打上杭。上杭城三面临汀江,城墙坚固,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为闽西军阀卢新铭旅长年盘踞,有近2000人固守。红四军在朱德指挥下,根据上杭敌情,决定以第三纵队主攻东门,第二纵队的第五支队首先偷袭西门,第四支队攻击北门。

9月20日,红四军参战部队乘夜进入阵地,发起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翌日凌晨攻占上杭县城,全歼守敌,缴枪千余支,卢新铭仅带少数人突围逃走。

图片

上杭战斗结束后,红四军部队迅速得到扩大,除第四纵队外,其余3个纵队都由原两个支队扩编为3个支队,全军近7000人。接着,红军又攻占了武平县城。战后,红四军各纵队在武平、上杭境内分兵发动群众,并准备应付敌人新的“会剿”。闽西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到1929年11月,闽西革命根据地在闽西6县之间,纵横数百里的赤色区域内,几十万工农群众已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工农武装得到发展壮大,共产党和其它各组织有了新的发展,根据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龙岩、上杭、永定、连城、长汀、武平6县为基础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