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易感:你的身边也有情绪传染源吗?

 愚然楼 2022-12-14 发布于湖南
然而,当我们忙于关心他人的情绪状态时,却可能忽略了我们自己在这些社交互动中的情绪反应。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情绪具有高度传染性,如果受到了严重的情绪污染而没能及时发觉,后果也许会是致命的。

图片


已有证据表明,人们有一种无意识地、自动地模仿他人情绪表达的倾向,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仅仅是在社交互动中的接触到了某种情绪,人们便会产生同样的情绪

研究者们发现,对皱眉、微笑或其他情感表达的模仿会刺激我们大脑的相应脑区,使得大脑将这些表情解读为我们自己的感受。简而言之,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天生就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

这种个体或群体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绪诱导而影响另一个人或群体的情绪和情感行为的过程被称为情绪传染(Emotional Contagion, EC)。尽管一项又一项的研究已经证明了EC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团队与商业关系等——有十分强大的影响力,但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如何受到他人情绪状态的影响的。

图片



情绪传染的积极面

情绪会传染——这听上去并不像是什么好事。然而,当被“传染”的是快乐或感动等情绪时,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已有研究发现,当个体从他人那里“感染”了积极情绪时,便更有可能被对方和自己知觉为更有合作精神、更有能力的人。

换句话说,与快乐的人在一起时,我们会感觉更快乐、更有活力,并且更放松。

一些研究甚至表明,间接的关系,比如那些通过社交网络建立的关系,也会影响我们的快乐水平。研究人员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和詹姆斯·福勒发现,快乐会像病毒一样通过社交网络传播(Fowler & Christakis, 2008)。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被那些从未谋面的人的快乐所感染,反之亦然。

图片


克里斯塔基斯和福勒解释说:“一个人的快乐与他们朋友的快乐、朋友的朋友的快乐、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快乐相关——也即个体的快乐水平可能受到那些远在他们实际社交圈子之外的人影响。”

两位研究者还发现,快乐的人往往处于他们社交网络的中心,当他们和其他快乐的人在一起时,快乐就会成倍地发散开来。具体而言,个体每多一个快乐的朋友,快乐的可能性就会增加9%。


情绪传染的消极面

当然,情绪传染也可能反向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能量,尤其当这种传染发生在亲密关系中时。因为婚姻关系、伴侣关系、家庭关系、甚至是知己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深层的情感联结之上的,所以我们生活中其他人(孩子、父母、伴侣、挚友)的任何悲伤、恐惧或担忧都会对我们的整体情绪和人生观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图片

研究发现,一个家庭成员的抑郁可以影响整个家庭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父母之一患有抑郁症,那么他们的孩子与同龄人相比,也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其他情绪,比如焦虑和恐惧,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然而,负向的情感传染的影响并非仅限于我们的亲密关系,工作环境中的消极情绪同样会影响我们整体的情绪健康(详见:明明是人间毒药,却成了人生赢家?)。

不仅如此,在当下的互联时代,网络社区中的消极氛围也可能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有研究发现长时间的暴露于媒体负面报道中可能使儿童、有过创伤经历的个体产生类似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典型症状(BPS, 2015)。

正如二手烟会对不吸烟者的健康产生同样甚至更严重的危害一样,二手消极情绪也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持久而显著的影响。消极情绪的不断冲刷,最终会为我们造成巨大的二手压力,而且它对身心的影响和我们在直接面对一手压力时是相同的。

图片


比如,有研究者发现,长期与创伤受害者接触的工作人员经常会出现严重的身体和情绪症状,如肌肉紧张、疲劳、精力不足、失眠和抑郁。此外,科罗拉多大学对婴儿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父母承受着严重压力的孩子患上哮喘和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其他一些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等,也与二手压力有关。


个体的情绪易感性

根据哈特菲尔德、卡奇奥波和拉普森的研究,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情绪易感。他们发现,最容易被他人的情绪感染的人往往是那些对他人情绪很关注和敏感、把相互关系看得比独特性更重要的人,以及那些情绪体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反馈的人Hatfield, Hatfield, Cacioppo, & Rapson1994)

研究者威廉·多尔蒂发现,个体的易感性与情感倾向(Affect Orientation)、情绪性(Emotionality)、对他人的敏感性(Sensitivity to Others),以及自尊(Self-esteem)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并且与同理心的情感而非认知方面的关系要更为密切。他还发现,内向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积极情绪的影响,而“那些更投入于外部社会现实的人则更容易受到他人消极情绪的影响”(Doherty, 1998)。

哈特菲尔德还认为,女性往往更容易吸收周围人的压力和消极情绪,因为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倾向于关注周围人的情感需求,并且更可能有较为强烈的想要取悦他人的愿望。而研究也证实,在某些情况下,女性的确更情绪易感,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

图片

(后台回复“情绪易感”可获取《情绪易感量表》)


我们能做些什么?

尽量避免与负能量的人接触,多与积极向上的人待在一块儿——听起来很容易,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

首先,负面情绪比正面情绪的传染性要大得多,研究者认为这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反应——对他人的负面情绪(痛苦、恐惧和厌恶)的理解能力直接与个体生存概率有关。那些能感知他人痛苦、恐惧和厌恶的人比那些不敏感的人更有可能存活下来(详见:为什么我总这样 | 祖传焦虑了解下吗~)。

尽管如今我们不必再忧心下一刻是否会成为某只剑齿虎的晚餐,但为了能与他人和平相处,并识别我们所处的情感环境,我们仍然需要某种程度的情感仿效和同步技能。比如,在一个危险情境中,或一场冲突里,甚至是一场体育比赛中,迅速吸收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是大有用处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调节这些本能,使它们不至于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图片


我们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是留心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感受,以及和不同的人或群体在一起时的感受。识别出那些经常让自己感到沮丧、压抑或愤怒、耗竭的人或群体。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时刻关注自己的心境变化。

这里说的变化不是那些偶尔的坏心情,也不是由偶尔的压力事件带来的坏情绪,而是长期表现出一致性的心境变化模式。这是识别情绪传染点的关键。

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早上刚开始工作时心情很好,但这种情绪很快崩解并转化为了沮丧或愤怒,这就可能表明你工作环境中的某人或一群人可能在传播消极情绪。同样地,如果你发现自己每次回父母家时紧张不安,这也是一个线索。

然而,意识到这一点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因为这些情境和其他许多情境可能都是我们无法轻易从生活中移除的。这时我们便有必要学习如何绕过它们或者改变它们。

下面是一些建议:

1.尽可能和那些向你传播负能量的人或(网络)社群保持距离。如果你不能完全把自己从该情境中剥离出来,确保自己有足够的“中场休息时间(happy break)'去做一些能让自己恢复能量的事情。

图片

2.照顾好自己。就像普通感冒或其他疾病一样,在你疲惫、虚弱或饥饿的时候,你就更容易感染别人的负面情绪。确保自己有充沛的睡眠、三餐规律、锻炼身体,确保每日有足够的光照时间(秋冬时节尤其应该注意)。运动和阳光会促天然的情绪提升剂——内啡肽的释放,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情绪免疫力。

3.和那些让你感到沮丧、紧张或愤怒的人聊谈一谈。有时候,仅仅是简单地向消极的人点出他们的行为或者他们带给你的感觉,就可能为他们赋予做出改变的动力。但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指责(“你真是个扫兴鬼”“每次看见你我就来气”“你简直跟个祥林嫂似的”)。

试着用以“我”开头的句子来表达你的观点(“当我在你身边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感到很紧张,我有时会想,这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近来有很大压力,而我也接收到了这份压力”)。

总的来说,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所思所感,但是可以完全可以尝试调控自己对他人的情绪反应。虽然我们可能天生就有自发效仿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行为的倾向(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语调语速等),但通过意识到这种倾向,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在不良的社会互动之后对那些随之而来的负能量和消极情绪进行“排毒”

进阶阅读:
1.艾利斯. (2015).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郭建, 叶建国, 郭本禹 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2015, May 6). Viewing violent news on social media can cause trauma. ScienceDaily

3.Doherty, R. W. (1998). Emotional Contagion and Social Judg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2(3), 187-209.

4.Fowler, J. H, Christakis, N. A. (2008). Dynamic spread of happiness in a large social network: Longitudinal analysis over 20 year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37 :a2338.

5.Hatfield, E., Hatfield, C., Cacioppo, T. J., Rapson, R. L. (1994). Emotional Contag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本文简体中文版由鹿鸣心理首发~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欢迎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