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亮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策略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14 发布于湖北

此文发《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7.3.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策略研究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实验初级中学        韩亮      邮编:444324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等的综合体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从初中英语的基础知识、方法技能、文化认知、情感道德、价值审美这五个方面去落实,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中学英语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当前,“核心素养”一词正高频率地出现在各种教学专题研讨会、教育专家交流会上,迅速成为教育界的又一个热词。那么,英语核心素养具体指的又是什么呢?素养,首先应当建立在能力之上,它需要学生掌握最基础的英语知识与能力;其次,在认知的基础上,延伸出基于个人理解与判断趋向的一种审美与观点;最后,深化并升华为一个大方向,即宏观角度上的态度。因此,基于初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教学,教师应当从基础知识、方法技能、文化认知、情感道德、价值审美这五个方面来开展教学活动。

一、基础知识——以教材为核心

基础知识是学生英语素养的最根本所在。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首先应当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而这就需要以教材为核心。以牛津初中英语为例,每一个单元的前半部分都设置了三个基础模块,分别是“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Grammar”,它们分别从单元主题、情境对话、词汇学习、语法学习来展开整个单元的学习。因此,学生要掌握的内容是:文化主题、口语交际、单词词组、句式表达、语言语法,教师应对此逐一开展教学。比如,牛津初中英语7A第一单元This is me!,学生要掌握:用英语和别人打招呼、用英语介绍自己、学习描述人的方式、用英语介绍自己或他人、name是可数名词、名字与姓氏的英语表达方式、词组“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be good at”“over there”,自我介绍的句型、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固定词组be born、一般现在时的含义、一般现在时中谓语动词的形式等内容。这些零散又细碎的知识点分布于教材的方方面面,教师要逐一挑出来为学生讲解,然后帮助学生整合并完成整个单元的最后模块Task,用英语短文进行自我介绍。因此,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核心素养中的基础知识时,教师要紧紧以教材为核心。为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认真参考教学要求和大纲,梳理出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模块中的知识点。

二、方法技能——以解题为手段

方法技能是指学生在接触英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实践英语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模式和方式方法,更直白地讲,方法技能是指学生在以教材为核心的学习基础上,掌握诸多英语知识后,如何将其合理地应用。这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解题”来强化训练学生了。从牛津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来看,基本语法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副词(比较级、最高级)、冠词、动词(情态动词)、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这些知识点都会在学生的日常练习题及考试卷中以各种题型出现,而是否采用了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就成为学生解题效率高低的关键。比如英文写作,学生是否懂得通过灵活转变句型可使文章不局限于单一简单的陈述句上。比如阅读理解,学生是否懂得通过抓住关键词来快速地捕捉到阅读文章的主题思想等,这些都是学生英语方法技能的表现。

三、文化认知——以宣讲为方式

文化认知是指英语核心素养中对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文化的一种认识与了解,这属于渗透于教材内容选择之中的“软技能”,因此,教师要以宣讲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住”这个领域里,牛津初中英语中的7A Unit 5 Going Shopping、7B Unit 1 Dream Homes、7B Unit 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这几个单元分别从西方国家的街区环境、城市设施、购物环境、商店名称、城市变化、房间名称与功能、家具名称等来说明“居住”这个话题,如在讲到街区的表达方式时,我们习惯由大到小地按照省份→城市→区域→街道→门牌号这种方式来表达,而西方国家则习惯由小到大地按照门牌号→街道→区域→城市→州名/省会这种方式来表达,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常常通过文章中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教师要将它们点出来,以宣讲方式对学生进行普及教育。比如“旅游”这个话题,牛津初中英语中的8A Unit 3 A Day Out、8B Unit 2 Travelling、9B Unit 3 Asia,这几个单元分别介绍了西方国家名称、首都、重要景点、旅游相关活动、世界公园、主题公园等,这些都是丰富学生外国文化认知、开拓眼界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同理论推、同题延伸等方式给学生介绍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情感道德——以情境为背景

情感道德是指英语核心素养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等意识流层面的一种感情,比如认同、赞同、接受、否定、抵制、反对、中立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情感道德时可以以情境为背景来设定。以牛津初中英语9A第三单元Teenage problems为例,这个单元介绍了青少年中比较普遍且容易出现的问题,在Reading里讲到:主人公Millie抱怨每天都要完成非常多的家庭作业,希望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能够投放于自己的爱好上;另一位主人公Simon是一个足球的狂热分子,每天都会在足球上花费大量时间,他目前对自己的这种热爱产生了一点怀疑与犹豫。很显然,这两位主人公的做法都是比较“极端”的,一个过度学习,一个过度娱乐,他们没有平衡好学习与放松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邀请不同的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分别扮演两位主人公及其父母,还有专家,就这两种情况分别从中式教育与西式教育的两种不同理念来讨论。如果是中式教育,教育家会提出什么建议;如果是西式教育,教育家会提出什么建议,等等。情感道德是一种比较“虚”的东西,教师要触碰到学生的心理,从而进行正确地引导与点拨,而不是僵化教条式的教育。因此,以情境为背景的情感道德教育是比较合理的做法。

五、价值审美——以话题为探究

价值审美与情感道德一样,同属于英语核心素养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等意识层面的一种感情,它与情感道德对比起来,更多了一些自己的价值判断,比如认同的原因是审美,反对的理由又是审美,等等,它不是让学生单纯地表达态度,而是让学生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想法,因此,教师要以话题探究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与引导。以牛津初中英语8A第二单元Travelling为例,这个单元讲的是“旅游”这一话题。我们所知道的现状是:中国人出游一般都会在法定节假日时,因此在特定节假日里,各种景区总是人满为患。西方人出游时间则不固定,类似于中国人的这种情况较少。再者,中国人出游多是拍照并发朋友圈,西方人则强调出游时与亲人、朋友的相聚感,等等。在这个话题下,中西方有很多不同,教师可以抛出各种话题让学生讨论,并在讨论中关注中西方的差异,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对“旅游”的看法。当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就是价值审美的一个积累与培养过程,学生不再停留在“听说”,而是朝着“我认为”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价值审美的培养,并不是虚无空泛的,它体现在具体的事件和话题之中,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来“抛砖引玉”。

如果给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一个大方向的说辞,那就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它贯穿并表现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行为的一种意识指导与责任趋向。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从初中英语的基础知识、方法技能、文化认知、情感道德、价值审美这五个方面加强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让其内心受到触动与熏陶,从而在促进学生心智成熟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初中英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