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年妇女不懂的年少朦胧

 程小鱼719 2022-12-14 发布于浙江
最近出现书荒,在书架上到处找书看。找来找去,发现家里小说类的小部头书籍,竟然大部分都是日本文学。
这才想起,书都是青蛙买的。他似乎是比较偏爱日本文学的。

日本文学我看得很少,相比而言,我更喜欢看日本的电视剧,喜欢看宫崎骏系列的,喜欢看《圣斗士星矢》《足球小子》和《海贼王》,还有日本的音乐。这些在我看来,都有个共同点,积极向上且乐观,说糙一点,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在最绝望的时候都充满着希望和战斗力。

而日本文学好像是另外一个极端,高深难解,色调灰暗,场景偏悲凉,往往结局带有无限的唏嘘和淡淡的遗憾。大概是我读的书比较少才有此带有偏见的看法吧。完整阅读过的就是《解忧杂货铺》了,虽然有苦难,但是总体还是温馨的。学生时代很流行的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我是看一段就弃书。看不下去。
可能也和我辣妹子性格有关。总觉得小说里,日本人说话有种故作神秘的感觉,朦朦胧胧的,总不干脆,要么就是带有伏笔或者陷阱,要看到后面才知道“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我就没那个耐心去揣测。

其实喜欢看的那些动画片,也有这样的设定,都成了一个套路,特定音乐一响起,就意味着主角要奋起反攻了。

于是拿了一本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集,先是在目录上挑了最有名的标签是经典纯爱小说——《伊豆的舞女》,短小精悍啊,在这本书里不过27页的篇幅。因为此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是经典,我立马脑子里浮现出山口百惠俏皮天真的样子。

原著是第一次看。大概20分钟不到,读完。以为自己弄错了,不够仔细,遗漏了些重要情节,耐着性子再看了一遍。依然体会不到精髓。这篇是经典肯定有经典的道理的,我读不出来,应该是我的问题。

但是这本短篇小说集里的其他故事我却读得津津有味。比如《参加葬礼的名人》,一个年轻人,从小就参加自己至亲亲人的葬礼,到大了还几次被邀请参加外部亲人的亲人的葬礼,只因他对葬礼的流程以及该用何种表情的熟稔,有葬礼该有的样子,得了旁人的肯定。颇得我心。用淡淡的文字,写出了无限唏嘘,可也有人性的温暖。因为至亲一一去世,年少的主角,轮流寄居于两户亲戚家,从一家到另一家,亲戚对他的招呼都是“你回来了”,而不是“你来了”。一字之差,潸然泪下。

我问青蛙:你是不是很喜欢日本文学?
青蛙:还好,一般吧。
我:那你家里买这么多日本的小说?
青蛙:那是怀念,怀念过去。
我:啊?
青蛙:你初中高中的时候不看村上春树吗?不看川端康成吗?
我:不看啊,日本人的书我看得少。你怎么能看这么多?
青蛙:没得选啊,那时候书店就推这些畅销书。
我回想了下,初高中看琼瑶看金庸啊。
青蛙:那我也看武侠的。对了,我还看海明威的。
他跑去书房翻出了两本海明威的书,一看就是有些年代的书,包装风格还真的是我们那时候的风格,纯黄色的封面,什么什么经典,内里字号小,有股旧书特有的味道。
我:我没看过他的书。
青蛙:那你看看。

聊了这么几句,发现跑题了,我是找他释疑的啊。
我:我是想问那啥,《伊豆的舞女》哪里好。
青蛙无奈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是男人,你不懂。
转而说起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结婚的事。

我真的不懂吗?妥妥的中年妇女,只懂柴米油盐酱醋茶了。年少时错过的就真的错过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