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的一首诗,句句至理,道尽夫妻之情,让人不得不叹服

 绿窗花影 2023-06-12 发布于浙江

文/绿窗花影

她不仅长得美,而且富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如此才貌双全,然而情路坎坷。

天生丽质难自弃,何况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被称为“风情女子”。在唐朝,她的盛名远扬。与当时的许多才子皆有来往。

她的芳名李冶,字季兰。被列为“四大女诗人”之一,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齐名。

她的一首诗,卓尔不群,最后六个字很著名,至今仍在流传——“至亲至疏夫妻”。

她出生于江南水乡。吴侬软语,长得粉雕玉琢,她从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子。

暮春时节,风和日丽。蔷薇在院子一隅,散发着幽香。

季兰也就五六岁,小小蒙童而已。父亲抱着她赏花,顺手指着蔷薇,笑着问女儿,你会作诗吗?

季兰闪着灵动的双眸,调皮地说:父亲大人,你可听好了,我这就开始。于是她脱口而出,当即赋诗一首《句》: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

父亲听得相当仔细,一句“未架却”令他心里不悦。不就是“未嫁却”吗?还“心绪乱纵横”?真的有伤风化。这还了得?

季兰依然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可是,她往后的不幸命运,就此埋下了伏笔。

等到十一岁那年,父亲就把她送往玉真观。

晨钟暮鼓,青灯黄卷,道观里的生涯,是寂寞清苦的。季兰潜心学习,闲时练琴,沉醉于诗书。

随着时光流逝,带发修行的季兰,越发出落得妩媚动人,身材窈窕,曼妙无比。

她的诗才与美貌,不胫而走。慕名而来的才子纷纷纭纭。那时,比起深闺里的千金小姐,女道士相对自由许多,与异性接触的机会也更多。

隐居于剡溪,镜湖之畔的朱放,风流儒雅,他常在水边垂钓,山中砍柴,但他神情闲散,气质非凡。

或许是命中注定。正值妙龄的季兰,自从与朱放不期而遇,情窦初开的季兰,就坠入了爱河。

郞情妾意,你侬我侬。朱放也正好孤独无伴。于是互寄诗书,传情达意,一来二往,两人越发情浓爱深,如胶似漆,不可收拾。

朱放最终没能与李季兰长相厮守,朝朝暮暮。他要到江西做官去,飞黄腾达比起小情小爱,或许更重要。季兰拴不住情郎的心。

爱未尽,情未断,生离死别的惆怅挥之不散。即使从此远走高飞,仍不忘赠诗《别李季兰》: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

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惹得季兰更加伤感。相思绵绵不绝。从此,为伊消得人憔悴。李季兰望断天涯路,也盼不到情郎的归期。她泪湿纸笺,写了一首《寄朱放》: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

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有爱必有伤,爱越深,伤越重。李季兰情难自遣,又写下一首《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才女李季兰的世界里,怎么可以少了爱情呢?毕竟她那么年轻,那么漂亮,又那么多情。

一代茶圣陆羽,对失恋中的季兰比较照顾,可能是同情多于爱情吧。彼此感恩相遇,相知,相爱,惺惺相惜,至于结果如何?大概他们自己也做不了主。

陆羽,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季兰的天空,最终还是爱而无果。

诗僧皎然,才华横溢,气度不凡。李季兰对他很动心。曾写诗试探,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皎然以一诗回赠《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诗写得含蓄,但是态度明确。不知季兰是否洒脱地一笑而过?

后来,不知又度过了几番情劫?才女李季兰有一天豁然顿悟。她写下了千古名篇《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前面三句,从大处着眼,比较宏观,对比强烈,似乎一直在做铺垫,为了烘托出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

过尽千帆的才女李季兰,终于释然。她一生未嫁,却也尝遍情爱滋味。甘苦自知。进不进入婚姻,都一样。

所谓夫妻一场。修得好,就是神仙眷侣。修得不好,就是怨偶。修得不好不坏,就是凑和着过。修得最不堪的,就是分道扬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