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板桥三娘子

 北三坡 2022-12-14 发布于安徽

板桥三娘子

唐代汴州西边有个板桥店,店主是个漂亮的寡妇,人称三娘子。三娘子以卖饭为业,家中却非常富裕,还养着很多驴。

往来的车辆,有牲口不能继续拉车赶路的,三娘子就将驴便宜卖给他们。人们都说她心善,客商们也愿意到她店里投宿。

元和年间,客商赵季要去洛阳做生意,住在三娘子店里。在他之前已有六七个客人住下,赵季住在最后一间客房,紧挨着三娘子的房间。

夜里,三娘子送来酒与客人开怀畅饮,赵季从不饮酒,但也同大伙一起说笑。

二更天时,客人们喝得醉醺醺的,各自回房就寝。赵季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听到隔壁房间有动静,好像在搬什么东西。

隔壁的烛火还亮着,赵季从缝隙中一看,三娘子正从箱子里拿出一副农具,一头木牛和一个木偶人,都有六七寸大小。

三娘子将它们放在灶前,用水一喷,木牛和小木人竟然动了起来,小木人牵起木牛套上犁,就在床前的一小块地上耕田。

耕好后,三娘子拿出一包荞麦种子交给小木人。种子撒入田中,很快就发芽开花成熟了,接着小木人又收割脱粒,共收获了七八升荞麦。

三娘子将这些木头收进箱子,又把荞麦碾成面粉,做了很多烧饼。

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三娘子把烧饼放在桌子上,请客人们吃。赵季不敢吃,找了个借口匆忙告辞。

他藏在附近偷偷观察,那些客人正吃着烧饼,忽然间一个个跌倒在地,发出驴子般的叫声,眨眼间这些人都变成了驴。

三娘子把驴赶到后院,又将客人的财物收走。赵季不敢告诉别人,却很羡慕三娘子的法术。

一个多月后,赵季从洛阳回来,他预先做了几个荞麦烧饼,大小和三娘子做的一样。随后赵季到三娘子处投宿这天晚上没有其他客人,三娘子招待得更加殷勤周到。

夜深了,三娘子问他明天怎么安排,赵季说:“我明天一早就走,随便准备点吃的就行。”

半夜赵季又去偷看,三娘子果然在种荞麦。天亮时,三娘子已准备好荞麦烧饼。

趁三娘子没注意,赵季快速拿出自己的烧饼换了其中一个,并对三娘子说:“我刚好也有烧饼,你的烧饼留着招待别的客人吧。”说着就拿出自己的烧饼吃起来。

三娘子就把烧饼撤了下去,又端来茶水。赵季把换来的那个烧饼递了上去,说:“你尝尝我的烧饼。”

三娘子没看出异常,接过烧饼刚咬了一口,就趴在地上发出驴叫,立刻变成一头很健壮的驴。

赵季赶紧跑到三娘子的房中,把那些木人木牛都装起来,然后骑着这条驴走了。

后来他试了好几次,都没办法驱动这些木头。他便骑着这头驴周游各地,驴每天都能走一百多里地。

四年后,赵季骑着驴入关,行至到华岳庙附近,一位老人突然走上前拍手大笑:“板桥三娘子,你怎么弄成这副模样?

然后又对赵季说:“她虽然有过错,不过你对她也够狠的了,从现在起就把她放了吧。”

老人说罢,就把驴的嘴掰开,三娘子从驴皮里跳出来,恢复了原身。她向老人道谢后就走了,不知去向。

故事改编自《河东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