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迁徙及支派繁衍  曹正刚

 曹国书馆 2022-12-14 发布于广西

  第六章、姓氏迁徙及支派繁衍

迁徙流布,支派繁衍,是中华姓氏发展演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寻觅姓氏渊源和发展脉络的基本线索。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早在远古时期就有“炎黄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等不同的姓氏集团分布于中华大地。

在数干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官方的强制措施、改朝换代的战乱影响和做官出仕、留守戍边、避仇谋生等种种原因,大的姓氏集团不断分化、繁衍,不同姓氏的家族不断流播迁徒。

特别是一些权势显赫、人口众多的高门望族,根深叶茂,枝叶遍布,落地生根,分支衍派,既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家族自身的发展。改朝换代,江山易姓,封建割据,军阀混战,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社会现象。

由此引发的战争浩劫,往往使广大民众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而新一代的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地位,医治战争创伤,往往采取强制性的大规模移民。因而改朝换代,江山易主往往成为姓氏迁移的主要动因。

如秦灭六国之后的“山东迁虏”、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末的“安史之乱”和宋室南渡,都是造成大规模移民的社会根源。

姓氏迁徙的原因从姓氏播衍迁徙这一个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迁徙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我国许多姓氏,是以中原为其中心地带,向四周播衍迁徙,中原这一地带,包括今河南全省、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部分地区。姓氏发展的这一特点,正是由姓氏起源决定的。


历史上,我国很多姓氏,正是起源于这一个地区。

据有关资料考证;仅河南起源的姓氏就占中华姓氏将近1/5左右。

其二,在历代的士族迁徙的过程中,次数最多、人口最众、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南迁。换言之,今日我国南方各地的姓氏,多是由北方士族大举南迁所为。

北方士族大举南迁,既有地理环境原因,还有历史等诸多原因。而直接导致大举南迁,恐怕缘于北方诸多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就姓氏迁徙的本身而言,可归结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1、国家强制性的移民。历朝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所统辖地区的经济发屐,或消除各地的反叛势力,维护当朝的统治,强制性地组织移民,尤其早期朝代最为突出。

见于史料记载的事例也很多,像战国时期在秦灭巴蜀以后,便在那里设置蜀郡,强迁关中民众万户到蜀郡,开垦土地,发展生产;至汉代,统治者又组织移民,“关东贫民徙陇西、代北、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人口”(《汉书武帝纪》)。

关东,指潼关或函谷关以东;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繁峙、五台、原平、代县及河北怀安、蔚县以北地区;西河,郡治今内蒙古东胜县;上郡,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和南;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市。

再有,汉初,为消除各地旧贵族和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后赐刘姓)之建议,會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大约有20万之众。

2,因留戍而定居异地。历代统治者在周边都调用了大批留戍边防,这些由统治者直接调遣去的官兵,与当地的妇女结为夫妻,组成小家庭,便定居了下来。

像秦代留戍长城或岭南的,汉留戍西域的,唐代留戍闽(今属福建)中的,就厲于这种情况。

3,因官职迁调或因仕宦于某个朝代,或因王朝或诸割据政权的建立而移居


他地。因官职迁调多为一个家族的迁徙,往往又因世代为官异地,其后代家族不仅显贵,而且还形成了许多异地望族。

这不仅是历代姓氏家族形成郡望的主要原因,也是姓氏迁徙中最为普逼的现象。同时,也是姓氏寻觅家族脉络发展的迁徙中最为普逼的现象。同时,也是姓氏寻觅家族脉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仕宦于某个朝代而迁徙是历代最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中国历代王朝的改换是相当频繁的,自然其王朝的都城也有所变动。故而因仕宦于某个朝代而迁入其都或统辖地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而迁入的人士,又多出自业大族大之家。

4,因王室之乱及少数民族人主中原而导致的各地连年的战乱,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成千上万的家族被迫离乡背井,迁徙外地,以求生存。这也是导致各姓氏家族迁徙的最主要的原因,尤以魏晋、唐五代、金元三个不同时期最为突出,也即我国历史上在这三个时期发生三次民族大迁徙。

其迁徙的方向则主要为我国南方,其人口之众多,规模及相继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其它时代或别的原因导致迁徙所无法比拟的。

其具体事例像汉末的“董卓之乱”引发的土族大批迁徙到今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后出现的由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掀起的“永嘉之乱”,引起中原士族空前大规模地持续南迁,也即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

我国很多家族大批地迁居今福建、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唐初至五代,中原士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唐初,一次是“安史之乱,一次是在唐末。

其中,后两次影响最大。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止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使中原再一次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一直持续到五代的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


乱,再次迫使中原土族大举南迁,也即史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迁徙时期。

这段时期中原士族分别迁人今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其影响最大的是向福建等地的迁徙。像唐初随陈元光入闽开基漳州的就有好多姓族人。

唐末五代时,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在黄果起义的影响下,率众起义,领兵数万人转战安徽、浙江等地,后在福建创建闽国,连同子孙经营福建达50余年。

其中就有许多士族随王审知开基闽地。据有关资料载,入闽的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會、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计27姓,且以固始人居多。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占开封(今属河南),掳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导致连宋室也不得不南迁浙江杭州,直至蒙古军南下入主中国,频繁的战乱,以及南方经济的勃兴,形成了宋代以后持续不断的北人南迁的浪潮。

这一次南迁超过以前各次,既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又有农、工、商等各界人士。其南迁居于浙江、江苏者为多。中国古代,迁徙多为聚族而迁,所以,到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也出现了许多姓氏大族。

中原先民的几次南迁,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自然也捋中原的姓氏播植于南方各地。再如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据说,有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向四川移民。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

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5,因避仇而留居异地。避仇者因迁入异地而往往改他姓,构成了姓氏来源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为异地某个姓氏家族的繁衍增加了新的血液。

在封建时代,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故这种因避仇而迁居异地的现象,所导致的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迁徙也是不可忽视的。

如东汉时有个聂台,和人结下怨仇,为逃避仇人追杀,改姓张氏,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他的后人张辽,是三国时曹魏大将,战功赫赫,被封为晋阳侯。

姓氏的迁徙

(一)、山东迁虏 旧族失序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都是建立在“宗君合一,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之上,是家族统治的最高模式,因而改朝换代,就是不同姓氏的家族兴衰更替、流播迁徙的契机。如秦、汉大一统的社会变更,就造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姓氏迁徙。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割据争霸。秦孝公仼用商鞅,变法图强,国力日益强盛。始皇时连年用兵,侵吞六国,俘获了大量的六国臣民。因而秦灭巴蜀之后,设立蜀郡,移民万户人蜀垦殖,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山东(崤山、函谷关以东)六国被俘臣民,史称“山东迁虏”。

及至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宇内,为充实关中一带的经济实力,削弱六国贵族的反叛势力,将六国旧族大姓、天下富豪12万户徙置咸阳,以便就近监控,同时将全国划分36郡(后增至40余郡),设官治理。从根本上废除了“胙士命氏”,封邦建国的制度,使六国旧族失去了赖以东山再起的基础。

在秦末大起义中,六国旧族乘势而起,以复国为号召,拥兵割据。汉高祖


刘邦以一介布衣小吏,扫灭群雄,统一天下。

鉴于六国旧族死灰复燃的先例,接受娄敬的建议,徙齐、楚旧族大姓田氏、昭氏、景氏、屈氏、怀氏五姓及韩、赵、魏、燕的强宗豪族于关中地区,其中齐国的田氏,被迁至关中、房陵一带,并按照迁徙的次序,被编为“第一、第二至第八氏”。

直至今天仍有“第五”的姓氏,即是这次迁民的历史见证。景帝、武帝、昭帝、宣帝也多次迁徙六国之民开边戍守,移民总数达725,000余口,移民之地多为“戎狄蛮夷”杂处的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代郡、北地、上郡、陇西、云阳、会稽诸郡,迸一步削弱、分散了六国旧族的反叛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这也是后来大批“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的家族,其得姓发祥祖地,往往与姓氏郡望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如赵氏,其得姓渊源是因始祖造父被封赵城(今属山西),并以姓立国。但秦汉以后,赵姓郡望却是天水(今属甘肃)。

再如田氏,原为齐国旧族,因始祖陈完受封于田而得姓,数世之后,取代姜姓统治齐国。秦汉之后田姓郡望却是京兆、雁门、平凉、北平。

又如屈、景、昭姓,本是楚国三大贵族,但后世屈姓郡望为临海(今属浙江)河南(今属河南),景姓郡望为平阳、晋阳(均属山西)、冯翊(今属陕西),昭姓郡望无从查考,失去大姓资格。

这种发祥祖地与郡望不符的现象,在其它姓氏中也屡见不鲜,在“以地为氏”的姓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明白无误地显示出姓氏迁徙是一个普遍规律。

(二)、衣冠南渡入闽开漳纵观历代姓氏迁徙的规律,可以发现姓氏迁徙有两大特征:一是以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中原地带向四周辐射,反映了姓氏起源多在中原地带。

有关资料表明,仅河南起源的姓氏就占中华姓氏的五分


之二,源于陕西的有50多姓,源于山西的有100多姓。二是历代大规模的姓氏迁徙和总的趋势,是由北向南。究其原因,有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

1、中原地区开发较南方早,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人口相对稠密;

2、遭逢战乱、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造成了北方士族大举迁徙。士族南迁,历代均有,但规模较大、人数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几次南迁,一在西晋末年,二在唐末五代,三在宋室南渡。

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导致了司马氏政权的分崩离析,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入据中原,战乱不已,史称“五胡乱华”。

北方的士族豪门纷纷渡江南迁,“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这次战乱引发的大规模迁徙,也形成了中国姓氏发展史的独特现象,即“侨姓'的出现。

北方士族南迁之后,为表示自己出身的高贵,在使用姓氏时,往往标以原有的郡望,以示侨居南方之意,如“琅玡王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兰陵萧氏”、“河东温氏”等,并以此为荣;高居江东诸姓之上。

在“永嘉之乱”中,渡江南迁的士族,有的远徙到福建岭南。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

实际上,此次入闽士族不止八姓,从现存族谱资料看,西晋时入闽的姓氏有:林、黄、蔡、郑、吴、张、邱、詹、罗、杨、梁、翁、方、卓、温、钟、巫等20余姓。

由于福建地处岭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因而成为士族南迁较为集中的地区。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派玉钤卫左郎将陈政及其子陈元光率军入闽,开发漳州,部属随之入闽定居者达58姓(一说45姓)。其后子孙繁衍,


开宗立派,落地生根。陈元光被尊为开漳圣王,陈氏成为闽、台一带最大姓氏,林、董、张、蔡也蔚然成为大族。唐天宝十四年(公元665年),“安史之乱”爆发,历时八年之久。

嗣后,藩镇割据,王室衰微,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黄巢起义。中原一带战乱不已,民不聊生,中原士族再度大举南迁,分别迁居于江浙、湖广、云南、闽粤等地。

如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寿(州)、光(州)之民,渡江南下,转战于江浙、湖广地区。

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进入闽南,占领福建全境,公元907年唐朝灭亡,王审知被后梁太祖朱晃册封为闽王。

其子王延钧于公元933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闽,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其子孙后裔繁衍日盛,成为中华王姓中一大支派—“开闽王氏”。

西晋“永嘉之乱”后八百年左右,而有宋代的“靖康之难”。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攻陷汴梁,虏获徽、钦二帝皇室宗亲及朝廷重臣1,200余人。宋室被迫南迁,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中原人士再次大举南迁。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超过以前各次南迁。其迁徙之地以江浙为主,也有相当一部分进入闽粤地区。

至今宁波一带名门大族,多自称为“汴京遗宗”,而福建宁化石壁,先后迁徙的姓氏达一百多个。南宋名臣诸将,其祖籍也多在北方,如抗金名将韩世忠系延安人氏,“精忠报国”的岳飞则祖籍汤阴(属河南)。

中华民族向来有“同财共居,数世同堂”的历史传统,往往一个高门大姓、强宗望族,田连阡陌,人丁愈千,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帝王之家、公侯将相,更是宗支庞大,子孙众多。


(三)、封藩建邦 枝开叶散

封藩建邦,广布宗支,是中国历代于朝维护政权、控制臣民、壮大家族、繁衍宗族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施政方略。

如西周初年,从武王灭商,周公辅政到成王继位,数十年间不断地分封诸侯,“胙土命氏”,使周王室的宗支衍派、姻亲贵戚,以及元勋重臣的子孙后裔遍布全国,形成了一个拱卫周王室的庞大网络,也是中国历史上姓氏繁衍最多、迁徙流布最广的历史时期。

此后的刘汉帝国、李唐王朝,也无一不是借助封藩、就国,扩大宗族势力,维护家族统治。所以刘、李二姓的郡望达数十个之多。即使在朱明王朝,明太祖朱元璋的凤子龙孙,也都以封藩、出镇之名,遍布全国各省和军事重镇,甚至一省中就有多个藩王就封。这些就封的藩王子孙自然而然也就迁徙分布到全国各地。

(四)、强宗大族析族迁徙历代统治者,在封藩建邦,广布宗支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同时,对一些能左右地方政权,威胁到政权稳固的强宗大族,强制迁徙,以便管理。

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例,就是江州义门陈氏的析族迁徙。据家谱资料载称,江州陈氏系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后裔。陈被隋文帝所灭后,其后裔隐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以孝治家、聚族而居,历隋、唐、五代,到宋仁宗时,历时230多年,19代同炊共居,人口达3,700余口,田庄30O多处,产业遍布16个州郡,100余县。

在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社会中,江州陈氏曾受到历代统治者的褒奖,誉为“义门陈氏”。然而这样一个过于庞大的家族势力,也必然引起当局的猜忌。

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江南西路转运使,谢景初奉旨临门,强行监护义门陈氏分析迁徙,依其字辈排行,分房支系,分析为大小291庄,分


迁各府州县。其中江南110庄,两直隶州及闽、浙、湖广90庄,楚地90庄。

经此次分居迁徙,义门陈氏子孙被分散到全国125个州县之中。元末明初,迁居于湖北沔阳的义门陈氏族人,陈友谅起兵反元,建都江州,自称汉王,并与明太祖朱元璋进行激烈的帝位之争。

陈友谅兵败之后,陈氏又被当局第二次强令迁徙。致使义门陈氏后裔遍布各地。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中共创始人陈独秀,民国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陈立夫、陈果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和著名将领陈云、陈毅、陈赓等,均是江州义门陈氏分析迁徙到各地支派的后裔。

留戍守边,定居异地。历代王朝或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保卫边防,往往调用大批军士、民众,留戍边防或移民屯垦。

像秦代留戍长城、岭南,移民巴蜀;汉代留戍西域,监控匈奴;唐代入闽开漳,宣抚南诏;明代镇守云南,驻戍辽东,都有大批将士军卒长期驻守边地,有的举家随军,有的在当地娶妻生子,世代相传,留居异域。

如明代沐英,奉旨南征,带兵入滇,世袭王爵,成为云南豪门大族。腾冲齐青李氏也是随沐英人滇,世居其地,成为大族。尤为特殊的是,历代帝王修筑皇陵,常征调大批士卒民夫,作为“陵户”,久而久之,家族繁衍,渐成乡邑。

如汉高祖曾迁六国后裔及富豪之家于长陵,汉武帝徙郡国豪富及资产二百万以上名门大族于长陵,汉昭帝募兵、徙民于云陵。

此外,唐代之干陵、明代之孝陵,清之东陵,都招募迁徙不同数量的士卒、民众,戍守陵寝,这些被迁徙或招募的军士、百姓,往往世守其职,聚族而居,是中国姓氏迁徙史上的一大特色。

姓氏的移民祖地似分


中国历代移民和姓氏迁徙,大都发生于社会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期,因而呈现出时间相对集中、数量相当巨大、流向较为明确、地域相对固定等明显特征。

尤其是明清以来,由于版图扩大幅员增加,以及战争频繁等多种原因,政府多次组织大规模官方移民,形成了八大著名的移民出发地和集散点,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报本溯源的朝宗圣地。

一、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一广为传诵的民间俗语,极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炎黄子孙对洪洞大槐树的眷恋之情。

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的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公元17年-1123年),延至清代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1795年),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六百余年。移民次数在20次以上,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即有18次。

其中以明朝洪武年间移民次数最多(10次),规模最大,移民量达80万以上。移民姓氏达800多个,涉及到汉、满、蒙、回四大民族,几乎涵盖了北方常见的姓氏。

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移民。每次移民都发给川资、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据人口,发给土地、种子耕牛、农具,免除三至五年的钱、粮、税收,是历代移民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洪洞大槐树移民,多来自太原、平阳、泽、潞、辽沁及汾州、代州等府州各县。移民流向主要是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江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而后辗转迁徙,播向神州大地,移民分布达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

洪洞大槐树是中国历史上移民次数最多、规模最大、辐射地域最广、涉及姓氏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移民点之一,也是炎黄子孙最为眷恋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二、苏州阊门

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

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驱逐苏民实准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洪都、泰州、准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

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朱氏、周氏、姚氏、杨氏,泰和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

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三、江西瓦屑坝

江西瓦屑坝也是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是当今安徽安庆一带众多姓氏所公认的始迁祖籍。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地处南北要冲的安庆府即成为群雄逐鹿的必争之地。徐寿辉、陈友谅、朱元璋你来我往,征伐攻杀,致使安庆一带战乱不已,屡次易帜,人口锐减、土地荒芜。

相形之下,江西饶州之鄱阳、万年、乐平、景德镇则较少受战乱波及,人口稠密。明政府为鼓励人们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饶州贫民纷纷北迁安庆所属各县,形成一股移民浪潮。

此次移民,虽然史无明文记载,但在方志族谱中却有大量资料足以证明。安庆市图书馆藏36种族谱中,迁自瓦屑坝和鄱阳县的姓氏即达18个,迁自饶州和江西的达26个,占安庆姓氏的72%以上。因此,安庆民众多把江四瓦屑坝视作自己的始迁祖地。

由于历史的变迁,江西瓦屑坝的确切地址已难以确考。据移民史专家葛剑雄等调查考证,今江西鄱阳县之瓦燮岭即为当年瓦屑坝故地。


四、湖北麻城孝感乡

“湖广填四川”是流传于四川民间认祖寻根的俗语,意即四川民众来源于湖广。

“湖广”一词为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即行省)”的简称,大致相当于今湖南、湖北两省行政区域。但元末明初迁入四川的移民多来自湖广北部,即今湖北。

元末之际,湖广一带是反元义军徐寿辉、彭莹玉等红巾军活动的主要区域。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徐寿辉部将随州人明玉珍率部西征,相继攻占重庆成都。

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为陈友谅所杀,明玉珍遂据蜀称王,国号为夏。明玉珍所部多为湖北人士,徐寿辉被杀后,其旧部多入川投明氏政权。

明氏政权在四川轻徭薄赋,保境安民,又吸引了大批湖北民众入川。及至朱元璋攻灭陈友谅之后,纵兵烧杀,四川更成为湖北百姓避难的乐土。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将汤和、傅友德率兵人蜀,攻灭明氏政权,并多次移民人川,大批湖北人相继入川,遍布四川各地。明清之际,四川再次遭受战乱,人口锐减。于是又有大批移民陆续入川。其中大部分来自湖广,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基本格局。

由于湖北麻城孝感为移民人川的集散之地,故四川民众多把麻城孝感视作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湖北麻城孝感究竟在于何处,相当于今天的哪一个县市、乡镇?是历史学界、地理学界和谱牒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的一大疑点。

因为早在元朝,孝感县、麻城县就同时存在,前者属德安府,后者属黄州府,从来没有统属关系。而今日麻城市又无孝咸(镇)的建制。

直到1991年,参与中国移民史研究的李懋军先生在深入四川湖北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查阅地方文献时才发现,当年的移民集散地“麻城孝感乡”在今麻城市的邻县红安县(原黄安县)城关镇一带。

原来明初麻城县辖有四乡:太平、仙居、亭川孝感。


明成化八年(公元1471年)因户囗减少,孝感乡被划人新设的黄安县,其地相当于今红安县城关镇一带。至此,这段历史疑案,经李懋军先生的实地考证,才有了结论,也为众多寻根问祖的川籍人士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五、山东枣林庄

山东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考察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在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庄。据明代石碑记载,该村原名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

六、广东南雄珠玑巷

广东南雄珠玑巷,是宋元时期北方移民迁徙岭南的集散之地,是珠江三角洲众多姓氏的发祥祖地。据部分族谱资料和民间传说中,都大同小异地反映了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历史事实。

据说珠玑巷原为北宋京城开封府的一条巷名。当宋室南渡时,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将自己的聚居之地取名珠玑巷。这是效法东晋以来,偏安江南的历代王朝侨置郡县的传统做法。

当然,珠玑巷作为幅员有限的弹丸之地,不可能会有大量人口以供迁移,但其地处南下岭南的交通要塞,自然而然会成为岭南移民最为眷恋、印象最深的集散之地。据曾昭璇、鲁宪珊两位先生对家谱、方志等有关资料的统计和实地考


察,列出珠玑巷移民家族多达797支。因而珠玑巷也就成为无数岭南人精神上的故乡,成为维系他们桑梓之情、宗族之谊的根之所在。

七、福建宁化石壁村

宁化石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个自然村组成。它位于武夷山脉东麓、福建省西隅,北连江、浙,南接粤桂,四周山环水绕,中间是开阔的平原盆地,物产富饶环境幽雅,堪称世外桃源,是历代南迁士民避乱求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

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士民避乱迁徙于此。此后,在西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宋室南渡及明清之际,每当中原动荡,社会巨变之时,都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量移民涌人石壁,繁衍栖息,并由此而分迁闽南、闽西、粤东、台湾,及湘、桂、川、黔等地。

据史、志和族谱记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先后曾有16个姓氏在此生存栖息,并由此播向东南沿海,繁衍海外。由于宁化石壁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社会历史激烈变动的唐末五代。

各割据势力均鞭长莫及,成为较为安定的世外桃源,集聚了众多的北方移民。据史书统计,宁化在唐末人口仅1万余人,到南宋时已达11万之多,其中土著仅5,000余人。

由于高山的阻隔和战乱频繁中断了与中原的联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与当地土著的民风习俗混合在一起,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独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遗风、又有区别和创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同时也形成了客家民系,并随着子孙后裔的播迁繁衍,撒向各地。

而客家各姓氏族谱记载姓氏源流时,大多把从宁化石壁外迁的第一代祖先尊为家族始祖。因而福建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摇篮,客家民系的朝宗圣地。


八、河北小兴州

河北小兴州是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官方组织移民的又一集散地。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遁,元朝灭亡。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对明王朝北边构成很大的威胁。

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东西两千余里,南北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屯兵卫戍。同时,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

及至永乐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约1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龙、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移民总数达十万之多,涉及到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十多个姓氏。

据《元史地理忘》所载:“兴州,…金初为兴化军,隶北京,后为兴州,元中统三年隶上都路,领县二:兴安、宜兴。”明初为防御漠北元朝势力南侵,在兴州建立了左、右、中、前、后五个卫所,屯兵戍守。

使元代的兴安小县发展成为人口密集的军事重镇,但当地民众习惯上仍以“小兴州”称之。由于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位于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也就成为历次移民的集散中心。

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东、东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其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徙至xx地”。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到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基本上概括了清代以前汉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反映了姓氏迁徙的大致脉络,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寻根溯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谒祖的人文景点。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