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一张养胃的方子!散胃寒,行胃气,治寒性胃溃疡,请收好

 人老颠东 2022-12-15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华脾胃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中医治虚寒型胃痛的经验。

这在当下季节里,是十分重要的。

好多年前,我们组织业务学习,接触到一张业界经典的验案。我先把它转述给你,然后我们一起研究。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39岁,是一个工人。

图片

这个人,近些年每到秋冬季节,天气转凉的时候,就会发作胃痛。每一次疼,都是在午饭后一个半小时左右,或者是大半夜。疼起来,他就吃点东西。一吃东西,感觉就好了一些。同时,喜温喜按,食欲不好。

一转眼,这个情况持续了六年。期间,他还经历过黑便。就是大便拉出来,颜色不对,偏黑。

终于在1964年的3月份,此人不堪胃痛折磨,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弦,舌苔薄腻,面色萎黄,很不健康。细问得知,患者这一次胃痛发作,已经一个多月未停止了。而且,伴随胃胀。吃东西多一点,就胀。

结合其他化验和检查,此人被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

当时,患者想喝中药治疗。

于是,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这个方子,我原封不动地写给大家:

陈皮1钱半,木香3钱,仙半夏3钱,炒党参3钱,炒白术3钱,茯苓3钱,枳壳1钱,炙甘草1钱,蜀椒1钱,川朴花1钱半,一共开3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以后,胃痛再也没发作过,而且食欲渐渐恢复。这时候,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5剂。最终,患者诸证大大好转,几乎没有任何不适感,随后就出院了。

图片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据说,这是早年上海中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一张验案,在业界有一定影响。

这里头的1钱,基本等于我们现在常说的3克多一点。其中的仙半夏,是半夏的一种加工品。加工时的药汁,还很复杂,总之起到更好的理气化痰之效。

现在,我就带你看看,这里的门径。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属于脾胃虚寒,带着那么一点气滞。

怎么知道虚寒?病每每发作在秋冬季节,喜温喜按,脉细苔薄腻,这一看就知道,是虚寒之象。寒性的胃痛,一般都是秋冬发作,喜欢热乎。到了饭后一个半小时,或者半夜的时候,胃里头排空了,脾胃之气更加虚弱,所以他就容易疼痛加剧。稍微吃点东西,虚弱之态有所缓解,这时候疼痛会缓解。可以说,医案里的患者,其病情特点,非常符合脾胃虚寒的证治要点。

其次,你发现没有,此人脉弦,而且少吃一点就胃胀。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气滞。

脾胃虚寒,和脾胃气滞,完全可以同时出现。寒主收引,主凝滞。脾胃虚寒,意味着脾胃之气为之凝滞,这就形成了气滞。患者胃气当降不降,所以胃胀。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暖脾胃,行气滞。既要解决虚寒的一面,还得解决气滞的一面。

你看当时医家的配伍——

陈皮1钱半,木香3钱,仙半夏3钱,炒党参3钱,炒白术3钱,茯苓3钱,枳壳1钱,炙甘草1钱,蜀椒1钱,川朴花1钱半。

很显然,这里药分两队。

第一队,散虚寒,这就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蜀椒。这是在补脾胃之气,散寒止痛。

第二队,行气滞,这就是陈皮、木香、半夏、枳壳、川朴花。这些可以帮助缓解理气止痛。

你看,这个治疗思路,就这么简单。虚寒的问题解决了,气滞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就都解决了。

图片

有人可能会说了,文老师,这医案,初诊时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个时候,老百姓的生活条件有限,虚寒型的胃溃疡、胃痛可能多见。现在,我们吃得饱,穿得好,还会如此吗?

我跟你讲啊,这个事儿放在当下,也是可能的。其原因,就是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和贪凉。所以到了秋冬季节,比如说现在这个时候,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作者,就很多见。一辨证,属于虚寒加上气滞。医案里这个患者的特点,非常典型。大家可以反复琢磨,认真体会。

怎么办?健脾、温中、行气。上文医案里的用方,之所以经典,就是在于它准确全面地体现了这一治疗思路。可以说,这是六君子汤的化裁变化。它很简单,也很精致,用药不多,有值得效法之处。非专业读者,可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总之,天凉的时候,虚寒加气滞引起的胃痛,是值得重视的。文老师这篇文说,不过是给大家列举了临床上的应对思路之一,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帮助。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