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博 高中英语“课案导学问题探究 ”教学模式下导学问题设计的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12-15 发布于湖北

刘博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高级中学  辽宁   盘山    124100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已占主导地位,而提问设计又是阅读教学的聚集点,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所以问题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设计的新颖、到位,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案导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72-0001-02

    “课案导学是以课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问题导学为中心、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教学策略。所谓导学即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发展其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课下会根据教师设计的课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并通过个别讨论和查阅资料等方法完成教师在导学中设置的问题。同时,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在课上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1.问题设计要具有引导性,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性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因为学生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设计不同的形式、新颖有趣的问题,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抓住课本内容,精心设计,用课外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所读文章。例如学习“British Isles”这篇文章时读前先问学生: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describe a place,what would you like to talk about?学生就会各抒己见,说出他们所知道的。例如:geography,custom,population,climate,food,environment,history,culture……回答完之后,再让学生进入所要读的课文,学生就会很自然地从这些方面去理解文章,从而总结出每段主题:Para 1:Brief introduction,Para 2:Location,Para 3:Climate,……学生一旦受到教师所提信息的刺激和启发必定会产生创造性的想法,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

  2.问题设计要设阶梯,逐级攀登。问题的设计要步步深入,由易到难地进行。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我们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例如在“British Isles”一文中,关于第三段气候:The climate of the British Isles is mild with a lot of rain.In general,Scotland is colder throughout the year,and receives more rain.It rains a lot in England and Wales too,but the temperatures are more pleasant.In the summer months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between London and the north can be as much as nine degrees!The coldest months are January and February,while the warmest months are July and August.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What’s the climate of Scotland,English and Wales?②Why does British Isles rain a lot?③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go to British Isles,which part would you like to go?Why?   

  3.问题设计要有悬念,鼓励学生思考。悬念是众多学生求知欲的动力源。制造悬念,就是要在学生已形成的概念、对某些问题的生活体验与对这些问题的更精确的解释与陈述之间树立矛盾。悬念常用于一堂课或一单元的开始,这样能使学生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并引发无限遐想,对下面的内容更加关注。例如:在教“Alone in Antarctica”这篇文章前,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Suppose you are fifty,are you willing to go to Antarctica alone?学生听了,觉得既惊讶,又不可思议,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人到了五六十岁就会找个舒服的地方安度晚年,怎么可能会独自一人跑到南极那么冷的地方?就在学生迷惑不解的时候,我告诉他们:“今天就要学习一个伟大的女性——Helen Thayer。看看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全神贯注地阅读起来。

  4.问题设计要具有情感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情感意识。英语教学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意义,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评价,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例如,学完“Disabled?Not me!”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然后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用英语进行讨论。学生人人参与,气氛活跃,经过各小组发言,归纳出他们讨论的结果:残疾人身残智不残,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残疾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渴望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我们要学习他们战胜自己、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精神,还要敞开心扉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那么,这节课的情感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5、问题设计必须有这个必须包括问题的难题、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不适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在提问设计中对问题难度的把握。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问题本身;具体学生的素质。 

      总之,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尤其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新课改形势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陆静.高中英语导学案教学中合作探究阶段的问题和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6):4-5.

[2]周振芳.初中英语课堂导学案的设计方法研究[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6(8):39-40.

[3]林红人.《导学案在山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效研究》课题中期报告[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2):8-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