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曾国藩学习为人处事的重要秘诀——变通(做人做事智慧129)

 云语禅心 2022-12-15 发布于湖北

今天发布的是我撰写的“做人做事能力篇”系列文章的129,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多思多想”与您分享做人做事方面的人生感悟

文章图片1

悠悠中华到底有过多少个圣人呢?历史学家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比较有趣的说法,就是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其中两个分别是孔子、王阳明,那么,另外的“半个圣人”,是谁呢?他就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

与许多天赋异禀的大人物不同,曾国藩从小天资愚钝,背书都要比别的小孩多背好久。有一天有个小偷准备去他屋子里偷东西,结果曾国藩一直在背书,而且还背不下来。小偷等了好久,一怒之下踢开曾国藩的房门说道:这么简单的书,我都背下来了,你还背不下来,白痴!说完就走了。

曾国藩从14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前后考了7次,一直到23岁,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中秀才。

就是这样一个天资愚钝的人,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下了九年内连升十级的官场奇迹,终于成为一代名臣,更被推崇为'千古完人'。

与那些从小天资聪颖最终成为大人物的人相比,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更有可学习借鉴之处。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从“笨人到圣人”的传奇人生。

而他从“笨人到圣人”进阶之路的秘诀可能有许多,其中懂得“变通”则是他快速走向成功的重要秘诀

文章图片2

01

变通方法之一:借势变通

借势变通,就是当遇到一个问题,单靠自己的能力、人脉、资源等无法解决,或者自己不便于出面解决时 ,可以借助他人的能力、人脉、资源等来解决。

曾国藩未发迹时,在老家认了个普通农夫为干爹。他的干爹的一块田被乡里的一个恶霸霸占了,干爹气愤不过,便用一张诉状,把那个恶霸告到了县衙。不料,那县官早被恶霸买通,不仅不为干爹主持正义,相反还把他干爹奚落了一番,赶出了县衙。干爹无奈,只好从湖南来到金陵,想找干儿子给县官写个条子,为自己夺回被霸占的那块田。

曾国藩在听了干爹的叙述之后,明白干爹是有理的,而那县官则明显是在欺压百姓。令他为难的是,他这人一向公私分得很清,从来没给下面的官员写过任何条子,也从来没过问或干预过下面的官员判案。现在要他给老家的县官写条子,帮干爹打官司,怎么能不让他感到为难?

正当曾国藩一筹莫展的时候,刚好接到升官的奉谕,文武百官前来贺喜,曾国藩忽然心生妙计。他请干爹出席一个晚宴,出席晚宴的都是两江总督府的大员,曾国藩把干爹请到上首坐定,然后取出一把折扇,在上面签好名,并请每个在座的官员都签上名,最后才把折扇郑重地送给了干爹,以表孝意。

干爹收了折扇,心中仍然不满,在他看来,这扇子毕竟不是条子,怎么能帮他夺回自己被霸占的那块田呢?欧阳夫人看出了干爹的意思,便提醒他说:“干爹,你回老家后,在上堂时就拿出这把折扇,肯定比任何条子都管用。”干爹听了之后,只得半信半疑地回老家去了。

曾国藩的干爹在上堂那天,果真拿出那把折扇来自扇,县官见状,顿时大怒,说:“大胆刁民!竟敢在大堂之上冒犯本官,还不赶快把折扇给老爷我呈上来!”干爹不慌不忙地说:“这扇子是我干儿子送给我的,我怎么能给你呢?”

县官闻言,更是恼怒,把折扇收上来之后,本想一把撕了,突然发现上面签的全是两江总督府大员的名字,顿时目瞪口呆,赶忙宣布退堂,然后恭敬地把曾国藩的干爹请入后堂,仔细地了解了情况后,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

曾国藩通过让两江总督府大员在一把扇子上签名,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既帮助了亲人,又摆脱了干涉地方公务的嫌疑,由此可见他将“借势变通”的方法运用自如。

文章图片3

02

变通方法之二:逆势变通

逆势变通,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全部信息和条件,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发散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曾国藩创建湘军,以“民办企业”湘军力压“老牌国企”绿营兵,成功镇压太平军。这主要得益于曾国藩懂得逆势变通,一改绿营兵管理制度上激励机制失败、 组织上血脉不贯的两大缺陷:

第一,实行厚饷原则。厚饷原则就是把工资标准提高,湘军的士兵的工资标准是绿营兵的四倍,湘军的军官的工资标准是绿营兵的六倍。以高工资吸引众多兵源,募千人则万人应之,募万人则数万人应之,得以优中选优。

第二,组织原则创新。湘军的组织原则,跟绿营兵不一样,绿营兵要求将军、军官、士兵之间不熟悉,临时组合。但是曾国藩则要求湘军从上到下必须相互熟悉。明确规定“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在作战的时候,如果士兵作战不勇敢,导致溃败,将领战死了,那么这整支军队就地解散,永不录用,你再也没有机会通过军事这条路来升官发财了。

曾国藩通过满足人的基本利益需求,最后达到了一个道义上的成就,上下能够相互帮助,将卒亲睦,各护其长,解决了绿营兵败不相救的问题。湘军最后达到的状态是各部门呼吸相顾,痛痒相关,遇到问题赴汤蹈火,大家一起上,你们这支部队胜了,我们给你举酒庆功,你们如果陷于死地,我们就拼命救你,这样湘军就有了强大的战斗力。

文章图片4

03

变通方法之三:顺势变通

顺势变通,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全部信息和条件,沿着事物发展的原来方向进行发散思维,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曾国藩在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根据多年的仕宦生涯经历,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而且手中有了一支慈禧太后所无法调动的庞大军事力量。在慈禧太后对曾氏集团猜疑但尚未采取实际制裁行动之前,他懂得顺势变通,主动上书条陈三项举措:

第一,裁撤湘军,遣散大部分军人;

第二,将攻陷太平天国国都天京后劫掠的财物大部分上交国库,抚恤绿营官军;

第三,曾国藩极力劝谏攻陷太平天国国都天京立下大功的弟弟曾国荃,向清廷提出告病还乡休养一年,辞去浙江巡抚一职,对于自己的去留只字不提。

经过此三举措,缓解了曾氏集团与清廷皇室的矛盾,避免了历来功臣“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而最后清廷也没亏待曾氏兄弟,封曾国藩为“一等忠毅公,世袭罔替”,一年后也启用曾国荃为巡抚,此后曾氏兄弟官运愈隆,这才有了后来曾氏家族在清廷的美名。

曾国藩此举可谓高超妙绝,从当时表面的形势来看,曾氏兄弟平定纵横十几年的洪杨起义,可谓功高至伟,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公,弟弟曾国荃被封浙江巡抚,门生故吏尽皆显赫,曾氏集团可谓风光无限。

但曾国藩没有在鲜花美酒中沉沦,而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深知封建社会君臣猜疑、功高震主的道理,主动交出兵权及财富,令其弟隐退,以此消除君主猜疑,主动实行韬晦之计,顺应形势,暂时退避反而永久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成功的避免了一场官场危机。

曾国藩在关键时候能够顺应时势的发展而采取相应对策,在顺应形势的前提下谋求发展、寻找机会、保全自己,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文章图片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