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意和年代无关,史前陶器就已经出现很多优秀陶艺作品

 大馅儿说瓷 2022-12-15 发布于北京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的制作已经相当普遍了。那时候,黄河中下游一带是彩陶文化圈,华北东部沿海一带为大汶口文化的势力范围,而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为河姆渡文化流行的地区。这三个文化圈因地理上的接触,在相互影响、激荡之下构成了我们史前时代文明的各种面貌。在陶塑方面,这个阶段已经有许多令人赞赏的作品出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庙底沟型红陶罐残片

其实,玩泥巴是人类幼年时期一种普遍的造型冲动,孩童们通过这种玩泥巴的冲动,来满足他们心灵的想象世界。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儿童的心理与蒙昧时代原始人类的心理有许多类似之处。例如原始人的图腾禁忌,学者们在经过分析之后,发现和儿童害怕动物或自拟与模仿动物之心态十分相似。在幻想中,他们为自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也随意安排其中的事物。然而,他们不仅当真,而且动情,并将之与真实的世界视为一体。我国史前的陶塑形态,也的确如此。

红陶兽形器

近几十年来,从我国古代史前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相当有趣味的陶塑作品,如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出土了一些鸟和动物的小泥像、一个小人头及一些动物形象的器物把手,在甘肃也出土了一些彩陶的人形器盖。另外,在陕西华县太平庄,又出土了高三十六厘米的黑陶鹰(鹗)鼎等。同时,在河南西部陕县的庙底沟地区,还发现了一些蜥蜴的塑像,而鸟头的陶塑也被用来作为陶器的装饰。

庙底沟型黑陶鹰鼎

这些都指出,当时人们的陶塑仍然是一种以原始的自然崇拜主义为内容的作品。但是在靠近山东、苏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所出现的陶塑则又有所不同,其艺术成就显然与当时家畜饲养的发达密切相关。

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灰黑陶釜

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半山型人头形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