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才是怎样炼成的(六十九)

 追梦文库 2022-12-15 发布于天津

作者:史毅

董仲舒

(一)

董仲舒是广川人,即今河北枣强东人,生于公元前179年,死于前104年。他是研究《公羊春秋传》的大学者,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举贤良对策,拜为江都相,事奉易王,后改事胶西王,因病免官居于家中。即使如此,朝中每有大议,派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皆有明对。有《春秋繁露》传世。

有关董仲舒,流传最广的是“三年不窥园”的故事。司马迁《儒林列传》中记载: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一生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从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只有他所治《公羊春秋传》最为有名,影响力最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就是他在给汉武帝的对策中提出来的。从那时开始,儒学统治历朝历代的思想理论阵地约二千余年。

(二)

武帝即位后,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以贤良对策,天子览其对而异焉,复策之,他之应对有据有理,深受重视。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他的《举贤良对策之二》一文。

他历述尧帝仁政德治的辉煌文采后,引用了孔子语录: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这一条十分重要,为汉武帝施行仁政德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从汉高祖到汉武帝,期间倚重过刑名,效法过黄老,这都可视为初创天下的必由之路。但历经了五世,按照孔子说法,儒学粉墨场的条件成熟了,举贤良方正之文学博士来治国理政,则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那么儒家的政治主张的要义是什么?董仲舒写道:

“尧受命,以天下为忧,而未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务求贤圣,是以得舜、禹、稷、卨、咎繇。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舜“即天子之位,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

“文王顺天理物,师用贤圣,是以闳夭、太颠、散宜生等,亦聚于朝廷,爱施兆民,天下归之,故太公起海滨而即三公。”

历数古代圣王重用贤良,施爱于民,和洽天下的事例,推岀王道。这是儒学的底基。

在此基础上,董仲舒概括道: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而耻犯其上。”

古代以养德为主,辅之以刑罚,百姓们晓以礼义,而耻于犯罪。

为了突出儒学的核心思想,董仲舒举了反例以形成鲜明对照:

“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天下也。诛名而不察实,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主之心,造伪饰诈,趋利无耻,又好用憯酷之吏,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耕织之业,群盗并起,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

走所谓法家路线的秦王朝,事实确如董仲舒所写的那么糟糕,想掩饰都找不到办法。唯一能说道的就是:仁政德治下培养出来的百姓有些傻气,以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良心,都是君子,上当受骗在所难免。而刑名法治下训导出来的人就会多一个心眼儿,十分小心地考察对方是不是骗子,会挖什么坑。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董仲舒希望社会和谐,人民善良。所以他对汉武帝说:

陛下“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惟往古而务以求贤,此尧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瑑玉而求文采也。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应书者,是王道而往往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董仲舒明确地主张,治理国家求贤圣的方法之一就是养士,养士莫过于办太学,也就是搞教育。

董仲舒提出求贤圣的方法之二是:

“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

董仲舒所提供的两种取士求贤的方法,朝廷均予采纳,这从拙文《公孙弘》所引“制曰”便可得到印证。说明武帝已下决心用儒家这一套来治理国家。

(三)

董仲舒治学《春秋》,可以做到三年不窥园。花费这样大的辛苦,成为大学问家,那是情理中事。他在朝廷征召贤良方正文学之士的对策中,文章写得有思想,有主张;有方法,有措施,文采精华,操作性很强,深得皇上青睐,拜他为江都相。可以说董博士前途无限,位列三公有望。但他在研究学问上走火入魔,跑偏了。《儒林列传》中记载: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之于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董仲舒读了一部《春秋》,以为自己掌握了打开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能够驾驭得了天地阴阳,开始写些不靠谱的文字,这就叫读书人的不知天高地厚。而且,用天灾来附会人祸,这是朝廷所决不允许的惑众妖言。他因此被降为中大夫,闲置在家,但他仍在私下里“著灾异之记”。史书中说:

“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武帝够给董仲舒面子,没有砍他的脑袋,这是对读书人最大的宽容。董仲舒的性格很倔,脾气也大,这种人得罪的人不在少数。这不,朝中丞相公孙弘就是他的对头。公孙弘给皇上出的意是,将董仲舒打发到胶西王那里为相。胶西王是一个火气更大的人,和董仲舒这种倔种遇到一起,容易擦枪走火。这样就可借胶西王之刀抹董仲舒脖子。史书中写道:

“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

董仲舒的书没有白读,算得上明智,三十六计走为上。是的,这种书呆子待在家中,青灯黄卷,咸菜就饭,较为适宜。出去混,不懂人情世故,不会逢场作戏,总要吃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