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晓巍 |一眼万年 知古鉴今

 河南文苑 2022-12-15 发布于河南

一眼万年  知古鉴今    

               

生活在当今这个世界,我们总会面临许多困扰又有许多企盼,“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我们如何去面对未来,就要学会回头审视过往,回头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前瞻,知道从哪里来才知向何处去,过去发生的事情都会在今天决定我们的脚步,也在未来决定我们的方向。读《全球通史》让我们在浩瀚的人类历史中瞻前顾后,用全新的全球史观去了解历史。《全球通史》帮我们这些一线教育管理者打开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人类的世界,看到我们的教育问题。

这本书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是物理中的“电路并联”,又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整体俯视。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将同一时期内世界上的一些重大历史变故与现今世界的现状关联起来,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全球史的框架,使读者知史鉴今,对照现在去产生新的思考。而且每编后面都会有一章“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更加体现了他古今对照、观照现实的思想。

跳出中国看中国,在这本书中我尤其关注描写中国的章节,我想看一看国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冯友兰曾写道“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整整1000年,中国文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始终局世界领先地位。”它有自己的文字体系,用来记录和传承古老的文明;它有系统的儒家思想,为中国提供了一中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它有完整的科举考试制度,为统治者选拔优秀的治国之才;它有幅员辽阔的疆土,为广大子民提供生活生产资源;它有四大发明,对全球产生了至关重大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骄傲的。但是将中国置身于当时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欧洲白人的基督教世界正经历着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苦难,“他们长期遭受日耳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马札尔人和未经人的侵略”,不断的战争将生产技术从昏昏欲睡中唤醒,圈地运动把大量的农民赶进工厂,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贩卖到这个世界大工厂……人民现存的社会的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就是这种破坏,为新的科学技术的诞生埋下萌芽的种子,为新的文明清理出更适宜生长的沃土,在不断的朝代更迭中生长出一种更适宜世界需求的文明之花。

面对这样的剧烈变化,我们的“印刷术只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了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以新儒家思想为选拔标准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才的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正是这样的“自豪”、“稳定”、“舒适”导致了中华文明相对于欧洲文明的停滞不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都在批判清时期的统治者,说他们丧权辱国、没有骨气。但是仔细对比,清朝和之前的汉唐在政治领域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经济领域都是小农经济重农抑商;在思想领域仍旧是依托科举制选择管理者。但是为什么到了这个时期会被“骂”。这就是不进则退!汉有汉赋,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但是纵观清朝的文化并没有突破和发展,从官方组织编撰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或者纪晓岚写得《阅微草堂笔记》都是收纳总结性质的,并没有在新的文化领域的创新,没有改变就是退步。

反思教师的成长,据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数学教师的效能在教学时长达到12年左右就达到了峰值然后就开始缓慢降低,从20年左右开始急剧降低,到了33年左右降低到基准值以下。语文老师的效能降低的速度更快,从两年左右就开始降低,到了第七第八年左右就到了标准值以下。那老师如果固守旧知,安于现状即便是毕业于多么优秀的大学,即便是曾经有多么辉煌的头衔,也不能满足21识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不被时代淘汰的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所教的科目,能恰当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还要从教育理论上了解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更要掌握协同合作的工作方式。特别是在新课标、新技术的全面推广下,还要积极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技能,并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并优化教育资源。教师的改变是在每一天缓慢进程的,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地清空自己的思想领地,才能生长出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智慧。

二十大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创新军事战略指导”……这一系列的着力点,正引领着全国人民去经历一场时代的变革,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中全面增强中的的软实力,才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刘晓巍  第1期11班学员,漯河市源汇区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

 

践行“行知”思想   做“真”“活”教育

第一位使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对世界产生影响,第一位因为从事教育活动而被迫流亡海外,第一位教育家逝世,社会各界追悼活动持续数月,第一位建党百年唯一的“人民教育家”……这一系列的第一创造者就是——陶行知。

陶行知在没有强大的政策支持、稳定的财政支持情况下,凭着自己对教育、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担当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独立做教育研究、办学校,践行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并在中国大力推广。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历程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读《教育家陶行知研究》,从他的一生历史发展中去思考他的教育理论,他如同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走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

一、学“行知”思想,做“四有”教师

“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工作母机”,只有 “活”的教师才能有“活”的教育。陶行知认为“活”的教师要有“农户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不仅仅把教育看成“上课”、“分数”、“就业”,而是要把教育放在成就个人、改造社会、强盛祖国、改变世界的位置上。从关注分数,到关注人,关注人类社会,关注民族,要通过教育使中国立起来、发展起来、兴盛起来。

其次作为教师要有科学的头脑,也就是要有教育的智慧。陶行知“四颗糖”“修钟表”的教育故事中传递着他无尽的教育智慧。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专业阅读、教育写作、团队建设,践行“行知”思想。在阅读中获取别人的智慧,在写作中梳理自己的教育思考,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让经验可视化通过不断的改进、提升促进自己的教育能力,通往教育的“自由之境”。团队建设在现在教育发展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也要善于打破自我,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去结识更加优秀的同行,获取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入到先进的教育团队中,获取成长的不竭动力。

最后教师要扎根在孩子们中间,和孩子一起成长,拥有共同的学习经历,形成共有的精神体验,就像陶行知在所提倡的“教员躬亲共做、躬亲共学、躬亲共守”。

二、研“行知”理论,育创新人才

陶行知倡导学生不仅仅从书本中学习,更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去学习,即“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要在做中学、学中教。2022年4月新课标颁布,“情境”、“任务群”、“实践活动”这些词语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视野,这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特别是“双减”后,教育者更要更新教育观念,践行“行知”理论,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育人。

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积极创设真实情境,把知识融入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合作交流在过程中形成新的思维,获取新的经验。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死”知识,变成“活”的能力,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服务中突围。在“双减后”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的时间,开设各类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的课程。可以分成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智能类特色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努力让学生走出教室,发展自己的个性,提升自身的能力,发展特长。

综合实践中拓展。学生们不但要走出课堂,更要走出学校,链接家庭,走向社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现实中去学习生活的技能、劳动的技能、科学的技能。

三、施“行知”理念,办“真”“活”教育

人类的教育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秉承行知先生“六个解放”。解放头脑,想得通;解放双手,自行劳动;解放嘴巴,言论自由;解放空间,从文化的“鸟笼”中放出来;解放时间,有空闲思考。特别是解放时间和空间,正是“双减”的目的所在。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时间去看书,有时间去思考,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特长,有时间关注自己喜欢的事。把学生从作业中解放出来,从补习班解放出来,让学生拥有闲暇才能激发起创造力,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去主动探索,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拥有了生活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是“真”的教育、“活”的教育。

陶先生把毕生的经历奉献给教育,他在内忧外患的时局下,发明了“小先生制”、“连环教学法”、“工学团”、还请说书先生推行平民教育,这些都体现着他无穷的教育智慧。今天我们面对新的教育问题,也应该学习、发扬陶行知精神,认真的学陶、思陶、践陶,用“行知”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刘晓巍  第1期11班学员,漯河市源汇区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

立足人文主义 做时代好教育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在《反思教育》这本书中提出“教育要尊重生命,尊重人格,尊重和平,尊重平等,尊重人的权益,而且要为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所以依据教育的人文主义理念: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和发展。

一、好的教育要关照生命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 21 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当今我们的教育存在“育分不育人”的现象,过分强调分数,但是却没有考虑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往往是关注了结果,而学生个体获得的知识、技能、价值和态度这些方面因为不易被衡量,所以往往被忽视。从人文主义理念出发,教育要以生为本,要努力帮助学生建构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积极的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环境,鼓励和培养学生学会批判性性思维、独立判断。将创造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去,将创造精神固化到学生的品行中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关怀和温暖,立志于让每位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实现教育最终的目标——让每个人能幸福的生活。

二、好的教育要自由平等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教育作为社会潜在的均衡器,它有着双关作用,即能产生甚至加剧不平等,有可以起到均衡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进行早期干预,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要扩大教育范围,公共资金向贫困地区和人口转移。要努力发展更加适应适应需求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个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最有效的掌握和应用职业适应能力。在尽量杜绝“教育私有化”,因为这种形式会加剧学习机会的不平等,要努力实现“教育是生活中的一件幸事,也是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

随着教育格局的变化,必须探索主流学习模式之外的其他各种知识体系,拓宽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扩大学生学习的机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除了教师、学校、其他教育机构之外还出现新的学习空间,社交媒体作为写作和共同创作等活动提供机会,将课堂工作延伸到教室以外;移动设备让学习者能够与他人建立联系或者创建学习内容;还有大规模出现的“慕课”。新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的局限性,让学习变得无时间的局限、无空间的禁锢,让学习变得更加的自由、开阔。

三、好的教育要持续发展

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需要采用开放和灵活的全方位终身学习方式。“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应该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工作的方式,一种终身的行为。发展和利用知识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所以未来更注重“软”技能、“可转移技能”。更关注人的持续发展,以期待培养出富有生产力,能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具有创造力,能够以和平、和谐的方式与他人共处,与自然实现共存的新时代人才。

教育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但人类的行动却能为教育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只有立足于人文主义精神,深刻领悟《反思教育》的内涵才能办好教育,办好适应未来的教育。

刘晓巍 第1期11班学员,漯河市源汇区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