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读甪直

 苏迷 2022-12-15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2年12月05日 B08版

  蓝月

  甪直河流纵横交错,深长的小巷中藏着无数故事。这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就像是一本古朴雅致的线装书,镌刻着岁月的年轮,散发着水乡的诗韵。

  说来惭愧,多年前我就到过甪直,却不曾真正认识。那时候,我二十来岁,在昆山张浦镇经营服装店,经常经由甪直去往张浦。

  甪直和昆山南港毗邻,两地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甪直的东面就是昆山南港,因此被称为吴中区的东大门。从南港有直达张浦的公交车,于是甪直就成了我去往昆山张浦的中转站。那时候来去匆匆,没有驻足认真看过甪直。仅对甪直众多桥中的两座桥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一座是南北向的东大桥,又名正阳桥。这座桥高大宽阔,据说在这座桥上可以一览无余观看旭日东升,站在桥上,有一种浩然正气聚满心胸的豪迈之感。另一座是位于北港南口东西向的平桥,叫交会桥,桥东面是昆山南港,西面是甪直。相传甪直有七十二座半桥,我一直认为半座桥就是这座桥,后来从甪直文史专家严老师那里了解到,另有其桥。

  2019年深秋,吴中区作协到甪直文学采风,其时我已经弃商从文多年,从文史资料上对甪直有了新的认识,这次我是“带着心”走进甪直的。我们在甪端神兽前合影,这只独角神兽并不似一些神怪小说里面描写的那样面目狰狞,而是带着一种喜气的憨态,笑容可掬地迎接着八方来客。

  甪直是好客的。遥想当年,叶圣陶先生就是受朋友邀请来到甪直的。

  1917年初,先生23岁,他坐着乌篷船来到甪直,从此再也无法从生命中抹去,他深情地称甪直为第二故乡。邀请叶圣陶来甪直的是他的同学吴宾若,当时吴在甪直第五高等小学当校长,这座小学的创办人是甪直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名叫沈柏寒。

  沈家在甪直是名门望族,号称沈半镇,亦商亦儒。沈柏寒早年出国留学,回国后,他致力于将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引入中国,创办了甫里小学,后改校名为甪直第五高等小学。由于他有事离开甪直,就推荐了吴宾若担任校长,并叮嘱他邀请有学识的年轻人过来任教,一定要把学校办成有活力的学校。

  吴宾若一下就想到了叶圣陶,当时叶圣陶处境并不好,他采取的“寓教于乐”新式教育遭到任职学校的排挤,没了工作。收到吴宾若邀请,叶圣陶很是高兴,和同是教师的妻子胡墨林女士一起欣然前往。叶圣陶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沈柏寒先生是一致的,来到甪直之后,真可谓如鱼得水,他放开手脚探索新教育,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同时,他的文学创作也空前蓬勃起来。

  甪直水乡的风土人情,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小桥乃至一草一木,都是滋养他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他写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里面描述的万盛米行的原型就是当时沈柏寒和范佩恒合办的万成恒米行,是当年甪直及周围十多个乡镇的粮食集散中心。如今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看到的万盛米行,就采用了叶圣陶先生小说里的店名。叶圣陶先生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写的是一位怀着献身社会改革理想的青年来到水乡小学任教的故事,分明有着他自己的影子。

  在甪直几年,一定是叶圣陶先生最快乐最难忘的时光,和妻子在小镇相濡以沫恬静安逸,在学校和孩子们倾心授教其乐融融。他是真心喜欢甪直啊,后来到北京工作,还是对甪直念念不忘。先生晚年时,更是思念故里,百年之后将骨灰安葬于甪直,从此再不分离。甪直也永远铭记着先生,在叶圣陶先生工作过的甪直第五高等小学旧址设立了叶圣陶纪念馆,以实物、照片、文字资料,记录了叶圣陶先生一生的履痕及成就。

  曾经的甪直第五高等小学旧址,现在的叶圣陶纪念馆就在保圣寺内。走进寺院,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脚步不由自主放轻。这座古刹相传建于梁天监二年,现存的罗汉塑像群相传出自唐代“塑圣”杨惠之之手,原有十八尊,可惜损毁严重,在沈柏寒先生等人的抢救保护之下,尚存九尊,连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也发出赞叹:“此种名手真迹,千二百年尚得保存,研究美术史者得不惊喜哉!”可见其珍贵。寺院内,有四棵千年古银杏,其中三棵1500年树龄,一棵1200年树龄。此时满树金黄,秋风起,银杏叶片如金片雨一般飘舞下来,如梦似幻,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非凡出尘的境地,不少摄影爱好者举起相机,摄下这美丽的一幕。

  保圣寺大门的斜对面,就是沈宅的后门。我们是从沈宅正门进入的,一进门就看到了沈柏寒先生的画像,先生神态严肃,面容清秀,戴着民国标志性的圆形眼镜,一看就是江南书生。他的眼神清澈略带忧郁,却无比坚定。这位出生富门不忘家乡、为甪直作出诸多贡献的甪直乡贤,一直默默地站在幕后。斯人无声,世人难忘。

  2021年,我再一次走进甪直。沈宅设立了江南文化艺术创作展示基地,正在展出吴中画家的作品展。不知道是不是展会的原因,原本稍显清冷的沈宅多了不少人气。我似乎从沈柏寒先生清冷的眼神中看到了几分欣喜,传播江南文化、推动江南文化艺术发展也同样是他的初衷啊。

  我突然想再走一走东大桥,于是直奔而去。东大桥就像一位久违的老朋友,友善可亲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嗨,你好啊!我手摸着桥栏杆,一步一步从北走到南,又从南走到北,这座曾让我豪情顿生的桥,依然宽阔明亮,风采未减,而我已经人到中年。

  庆幸的是,我终没有错过甪直,在一步步的走读中,穿越时空的罅隙,与那些有趣的灵魂欣然相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