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斛

 缠绵168 2022-12-15 发布于广西

* 通篇霍山石斛特指霍山米斛

石斛通过现代研究分类,在世界上有1500多种,中国有76种(含2个变种),种类如此之多,其功效各不相同,我国最早有石斛记载的历史要追溯到《神农本草经》,该书记载的石斛绝对不可能是所有石斛的统称,一定是专指某种特定石斛,绝大多数证据明确指向霍山石斛,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从石斛性味、功效看

《神农本草经》成书时间不详,但是从继承《神农本草经》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名医别录》中可以看出,《神农本草经》应该成书于公元前或公元初年,也是迄今最早有关于石斛记载的书籍。《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这里十分明确石斛性“平”,我们经查“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目前收载的铁皮石斛、金钗石斛、流苏石斛、鼓槌石斛都是性微寒,经现代研究表明只有霍山石斛性平,其药性与古籍记载一致。当然要特别说明的是霍山石斛目前没有单列,放在石斛类项下,当时主要是为了顺利进入药典,但是并不是说明霍山石斛与其他石斛性味一致,霍山石斛本身其性味与其他石斛不同,最终是要在药典中进行单列的。历代本草对于石斛功效的论述基本沿用《神农本草经》中对于石斛功效的论述,最多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

二、从石斛产地和生长环境看

神农本草经》虽然没有明确石斛的出生地和生长环境,但是成书于2000年前的《范子计然》明确记载“石斛出六安”,成书于公元三世纪的《名医别录》明确记载“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通过考证,《名医别录》是由华佗弟子吴普、李当之所记,从《神农本草经》到《名医别录》300-400年间石斛在社会中得到了大量临床应用,对于石斛不仅有主治功效,还有对石斛的产地和生境进行记载,由于当时霍山县名没有诞生,属六安管辖,但对于其生长环境的描述直接指向以山区为主的霍山,因此历史上的六安石斛实际就是指霍山石斛。

三、从石斛形态特征看

继《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后,由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陶弘景编著,在成书于公元4世纪--5世纪的《本草经集注》中不仅沿用了《神农本草经》对于石斛性味功效叙述,首次就石斛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记载,“生石上,细实,桑灰汤沃之,色如金,形似蚱蜢髀者为佳。”“生栎树上者,名木斛。其茎形长而色浅。”同时提示“石斛形较短、细实,形似蚱蜢髀。”根据这些描述,不仅就石斛的形态特征描述的清清楚楚,还指出了当时有哪些假冒伪劣的存在,《本草经集注》中的石斛记载,为我们提供了石斛所指的依据,因为霍山石斛的形态特征与该描述完全一致,这种形态特征与铁皮石斛等其他石斛完全不同,因此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中所提石斛唯一的指向,那就是霍山石斛。

四、从石斛历史缺失期看

由于石斛在汉唐时期的大量运用,到宋朝明朝期间几乎难见石斛之踪影,因此假冒产品应运而生,成书于1061年的《本草图经》记载“唯生石上者胜,亦有生栎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甚至出现“今荆湖、川、广、及温台亦有之,以广南为佳。”成书于1578年的《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先生三易其稿历时27年才完成的,由于石斛处在缺失期,因此在他的著作中对于石斛没有介绍,只有一句“石斛名义未详”几个字,只能说明他在现实中几乎没有见过史料记载的石斛,同时也充分说明他做学问之严谨。成书于1565年的《本草蒙筌》是由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陈嘉谟编著,书中发出感叹“木斛无功易得,石斛有效难求”。因此这个时期的石斛已经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石斛,因为多用木斛充数,所以在石斛缺失期就有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同时从这里我们也看出在历史石斛缺失期虽用木斛充数,但并没有影响历史医药家们的判断,相反他们对于《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斛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准确。

五、从石斛医案中看

经过宋、明两个朝代几百年时间的沉积和恢复,到清朝时期,历史记载的石斛又横空出世,崭露头角,大放光彩,我们收集了三十多位清代著名医家医案,专门出版了《霍山石斛临床应用》一书,从医案中发现,他们处方中用到石斛的时候都明确写明霍山石斛或霍石斛,当然也有用到其他石斛的时候,如川石斛,直接标明川石斛,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不同地域的石斛药理药性是完全不同的,自从清代赵学敏、赵学楷在《本草纲目拾遗》《百草镜》中系统全面详细介绍了霍山石斛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理药效并正式起名霍山石斛以后,人们真正认识到《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石斛实际就是霍山石斛,并非其他品种的石斛。

六、从石斛名称演变过程看

历史文献中最早只有石斛之名,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的关于石斛出六安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出,无论是性味、功效、产地、生境还是形态特征都是指向霍山石斛的,进入鼎盛时期的唐朝,从历史记载的石斛贡品数量仍然以寿州石斛为主体,进入宋朝明朝石斛历史缺失期,便有木斛混淆视听也是情理之中,清朝医家用药十分谨慎,在医案中直接指名霍石斛或川石斛,就是因为医家深知其功效应用大不相同,直到赵学敏赵学楷在《本草纲目拾遗》《百草镜》中系统全面详细介绍了霍山石斛才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从六安石斛到寿州石斛到霍山石斛,其实这些名称虽几经演变但都是一脉相承的。

结语: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的条件下虽然没有如同现代进行分类,但是对石斛的认知非常严谨非常到位,这种认识过程实际也是一个不断地由浅入深的过程。纵观历史,在所有石斛品种中唯有霍山石斛能够承载2000多年历史文化,虽然石斛应用史历经演变,但是这并没有对霍山石斛的历史地位造成影响,相反对霍山石斛的记载和描述越来越清晰,无论是在鼎盛时期还是缺失期,霍山石斛自始至终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充分揭示《神农本草经》中石斛之所指,充分显示了霍山石斛历史之悠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