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日历 | 司马池《行色》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2-12-16 发布于江苏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遥远的行旅,比池水清冷,比凉秋凄楚;遥远的陆路刚走完,又到了渡口,开始了水路之旅。

亏得是这“行色”难以绘画,若是真能画成,应该让人一生愁苦吧。

注释


行色:行旅出发前后的情状、气派。《庄子·盗跖》:“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耶?”此处指行旅之人的心境。

于:犹“如”、“似”。

陌:道路。

到:一作“见”。

赖是:幸亏是。

遣:教,让。一作“遣”,一作“是”。

赏析


这是宋代诗人司马池的一首羁旅诗。
司马池,大家可能没听过,但他的儿子大家一定听过,他就是司马光。据《温公诗话》记载:先公监安丰酒税,赴官有《行色》诗云云。”(《竹庄诗话》卷十六)“安丰”,即安徽寿县,是“司马光砸缸”的存疑地之一。可见,四五岁的司马光也跟上任的父亲一起经历了这场“行色”之旅。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行色之状,何其难写;行色之意,何其难尽。欧阳修句,“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正面诉说“行色”,无“难状之景”在前;“不尽之意”言外,过于直白,疏于浅陋,而缺了《行色》诗中的含蓄与情韵。
“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渡头。”这两句是说,遥远的行旅,比池水清冷,比凉秋凄楚;遥远的陆路刚走完,又到了渡口,开始了水路之旅。这是实写“行色之情境”。
“行色”本难以描摹,尤其是此时的心境,但诗人仅用七个字,“冷于陂水淡于秋”,就将“行色之心境”勾勒出来了,使得无形之“行色”,具体而可感。“远陌初穷到渡头”,则重在写“行色之匆匆”,陆路水路,一程又一程,可谓山长水远,无穷无尽。
“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这两句是说,亏得是这“行色”难以绘画,若是真能画成,应该让人一生愁苦吧。这是虚写“行色之心情”。
这两句脱胎于唐代诗人高蟾《金陵晚望》名句,“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同样在行旅的路上,一个画“伤心”,一个画“愁苦”;一个“画不成”,一个“不能画”;却各自将“伤心”“愁苦”描摹殆尽,可谓“工巧绝妙”“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纵览全诗,寥寥数笔,就将一幅行色苦寒图勾勒出来,使人身临其境,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是为羁旅诗中的名篇佳作。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