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是个难事

 新用户65120Joi 2022-12-16 发布于山西
热学本来是不想作为谈论对象的,高中的热学千篇一律,套路地像江湖派,大学的热统是个噩梦,研究的内容无所不包,真正地使人摸不着头脑。

高中热学,计算题主要表现在“力气”上。受力分析加气态方程。

受力分析以平衡态为主,分析的对象是比较接近实际的近似认为体积不变的固体或液体。

气态方程通常都认为是有关理想气体状态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方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恒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关于压强、温度、体积三个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一类是变质量的克拉玻龙方程,没登进高中物理热学部分的门,但早已被老师们收编为重要的“俗家弟子”,对变质量问题的解决,那简直是一个“稳、准、狠”。从解决高中热学问题的结果来说,只是繁度的区别,没啥本质区别。

热学计算题一旦做错了,十有八九的错因是“少气无力”。

以本题为例,
出错的还是力学,力学是高中物理的核心。核心出问题就会地动山摇。

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水深的深度计,如图,导热性能良好的圆柱形汽缸Ⅰ、Ⅱ内部横截面积分别为S2S,长度均为L ,内部分别有轻质薄活塞A、B ,活塞密封性良好且可无摩擦左右滑动,汽缸Ⅰ左端开口。外界大气压强为p0,汽缸Ⅰ内通过A封有压强为p0的气体,汽缸Ⅱ内通过B封有压强为3p0的气体,一细管(体积忽略不计)连通两汽缸,初始状态A、B均位于汽缸最左端,该装置放入水下后,通过A向右移动的距离可测定水的深度,已知p0相当于10m高的水产生的压强,不计水温随深度的变化,被封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
1) 当A向右移动L/2时,水的深度h
2) 该深度计能测量的最大水深hm



(1)问,气态方程问题不大,注意压强的假设,因为A向右移动L/2,题中没告在这个状态时B活塞的位置,需要假设B活塞动或者不动。当然结果是B活塞没动。

水深h是用来和压强挂钩的,拐弯抹角和力学扯点关系。力学犹如五味中的“盐”,无力不欢是高中物理的特点和难点。

压强分析反映出的问题,思维跳的太厉害,感觉至上,而非合理的推理选择。


(2)问和(1)问相比,相当于是走了两个极端,(2)问中的极限情况是把原来A中的气体全部挤压到B内。难点还是和受力有关的压强。



水面下某高度h处的压强如何求呢?这是热学问题中的易错点。选好研究对象是顺利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选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当下的网课,是高度自律、积极奋斗,还是躺平了糟蹋时间。不同选择对未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对解决本题来说,选如图红色的液柱来研究液柱底部所在水平面上液体的压强。


对红色液柱进行受力分析。柱体侧面受到周围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上面有大气压力,下底面有液体压力,还有老大重力。列平衡方程是这样滴:

对这个式子,有的同学特别不理解为啥大气压强要掺乎进来。液体压强不是单纯的“爱吃鸡肉”吗?

可能是单纯记忆学习留下的知识病根,从何而来,未知?向何而去?向受力分析而去。正正经经选好对象,受力分析就行。感觉和以前的不一样,可能仅是感觉到结果不一样,而不是理解前提条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