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发明后,纸张普及前,古人把字写在哪儿?

 家有学子 2022-12-16 发布于甘肃
在文字发明以后,纸张普及之前,古人把字写在哪儿?
图片
图片

《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是由古文字专业青年学者葛亮所写的一本小书。他立足一手材料,分析汉字源流,并介绍了甲骨、金文、简帛等出土文献的最新研究。阅读此书,我们可以从丰富的材料中,了解造字之初古人的经验与智慧。书中有一篇为“书与册”,讨论了在文字发明以后,纸张普及之前,古汉字的载体。原来,书、册、典、编等汉字,与古人的书写材质和习惯有关,一起来了解吧。

在文字发明以后,纸张普及之前,对于把字写在哪儿,各大古典文明的先民作出了类似的选择:少数纪念性的文字,留在坚硬牢固的材质上,使它长久保存;大量的日常书写,则尽量就地取材,使用轻便易得的载体(如果用墨水或颜料来写字,那还得是吸水吃墨的材料),比如苏美尔人选择软泥板、古埃及人选择纸莎草、古印度人选择贝叶等等。上古时代的中国人也是如此,多以竹木制成简牍,用毛笔蘸墨进行书写——古汉字的主要载体,是简牍。

简牍与简牍时代 

“简” 主要是竹简,不产竹的地方也用木简。把竹子劈成细长的薄片,比劈木头容易得多,所以竹简更常见。今人仿制竹简,往往做得异常宽厚,好似说快板书用的竹板,甚至还有在上面刻字的。其实,一枚出土的竹简一般也就一毫米厚,五毫米到一厘米宽(图1),正好写一行小字。竹简上文字的大小,跟我们现在日常所写的字相比,其实差不多。(图2.1)把一排竹简用细线编连起来,卷成一卷,也不会太粗。一手可握的竹简,写几千字应该没有问题。有人说 “学富五车”堆的都是厚重的竹简,其实没多少书。大概是受了当代人臆造的“竹板”的误导。

图片

图1 一卷秦简:每枚厚约1mm,宽约6mm-8mm

“牍”是长方形的木片或竹片(“牍”字左边就是 “片”,图2.2),也叫“版”或“方”。如果要写的字不太多,比如一封家信、一个小表格、一篇简短的文书,一支简不够用,长篇的简册又写不满,那用“牍”正合适。

图片

图2.1 战国竹简

图片

图2.2 秦代木牍

简牍以外,绢帛(图2.3)也可以用来写宇,因而“简帛”“竹帛”常常连言。比如 《墨子》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但丝织品向来比较贵重,写错了字也不方便删改,实际上用得并不多。

图片

图2.3 汉代帛书

中国人使用简牍的历史长约两千年,从商周到汉晋,可以称为“简牍时代”。根据考古发现,在西汉时期,纸张可能已经用于书写,经过东汉“蔡伦造纸”的改进,又逐渐普及。不过,东汉、三国、西晋时期的竹木简都曾大量出土,在东汉末年的古书里还有 “著之简纸”一类的话,可见当时还是“简纸并用时代”。大约东晋以后,在纸上书写才成为主流。如今我们正由使用纸笔向数字化过度,“后之视今”,很可能会把21世纪初叫作“纸数并用时代”。

简牍时代的遗迹,既表现在出土文物上,也蕴藏在汉字汉语中。下面我们就以“书”“册”二字为线索,来探寻古人“书于竹帛”的历史。

书 ·

书有三义:写字的行为叫“书”,写下来的东西叫“书”(如书籍、书信、文书),写成什么模样也叫“书”(如篆书、隶书)。“书(書)”字,原本就包含了持笔书写的形象。

图片

图4.1 “书”西周金文

图片

图4.2 “书”秦简

古文字“書”(图4.1)是一个形声字,上部的图片是“聿yù”,即“笔(筆)”的初文,表意;下部的图片是“者”,古音与“书”相近,表音(用“者”字表音的“诸”“猪”等至今仍与“书”音近)。“聿”“者”交汇处的笔画后来有所省略,混到一起便成了“書”(图4.2)。简化字“书”则是“書”的草书(如图片)楷书化的结果。

“聿”字本由象右手的图片(又)和象毛笔(筆)的图片組合而成,在象形程度很高的商代金文“聿”中(图5.1),这两个构件的位置关系正与手执毛笔书写的形态相同。由于毛笔的笔杆多为竹制,后来加上竹字头,就成了“筆”字(图5.2)。 

图片

图5.1 “聿”商代金文

图片

图5.2 “笔”秦简

毛笔可以写,也可以画。商代文字“画(畫)”也包含了“聿”。(图6)在笔的下边有一个交错的构件,可能表示绘图的工具——圆规。

图片

图6 商代甲骨文“画”

从“聿”和包含“聿”的古文字看,造字之时(商代或更早),人们已经使用毛笔很久了。传说中有秦大将蒙恬“造笔”,其实毛笔的诞生远在秦之前。新石器时代许多陶器上的花纹明显就是用毛笔(至少是毛刷) 绘制的。毛刷、毛笔并无本质区别(英语都叫brush)。

图片

图7 陶寺朱书符号(摹本)

毛笔书迹的实物,也有时代很早的发现。比如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一件陶壶上,有用毛笔蘸朱砂书写的符号,其中一个很像古文字“文”(图7),它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大致相当于夏代早期。这类符号是不是文字,还有争议。

册 ·

在现代汉语里,各种装订好的纸本子都可以叫“册”。“册”这个名称的来历,就是用细线编连好的“简本子”,也就是简册。 

目前可见的出土简册年代相对较晚,其中最早的,出土于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基。而古人使用“册”的记载,却远早于战国。作于西周初年的《尚书·多士》有这么一句话——“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意思是你们商族的先人不但有竹简书“册”,还有经“典”文献。这一点,在古文字材料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我们先看商代文字“册”(图10)。一般认为,“册” 字本象编连成册的竹简之形,横向的编绳把纵向的竹简编成一排,再在两侧或一侧打结,跟出土简册的形态(如图11)几乎完全一致。那么,造“册”字之前,简册应该早已存在。

图片

图10 商代甲骨文“册”

图片

图11 出土西汉简册

内容重要的简册书籍,便是所谓“典”。古文字“典”(图12)的上部本就是“册”,下部则是象底座的丌 (基)”,表示被放在几案上的,比较庄重、珍贵的简册,即“经典”“典籍”。由此可见,商代人“有册有典”的“典”,应当也是以简册的形式存在的。

图片

图12 西周金文“典”

除了古文字字形,“册”字在商代、西周出土文献中的用例,也能说明当时使用竹简的情况。甲骨文、金文里都可以见到一种很重要的史官,称为“作册”,这个官名就是从“书写简册的人”引申而来的;后世把封官授爵叫“册封”,商周时代则称“册命”,它的来历就是宣读简册、发布任命的仪式。

比如在一件称为“免簋”的西周青铜器上,就有一位“作册”,受周王之命,“册命”名“免”之人的记载。(图14)从“作册”“册命”两个词在商代、西周的通行情况看,当时,书于简册显然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了。

图片

图14 册命金文:西周免簋

编连简册使用的编绳,大多是细丝,也有用麻的。“编”字左边的“纟”,就保留了这—层意思。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韦编”以往多解释为“熟牛皮制作的编绳”,从考古发现看,简册大多卷得很紧密(如图1),不大可能(也未曾见过)用皮绳来编连——太厚了,不好卷。所以,孔子读断的“韦编”可能是“纬编”的意思,指横向的编绳而已。

古代掌管文案的官吏也被称为“刀笔吏”,其中的“刀”指书刀(也称“削”),是用来刮去简牍上的错别字,而不是用来刻字的。现在我们能见到一些古人佩戴书刀的形象,比如秦始皇陵园出土的文官俑,腰间挂着书刀和磨刀石(图15);又如山东沂南北寨汉代画像石上的刀笔吏形象,耳朵上插着笔、腰里挂着书刀(图16)。书刀的作用常被误解,“刀刻竹简”的误说至今仍比比皆是。其实只要看“删”字就可以发现,“册”加“刀”,正是以书刀削删简册上错别字的意思。

图片

图15

秦代文官俑腰间所佩书刀(左)与磨刀石(右)

图片

图16

山东沂南北寨汉代画像石刀笔吏形象(复原图)

尽管商周时代留下了大量使用简牍的遗迹,但战国之前的简册为什么至今都没有出土呢?可能有几方面原因,比如中原地区干湿适中,适合人类居住、农业发展,但不适合有机物保存。正所谓“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绝大部分简册已经自然消失。又比如战国之前可能没有随葬简册的习俗,古人不主动埋,后世也就不容易出土。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地下还有,只是我们还没发现罢了。

除了常用的简牍,目前已知的古文字载体还有陶器、甲骨、金属器(主要是铜器)、玉石器、漆木器、纺织品、钱币、印章(封泥)、建筑表面等——各种需要写上字的地方,各种能写字、刻字、铸字的载体,古人都会利用,除了没有数码设备,跟今天其实并没太大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