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2. 此文发《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2. 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及教学改革新探讨----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张淼 邮编:445000 针对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 种种问题,例如,有些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 的目的和任务的认识上长期存在着偏差,从 而使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偏差,一味追求高 中体育课程的强度,却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 力的培养;有些体育教师为追求教学力度和 速度,在短暂的教学课堂中,安排较多的教 学内容,并且不注意教材的选用,选用教材 时一直沿用以往的选用教材原则和目标,使 得理论教材过于陈旧,对于学生掌握科学 的、系统的理论知识造成一定的阻碍;现今, 体育教学一直提不高,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 教师在教授体育课程时,采用的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只重视个体发展而忽视整体,有些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只重视整体学习效果而忽视个体 特长的发展。面对当今,高中体育教学中存 在的严重问题,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已迫在 眉睫,只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改革 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 的体育人才,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 展。 一、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不能适应现代的 教育理念。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观念比较传 统,教学理念只是局限在知识技能的授课 上,体育教师占据着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 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发展 等,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认识 不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未重视。 2、高中体育教学的模式比较落后。高中 体育教师受到专业体育教育的影响,在长期 的教学方式影响下,教师接受的是长时间的 竞技专项训练,以致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受其 影响,主要是对体育技能进行讲解,做些技 能方面的示范,然后就是让学生进行技能练 习,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方 式只是被动接受,造成学生的学习思维比较 狭窄,使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3、高中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不规范。传 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识,重视教学的结果, 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缺乏固定统一的标准 来进行教学评价,这种只注重个体努力程度 的评价方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高中体育教学的设施比较落后。随着 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学校的体育硬件 也都要进行改善。例如高中体育场地、体育 器材、体育设施等诸多硬件需要改进与维 护,学校的教学设施的维护有待于进一步加 强,而且体育设施的维护经费也比较短缺, 严重的束缚了体育教学的改革。 5、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而忽视了 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的学习阶段对于学 生来说是关键,高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挑 战,学习压力比较紧张,很多高中学校为了 争取时间而调整了体育课程,忽视了培养学 生的体育素质。 6、高中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需要改善, 以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发挥。 7、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缺乏 对体育的学习兴趣。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 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但大部分学生缺少积极 的学习态度,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体育的 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化,现实的学习中,学生 的学习任务繁重,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导 致他们忽视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二、高中体育积极创新教学改革改革思路 在进行体育教育时,不能只是一味强调 体育锻炼,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再多的锻 炼都是空谈,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际锻炼相 结合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加强体育教 学效果。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 模块教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并能够精心 设计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培养。与 此同时,学校还应跟随体育教学改革的步 伐,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构建健康的、有 效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中,管 理机构不仅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还应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争取营造全校重视体育 教学和体育学习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 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个体特长发展;展示 教师风采和专业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 而符合自身专业训练的体育教师,努力培养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创新体育项目训练方法 和模式的同时,注重发挥本校传统的体育项 目优势,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特色。 1、改善教学手段,有效开展高中体育教学 工作 长期以来,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学 手段重视程度不足,部分教师没有能够将信 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是导 致教学成效低下的重要方面。笔者在教学中 从两个方面入手,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 体现出来。一方面,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对 教学信息进行补充,弥补以往室内课教学信 息流量不足的弊端。各种体育常识、体育明 星信息以及体育赛事情况,借助于多媒体手 段的展示,能够让体育教学变得更为生动精 彩。有了信息化 教学手段的帮助,教师在体 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另 一方面,笔者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强化对项目 训练难点的突破工作,凡是学生在训练中难 以掌握的内容,都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慢动作 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动作技术要点,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效果。 2、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音乐和游戏 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有着本质的区 别,它不需要学生理解大量的概念知识,并 去记忆知识,只需要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和运 动的规则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即可,而这些 知识和动作要领又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 握,所以,抛去学生的个人爱好,体育教学应 该比文化教学更加有吸引力。因此,在新课 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将音乐和游戏 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具体做法是:根据教 学内容来播放音乐,舒缓的运动要配合舒缓 或者欢快的音乐,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的 心态去参加体育运动,获得身心上的愉悦; 较为激烈的运动要配合有气势、节奏感强的 音乐,使学生能够富有激情地投入到体育训 练之中,能够缓解和释放来自升学的压力。 其次,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教学游戏,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 分成几组,进行拍球接力跑游戏,这样既能 够让学生掌握运球、拍球的技巧,又能使学 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3、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三、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思维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纯粹的听众,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凭着自己的能力理解、吸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主动输出者,学生是被动的输入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往往需要教师督促才能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而对于不会的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习惯搁置一边,等待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边听得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哪个教师也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尽量少讲甚至不讲,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使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创新。体育课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造就健康体魄,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所进行体育项目更加了解,从中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完善,使之更适合高中学生的锻炼需要。要想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组织学生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指导他们的体育技能,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共同探究更安全、更有效的锻炼方法,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自信、自强,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更加优良。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体育教学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权威,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必须服从,不能说不,否则会受到责罚;教师批评学生很少顾及他们的感受,言辞激烈,甚至有时会辱骂学生。虽说严师出高徒,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平等和尊重,会使他们产生逆反情绪,表现在精神层面,则会出现性格不完善的情况。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要爱护学生,在教学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出现问题及时交流沟通,达到情感融洽、平等合作的状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体育成绩好而偏爱他,也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体育成绩不好而轻视他。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只是机遇不同,才暂时使得有的学生表现突出,有的学生表现一般。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在教学中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学生在获得认可后,会增加对体育的兴趣和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要教学相长。《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及时提出疑问。高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异常活跃的时期,提出的问题往往包罗万象、千奇百怪,教师在解答学生疑问的过程中,会对所授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加强对知识进行逻辑化、系统化的探究。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某项体育技能的习得有时会不经意间表现出创造性,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积极地吸纳到教学中来,使体育教学也具有了创新性。 3、对学生实施情感激励,发展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淡化技能教学,对学生实施情感激励,使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对学生的情感激励主要表现在语言激励和身教激励两方面。 a.语言激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情感激励中,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决定着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如果教师的言语传递的是消极的、打击性的信息,如学生跑步时速度较慢,教师责骂学生“乌龟都比你跑得快”;跳马时学生不敢跳,就数落他们“真是胆小鬼,有什么可怕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对体育锻炼的信心,失去创新和创造的勇气。而教师具有积极性的、激励性的语言能够戳中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自信起来、勇敢起来。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教师用“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跑得更快点”鼓励跑得较慢的学生,用“勇敢点,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激励不敢跳马的学生,就可以使学生增强信心、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念,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开放的状态,不断创新、创造。 b.身教激励。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具象征意义的主导者。高中生具有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既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富有质疑、挑战这种主导地位的心理。高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实施情感激励时,注重身教作用的发挥,适时参加学生的活动,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例如,有一次上体育课,教学内容是训练长跑,在课程开始前,有学生提出,长跑不用训练,只要有足够的耐力就行了。我却不以为然,向他们解释,跑步其实是一种技能,有自己的动作要领、技巧规范,掌握好了才能跑得下来,跑得快。学生不服,要求和我比赛。于是,我们设定进行1000米比赛,结果跑下来,我赢了。学生要求他们先跑100米,然后我再跑,结果我又赢了。学生又提出要求:他们先跑出200米,我再跑。我又同意了。这次学生赢了,而他们累得气喘吁吁,而我却面不改色心不跳。面对这种情形,学生们很愉快地接受了长跑需要训练的理论。于是我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他们讲解跑步的技巧,在我的身教激励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体育来说,新课改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 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必须要正视学生之 间的差异性,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 及朋友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影 响,只有以此为基础去创新教学方法,才能 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目 标。 参考文献 1 邓征军. 新课改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创 新思维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03) 2 杨素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几 点思考[J].中小学电教:下,2011(06) 3 郑锦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J].科学之友,2010(12)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 张淼 邮编:445000 针对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 种种问题,例如,有些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 的目的和任务的认识上长期存在着偏差,从 而使的指导思想出现严重偏差,一味追求高 中体育课程的强度,却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 力的培养;有些体育教师为追求教学力度和 速度,在短暂的教学课堂中,安排较多的教 学内容,并且不注意教材的选用,选用教材 时一直沿用以往的选用教材原则和目标,使 得理论教材过于陈旧,对于学生掌握科学 的、系统的理论知识造成一定的阻碍;现今, 体育教学一直提不高,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 教师在教授体育课程时,采用的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只重视个体发展而忽视整体,有些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只重视整体学习效果而忽视个体 特长的发展。面对当今,高中体育教学中存 在的严重问题,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已迫在 眉睫,只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改革 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 的体育人才,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 展。 一、 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不能适应现代的 教育理念。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观念比较传 统,教学理念只是局限在知识技能的授课 上,体育教师占据着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 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身心发展 等,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思想认识 不足,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未重视。 2、高中体育教学的模式比较落后。高中 体育教师受到专业体育教育的影响,在长期 的教学方式影响下,教师接受的是长时间的 竞技专项训练,以致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受其 影响,主要是对体育技能进行讲解,做些技 能方面的示范,然后就是让学生进行技能练 习,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方 式只是被动接受,造成学生的学习思维比较 狭窄,使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3、高中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不规范。传 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 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识,重视教学的结果, 而忽视了教学的过程,缺乏固定统一的标准 来进行教学评价,这种只注重个体努力程度 的评价方式,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高中体育教学的设施比较落后。随着 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学校的体育硬件 也都要进行改善。例如高中体育场地、体育 器材、体育设施等诸多硬件需要改进与维 护,学校的教学设施的维护有待于进一步加 强,而且体育设施的维护经费也比较短缺, 严重的束缚了体育教学的改革。 5、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而忽视了 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的学习阶段对于学 生来说是关键,高中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挑 战,学习压力比较紧张,很多高中学校为了 争取时间而调整了体育课程,忽视了培养学 生的体育素质。 6、高中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需要改善, 以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发挥。 7、高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缺乏 对体育的学习兴趣。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 应该是学习的主体,但大部分学生缺少积极 的学习态度,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体育的 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化,现实的学习中,学生 的学习任务繁重,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导 致他们忽视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二、高中体育积极创新教学改革改革思路 在进行体育教育时,不能只是一味强调 体育锻炼,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再多的锻 炼都是空谈,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际锻炼相 结合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加强体育教 学效果。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 模块教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之中,并能够精心 设计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培养。与 此同时,学校还应跟随体育教学改革的步 伐,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构建健康的、有 效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中,管 理机构不仅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还应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争取营造全校重视体育 教学和体育学习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落实 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个体特长发展;展示 教师风采和专业特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 而符合自身专业训练的体育教师,努力培养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创新体育项目训练方法 和模式的同时,注重发挥本校传统的体育项 目优势,建立属于学校自己的特色。 1、改善教学手段,有效开展高中体育教学 工作 长期以来,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学 手段重视程度不足,部分教师没有能够将信 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是导 致教学成效低下的重要方面。笔者在教学中 从两个方面入手,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 体现出来。一方面,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对 教学信息进行补充,弥补以往室内课教学信 息流量不足的弊端。各种体育常识、体育明 星信息以及体育赛事情况,借助于多媒体手 段的展示,能够让体育教学变得更为生动精 彩。有了信息化 教学手段的帮助,教师在体 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另 一方面,笔者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强化对项目 训练难点的突破工作,凡是学生在训练中难 以掌握的内容,都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慢动作 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动作技术要点,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效果。 2、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音乐和游戏 体育教学与文化课教学有着本质的区 别,它不需要学生理解大量的概念知识,并 去记忆知识,只需要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和运 动的规则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即可,而这些 知识和动作要领又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 握,所以,抛去学生的个人爱好,体育教学应 该比文化教学更加有吸引力。因此,在新课 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将音乐和游戏 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具体做法是:根据教 学内容来播放音乐,舒缓的运动要配合舒缓 或者欢快的音乐,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的 心态去参加体育运动,获得身心上的愉悦; 较为激烈的运动要配合有气势、节奏感强的 音乐,使学生能够富有激情地投入到体育训 练之中,能够缓解和释放来自升学的压力。 其次,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教学游戏,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 分成几组,进行拍球接力跑游戏,这样既能 够让学生掌握运球、拍球的技巧,又能使学 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3、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三、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思维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纯粹的听众,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凭着自己的能力理解、吸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主动输出者,学生是被动的输入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往往需要教师督促才能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而对于不会的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习惯搁置一边,等待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边听得云里雾里,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哪个教师也不愿看到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尽量少讲甚至不讲,把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使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创新。体育课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造就健康体魄,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所进行体育项目更加了解,从中发现其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完善,使之更适合高中学生的锻炼需要。要想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组织学生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指导他们的体育技能,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共同探究更安全、更有效的锻炼方法,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自信、自强,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更加优良。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体育教学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权威,要求学生做什么,学生必须服从,不能说不,否则会受到责罚;教师批评学生很少顾及他们的感受,言辞激烈,甚至有时会辱骂学生。虽说严师出高徒,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平等和尊重,会使他们产生逆反情绪,表现在精神层面,则会出现性格不完善的情况。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学生要尊重教师,教师要爱护学生,在教学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出现问题及时交流沟通,达到情感融洽、平等合作的状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体育成绩好而偏爱他,也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体育成绩不好而轻视他。每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只是机遇不同,才暂时使得有的学生表现突出,有的学生表现一般。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在教学中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学生在获得认可后,会增加对体育的兴趣和信心。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要教学相长。《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及时提出疑问。高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异常活跃的时期,提出的问题往往包罗万象、千奇百怪,教师在解答学生疑问的过程中,会对所授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感悟,从而加强对知识进行逻辑化、系统化的探究。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某项体育技能的习得有时会不经意间表现出创造性,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积极地吸纳到教学中来,使体育教学也具有了创新性。 3、对学生实施情感激励,发展体育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淡化技能教学,对学生实施情感激励,使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对学生的情感激励主要表现在语言激励和身教激励两方面。 a.语言激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情感激励中,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决定着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如果教师的言语传递的是消极的、打击性的信息,如学生跑步时速度较慢,教师责骂学生“乌龟都比你跑得快”;跳马时学生不敢跳,就数落他们“真是胆小鬼,有什么可怕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对体育锻炼的信心,失去创新和创造的勇气。而教师具有积极性的、激励性的语言能够戳中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自信起来、勇敢起来。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教师用“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跑得更快点”鼓励跑得较慢的学生,用“勇敢点,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激励不敢跳马的学生,就可以使学生增强信心、坚定克服困难的信念,同时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开放的状态,不断创新、创造。 b.身教激励。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具象征意义的主导者。高中生具有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既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富有质疑、挑战这种主导地位的心理。高中体育教师应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实施情感激励时,注重身教作用的发挥,适时参加学生的活动,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例如,有一次上体育课,教学内容是训练长跑,在课程开始前,有学生提出,长跑不用训练,只要有足够的耐力就行了。我却不以为然,向他们解释,跑步其实是一种技能,有自己的动作要领、技巧规范,掌握好了才能跑得下来,跑得快。学生不服,要求和我比赛。于是,我们设定进行1000米比赛,结果跑下来,我赢了。学生要求他们先跑100米,然后我再跑,结果我又赢了。学生又提出要求:他们先跑出200米,我再跑。我又同意了。这次学生赢了,而他们累得气喘吁吁,而我却面不改色心不跳。面对这种情形,学生们很愉快地接受了长跑需要训练的理论。于是我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他们讲解跑步的技巧,在我的身教激励下,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体育来说,新课改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 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必须要正视学生之 间的差异性,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 及朋友型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影 响,只有以此为基础去创新教学方法,才能 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目 标。 参考文献 1 邓征军. 新课改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创 新思维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03) 2 杨素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几 点思考[J].中小学电教:下,2011(06) 3 郑锦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 题与对策[J].科学之友,2010(12) |
|
来自: 昵称15221501 > 《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