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怪”艺术观的书画创新价值研究

 mengk4fz0yyf5h 2022-12-16 发布于海南

文◎朱丹丹

摘要:郑板桥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和诗人,在书画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他在文艺理论方面极具独到的见解,在艺术创作上也总是立异标新,成为当时书画界的怪力新军。他的艺术观之“怪”表现于各艺术领域,探讨并深刻认识其书法、绘画等的创作创新思想,掌握其“怪”艺术的创新规律,去实现世人追求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放豪之外”的境界。

关键词

郑板桥、艺术观、书画创新、价值

正文

一、郑板桥所处的时代环境

扬州八怪是清代康乾时期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群体,尤其以叛逆和狂怪著称的郑板桥最为著名。郑板桥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和诗人,世人都闻其之“怪”:癫狂而幽默的“怪”,酸辣却真诚的“怪”。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尤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文章图片1

郑板桥《竹图(乾隆癸酉)》

他的一生浓缩为四个阶段:少时求学、中年扬州卖画、宦游当县令和卖画扬州终老。郑板桥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清寒的读书人,在他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丧母,十四岁又失继母,中年在扬州靠卖画养家糊口,且与徐夫人所生的儿子又离世,后娶饶氏所生之子也因病离世,郑板桥悲哀至极。他的仕途也不顺,在山东范县任知县不久,因在潍县做官时为民请赈忤大吏遭罢官,为此,命运坎坷的郑板桥毅然决然地回到扬州重操卖画“旧业”直至终老,走上了艺术创作的巅峰之路。

当时清政府暂时放松了对处于全国经济中心的江苏、浙江一带地区的控制,为具有独特艺术创作风格的“扬州八怪”创造了有利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促使新思想逐渐产生,因而扬州一带有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发展艺术创作。

也正是在当时社会大环境和扬州小环境的双重矛盾下,才出现郑板桥这样出奇叛逆的“怪”人,在书画界表现出异端特质,成为那个时代继往开来的艺术探索者和革新家之一,他的“怪”被世人总结为画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这或多或少与他的生平经历有关,他的一生经历了幼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之苦,可谓是“人生三大不幸”都被他占尽。在科举道路上,尽管成为过“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然而中进士后也仅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后来因为闹饥荒私自开仓赈灾,惹怒大官,便告老还乡。他在历任做官的时间里,一直居住在扬州,以卖书画为营生。郑板桥在文艺理论方面坚持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此间,他的作品也不断涌现。

文章图片2

郑板桥行书作品

二、郑板桥艺术观之“怪”

郑板桥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在众多名家名作中,可以很容易辨认出哪一幅是郑板桥的作品,他的书法没有石涛的那种端秀雅致,也不同于八大山人的大笔泼墨、洋洋洒洒,更没有徐渭的大气洒脱,他的字变化多端、个性张扬,完全不受束缚,他用“怪”来表现自己的艺术风格。“怪”的书法作品不合当时的潮流,“怪”的绘画只有竹兰石,“怪”的题跋敢于直言直语,甚至连作品上的印章都是“怪”的,但是这个“怪”并不是真的怪异,反而正是这“怪”让他的艺术大放异彩。“奇”是“怪”的更高程度上的表现,他的“怪”与“奇”的关系是表象升华到内涵的创作经历,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鉴赏过程,是艺术成就上的前因后果。

(一)自创“六分半书”

郑板桥自创的“六分半书”,又称“乱石铺街体”。这类书体在学术界非常著名,已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一个流派。《中国书法大辞典》里对“六分半书”的解释是:“清郑板桥所创书体。郑为'扬州八怪’之一,初学黄山谷,后参以八分之波磔、篆书之结构、行草之用笔,熔于一炉,自称'六分半书’。”

他以黄山谷为本,融篆、隶、真、行、草五体,将六种书体分“半”相融,其“六分半书”的艺术效果随之呈现,当然,“六分半书”融入了多种书体,却能不显得杂乱,而且这横斜竖排的字让人看起来还是很有劲道和张力,同时又有和谐统一之美,关键还是在于他有正楷的书法功底。《重修城隍庙碑记》碑文更为突出,书法中彰显了奇崛怪诞之趣味,运用的正是其“六分半书”,字的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长一短大多都是昂扬有斗志,气势十足,或一提一按间灵活抖擞,显得底气满满,具有沉着冷静之感,又略有飘仙欲飞之美趣,有黄庭坚之风;或一点一画间敦厚有力,特别是在处理一点一横时,爱用顿笔去书写,遇到转折便用大笔翻过,这多承苏轼之貌。

文章图片3

郑板桥《竹石图(咬定青山)》

(二)注重“书画一体”

郑板桥对书画界的艺术理论有很多突出贡献,其中在书画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这一套“相融”技法给了后人很大的启示,更使书、画关系有了进一步深化,相互运用,融为一体,铸就美感,真正做到了“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诗、书、画一体的完美统一,成就卓著。

郑板桥的《七歌》就是一幅典型表现“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的图轴,图上的竹叶密集重叠,用墨浓淡干湿,映照了他自己所领悟的“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那些竹子经过远近虚实的处理,栩栩如生,十分恰当地陪衬了旁边浓淡相宜的书法,竹叶斜落在字上、画轴上。整体布局达到了相生相融、技能运用自如的地步,一眼看去,俨然就像那角落的竹叶里散落了他的篆、隶、行、草各书体,书、画合而为一,通俗地说,这首诗的字是画出来的。可见整幅作品他是一气呵成,行笔急速,正体现了他注重“书画一体”的道理。

郑板桥的绘画,总是能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书法与绘画的密切关系,将它们巧妙结合在一起,他把画法移入书法,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

(三)主张“不泥古法”

郑板桥认为,绘画不仅仅是实物的场景再现,还应该绘出画家自己的思想和对事物的态度。他不仅绘画出美的事物,还在竹、兰、石等这些题材的绘画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正所谓“一兰一竹一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何美的事物,如果只是简单的绘画还原,那就失去了灵性,因此,他提出了“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的主张。绘画和书法一样,也要注意技巧和艺术表达方式,这也映照了他讲究的“不泥古法”的原则。强调学古不是死学而是要“活”学,就像读书一样,明确主次重点,精读细赏并学以致用。

在艺术上,郑板桥非常推崇苏轼、石涛、文同等人的墨竹作品,认为他们都有自己表达竹气节的风格,但不会临摹古法,一味地盲目崇拜,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中锻造自己的风格,强调个性和多元化。因此,他自己的作品中最大限度地灌以他的艺术见解,与他人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比如他将笔墨写意法运用到绘画中,使画面增添笔墨韵味。就这样,在“不泥古法”的思想下,郑板桥既吸收了前人的技能,不断创新,又最终将其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样式。郑板桥画竹既遵守“可取”的传统法则又不被古法拘束,他认为,这些法则来自古人,若能化为“我法”,便是更大的一种进步。因此郑板桥在刻苦学习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深入观察和经验累积,努力钻研新的创作手法。

文章图片4

郑板桥《竹石图》

三、郑板桥艺术风格的创新价值

郑板桥不但艺术造诣很深厚,在艺术理论上也有自己的精彩见解,他艺术风格上的从“怪”的形成到“奇”的升华正是受到他独特的美学思想影响,从而具有了深沉而豁达的意蕴。他的书法有自创新颖的“怪”,绘画有不落俗套的“怪”,诗文有独辟蹊径的“怪”,而这些“怪”看似荒诞不经,让人难以理解,但仔细推敲,又属于艺术上标新立异的奇迹,每一个作品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感情色彩,意蕴深奥,难能可贵。

任何一个艺术家风格的形成都有原因,郑板桥的“怪”风格有受自身的天赋修养、审美精神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他各种复杂丰富的艺术观念交织而形成的。其实郑板桥的世界观属于儒家正统,他对穷人同情的“仁”心,对命运坎坷不平的“怨”意,都付诸艺术观念的“极端”创新中,他坚持自己的为艺主张,质朴率真,即便其他文人都顺应当时的潮流而作或歌功颂德,他坚定“直抒真情”的创作理念,充分传达出“书品与人品相表里”和“画以慰天下之劳人”的宏愿。最后,也正是这份孤高豪迈的情思和执拗追求,加上对儒家“民本”学说持有的真诚态度,才有了他在艺术上“怪”的亮丽风采。

(一)“怪”中展现立意标新

郑板桥艺术创作的纲领就是立意标新,首先在郑板桥眼里,书画应该是用来抒写怀抱和寄托感情的艺术门类,他的书画经常是他各种“怪”思想和“怪”情绪的集中表现,他反对并绝不去跟风当时普遍对待书画的那股潮流(那时候流行书画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追寻古人的形式主义潮流)。郑板桥经常对身边的人直言,欣赏他的书画时“莫当画图看”,应仔细鉴赏“文里机闲,字里机关”。“人夺山人七品官,天与山人一支笔”,在他的书画里,满是自己壮志未酬、宦途失意的牢骚和对当时社会的抨击,当然也有个人志趣,都是借助书画宣泄出来。

历来被文人奉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大多是用以寄托高洁节操,郑板桥却说“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故他只从“四君子”中取兰、竹“二君子”。郑板桥“怪之非怪”的理由是他缩小了范围,却容易扩大兴寄,赋予它们更多丰富复杂的情思,他觉得,兰是“香祖”“王者之香”,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称,他笔下的兰花叶丽花疏,似幽香缥缈,有幽洁之感。同样,其绘画的竹子看起来显得瘦劲孤高、超尘脱俗,枝叶疏密有致、浓淡相交,展现出一种豪迈凌云、倔强不屈的气概。

比如,他画的《风竹》,竹竿细小瘦弱却透着坚韧,任大风吹得枝摇叶舞,显示出一股坚劲,好似尖厉的秋风显得无能为力。该画的意境跃然纸上:郑板桥自勉无论生活中有多少狂风暴雨的拍打,都会像竹子一样满怀信心,迎难而上。其画题诗曰: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郑板桥在画兰花时,经常把荆棘也画进去,以表现出“不荆棘不成兰”“棘中之兰,花更硕茂”的绘画思想,褒扬兰花的毅力,即便荆棘也阻碍不了兰花的生长。郑板桥在画中言志,暗喻自己不怕人生困苦的决心。因其艺术思想“拆天”与“补天”的矛盾,荆棘有时他喻“小人”,有时也喻护卫国家的勇士,时褒时贬。总之,“不比寻常翰墨间,萧疏各有凌云意”。这是郑板桥在书画方面“怪之非怪”的灵魂所在。

文章图片5

郑板桥《兰花图》

(二)“怪”中透出美学意趣

郑板桥在生前被冠之为“怪”,兴许有些贬意。也有许多人对他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理解为“奇”,给予肯定。既有奇特创新之处,确实又达到了美学效果,随着专家学者辩证去探讨和研究,郑板桥的“怪”即是艺术上的“奇”,受到公允的评价,也正是这种“怪”,有着奇之为美的意趣。

以他在书法上的创新为例,由他自创并闻名于书法界的“六分半书”,被现在很多书法爱好者模仿,有趣的是这份创新的灵感源自烹饪。郑板桥将书法比作“炒菜”,这是他书法上追求的“怪”想法,想象着篆、隶、真、行、草五体分别是厨房的五种“调料”,外加黄山谷的笔致是调料的主体,反复改进并完成这个创意之后,各种书体熔为一炉的化学效果不亚于菜肴的“美味”,当然这道“美味”取名“六分半书”。

看到街道上随意摆放的石头,也奇思妙想着自己在书法布局上“无章法”,七扭八歪,疏密不一,因此,“六分半书”也被后人称为“乱石铺街体”。他的“怪”无孔不入,尽管有时让人匪夷所思,却有出奇的效果——书体的笔力,朴茂劲拔、奇秀雅逸。方圆正斜横竖疏密,尽是颠倒混用;前后上下排列,穿插灵巧入幽。郑板桥的书法有“怪之非怪”的艺术格调,除了他的标新立异,更是因为深厚的楷书及诸体的书法功底和对书法充满灵性的参透。

四、郑板桥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纵览整个中国书画史,具有独特风格的名家并不在少数,但类似郑板桥这样标新立异的“怪”才很少,其人品、诗品、书品影响深远,广为人所称颂,其作品还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和推崇。他在文艺思想方面也颇有建树,提出过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且学习方法及对艺术的端正态度对后人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可以说,他的艺术及人文精神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图片6

郑板桥书法五言诗

他的画作受石涛、朱耷、徐渭等人的影响较深,他的墨竹就是学自传统,但他认为“各有灵苗各自探”,在吸取他们的艺术思想和笔意的同时,他不会死学,而是不泥古法,灵活变通,推陈出新,臻于完善。如“胸无成竹”说、“学七抛三”说、“不立一格”说、“先大后小”说、“师法自然”说等,这些对整个书画界的绘画理论发展和完善有重要作用。郑板桥不拘泥于前人陈规,追求个性,富于创新,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技能但又超越了传统文人画的风格,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画坛,甚至对当今的绘画创作仍有指导意义,在绘画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