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战争:48年淮海战役,我军除了兵力少14万,还有一个巨大劣势

 炫叶楓雪 2022-12-18 发布于广东

66万人对阵敌军80万人,取得歼敌50万以上的胜绩,应该说淮海战役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含金量最高,难度也最大的一场大型歼灭战。除了会战的结果之外,能够把以少对多的决战给打成歼灭战,本身也是我国历史上极其罕有的事情。不过这次战役我军可不仅仅是兵力不如对手,在另一重要条件上劣势更明显。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新浪新闻

这一劣势条件,就是武器。有的朋友认为战争打到48年末,武器占据优势的已经不是国民党军队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兵强马壮的东野影响,大家印象里就是我军动辄摆出上千门大炮攻城的景象。应该说48年除了东野之外,我军其他战区的部队装备还是赶不上国军的平均水平。即便是东野,更多也是在火炮数量上占优,而在火炮口径和武器质量上,并没有达到国军主力普遍装备105榴弹炮(有的部队还有155榴)的水平。华野虽然在装备方面仅次于东北的解放军,但总体上不及对面的徐州剿总部队,而且差距还很大,我们下面具体对比一下。

打开新浪新闻

淮海战役期间,华野和中野两支部队总计使用了1364门各型火炮,乍一看已经是相当拿得出手的数据,毕竟强如东野,打锦州、打天津都没用得了这么多炮。但是对比一下敌人徐州剿总各部队装备的火炮,这点数就不够看了。敌人拥有4215门火炮,是华野、中野加在一起的3倍还多。火炮并不是敌人仅有的装备优势,大炮方面都有如此差距,相对稀奇的坦克、飞机就更是差得远了。淮海战役中,敌军共投入了215辆坦克(包括华野围攻陈官庄时,国军北上增援的装甲部队),我军阵中倒也不是没有坦克,只不过22辆(均为缴获品,华野当时已经有特种兵纵队)在敌人的装甲部队面前就显得比较稀少了。

打开新浪新闻

除了炮兵和坦克,很多朋友对《大决战》电影中国军的飞机也有印象,那是徐东阻击战时的场景,战机轰炸帮助邱李兵团向碾庄推进,给我军阵地造成巨大压力。国军整个战役投入战机总数为158架,执行任务数为2957次,主要进行轰炸和粮弹给养的空投。淮海战场上,我军在空中力量方面还是个空白。

打开新浪新闻

尽管装备的劣势极其明显,但我军还是打赢了这次关键战役。虽然火炮没有敌人多,但是炮弹供应(大连产,转运华东)和粮食后勤(500多万人民支援)却不落下风,火力还是不足的话,就用没良心炮(汽油桶当发射器)和土工战术,愣是打得敌人没了脾气。所以战争中,武器装备有时未必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看掌握在谁手里,怎么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