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系列│吕纪——明代花鸟画第一家

 泊木沐 2022-12-18 发布于辽宁

1.《先春四喜图》

▲明 吕纪《先春四喜图》

139.8厘米 49.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四只喜鹊立于山茶花,梅花树枝上,刻画稍显刻板,丝毛不得法,或是后世托名之作。

2.《春喜图》

▲明 吕纪《春喜图》

137.4厘米 4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绘一对锦鸡立于梅花树干上,白梅,茶花,水仙盛开,春景盎然,四只雀儿似犯了春困,全部入眠。

3.《柳塘禽集图》

▲明 吕纪《柳塘禽集图》

203.7厘米 11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的构景方式,与一般花鸟作品不同,以山水为主。上有吕纪名款,接近<雪景翎毛>款字,笔墨也受其影响,但相较之下,仍颇有差距。因此推测可能应宫廷之需,由工作坊内的弟子代笔,吕纪再签署名款于其上。

4.《南极老人图》

▲明 吕纪《南极老人图》

216厘米 114.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南极老人图》绘南极老人于月下礼拜的情景。他身躯矮小,长头高额,须眉雪白,精神矍铄,正是“长头大耳短身躯,南极之方称老寿”的形象。南极老人身旁有一只白鹿,也是高寿的象征。画中另有修竹、桃花、祥云、明月等景致,烘托出悠远意境。全图从内容到笔墨皆颇为出彩,既有出色的审美价值,也寄寓着画家对家国平安、民众高寿的深深祝福。

5.《残荷鹰鹭图》

▲明 吕纪《残荷鹰鹭图》

190厘米 105.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残荷鹰鹭图》绘秋日荷塘一角之景。画中萧风瑟瑟,荷叶枯卷,一只苍鹰收翅转颈,追捕猎物。白鹭仓皇而逃,野鸭惊惧躲避,鹡鸰鸟警惕躲闪,极富戏剧性。此图以水墨写意为主,粗中有细,鹰隼羽毛用没骨笔法写出,颇具动势;白鹭则以线条勾出轮廓,平铺颜色,更显纤细柔弱;残荷、芦叶逸笔草草,渲染出冰冷肃杀的自然氛围。全图从多个方面展现了吕纪过人的绘画技巧。

6.《牡丹锦鸡图》

▲明 吕纪《牡丹锦鸡图》

184.3厘米 100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尺幅甚大,色彩浓艳,粗健的桃干自右下角拔地而起,枝干遒曲,在画面上部盛开朵朵桃花,粉白可人,上栖数只鸟雀,姿态各异,作唧喳鸣叫状,一派闹春之景;下部湖石间有红、白牡丹竞相争艳,立于湖石上的雄雉成为环绕的中心,双目圆睁,作俯视顾盼状,尾羽在牡丹衬托下愈发显得华美劲健,雌雉体小尾短,羽毛呈带斑的砂褐色,缩劲蹬地,欲展翅上飞。

7.《桂菊山禽图》

▲明 吕纪《桂菊山禽图》

192厘米 10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桂菊山禽图》是明代院体花鸟画之翘楚,乃“国宝”级作品。图中“桂”谐音“贵”,寓意富贵多福;“绶带鸟”又名“寿带鸟”,取长寿康乐之意;菊花为“四君子”之一,有高洁不屈之态;八哥既具有世俗意味,又给画面增添了欢快的气氛。全图敷色明艳,法度规整,别具一格,其作者不愧“明代花鸟画第一家”之美誉。

8.《四季花鸟图》

▲明 吕纪《四季花鸟图》

174.4厘米 99.7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绘寒冬山中之景。山中腊梅枝盘垣山间,枝壮遒劲,淡黄色花朵压枝头,画面一角茶梅花竞相绽放,红彤彤花朵格外艳丽;石块上二只锦鸡站立,羽毛五彩斑斓,尾翎修长美丽,伸长的脖子似在闻面前开放的梅花香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