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量高耐贮存的玉米,在明代传入我国后为什么没有大面积种植?

 倦鸟依林 2022-12-18 发布于山西


引言

在中国封建时代,农作物的收成和国家的财政收入息息相关,百姓的生活也完全维系在几亩薄田之上,因此每一次新作物的传入都会带来一次生产力的提升。

但在明朝的时候,玉米的传入在中国却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其在国内的传播范围也十分有限,也正因如此人们对于玉米的传入途径和传入时间依然存在较多疑问,这让我们不得不去向史料寻求答案。

一、“玉麦”和“西番麦”谁才是玉米

在如今的学术圈中普遍认为,玉米在明代中期是由三条不同的路线进入中国的,这三个方向分别是海路——福建线印度——云南线;以及西域——中土线,其中云南线和福建线被研究最多,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地的明代地方志中出现了“玉麦”的记载。

最早的玉米植株

有人认为,这些书籍中记载的“玉麦”便是玉米的古称,而云南福建二地与外界交流本身就比较频繁,这样的理论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但近来有学者发现,在明代的中原地区,有些人会种植一种叫做“裕麦”的作物,这种作物和小麦类似,但是其颗粒更加饱满,植株的体型也介于大麦和小麦之间。而在当时一些名称在传播的时候由于记录资料的缺失,可能出现称呼异字的情况。因此,南部诸省份所说的玉麦可能是北方“裕麦”的讹传。

除此之外,在嘉靖年间的《云南府志》中还有一段十分关键的记载,其记录了当时在云南地区种植的所有麦类植物,即“大麦、小麦、燕麦、玉麦、西番麦”,此时除了我们熟知的大麦、小麦和燕麦之外,又出现了一种全新的作物——“西番麦”和玉麦并列。而这种西番麦,其实才最有可能是我们现在吃的玉米。

抽穗的小麦

首先,在明代的相关农业书籍中,对于玉麦形态的描述寥寥无几。这说明,在著书者看来,仅凭“麦”字,就可以将玉麦的形态交待清楚。可是我们都知道,玉米和常见的大麦小麦之间在形态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不做详细解释的做法是不可理解的。

而西番麦的形态在明代农业书籍中则有相对明确的记载,在《学圃杂谈》中有“形似稷而枝叶奇大,结子累累”的描述,这和玉米就比较类似了。

饱满的玉米

另外一条十分重要的证据出现在巨著《本草纲目》之中,在书中李时珍根据西番麦的形态为其重新命名为玉蜀黍,至今这仍然是我国部分地区对于玉米的称呼。

《本草纲目》书影

李时珍在书中是这么描述玉蜀黍的:

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苗心别出一苞,如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子,黄白色,可煠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这里的描述十分具体,而且和玉米的形态也完全一致,因此西番麦才是真正的玉米,而玉麦可能只是中原裕麦的错称。

随着我们确定了明代玉米的正确称呼,另一个问题便接踵而至,西番麦中的“西番”,究竟指代的是哪里,玉米又是怎么传入中国的呢?

二、玉米传入路径辨析

前面我们提到过对于明代玉米的传入路径,如今存在三种说法,且大部分学者认为玉米是通过这三条路分别进入中国的。

但随着我们确定了玉麦并不是玉米在明代的叫法,这些理论就要重新接受审视了,为了弄清玉米传入的真实路径,我们必须要从西番麦的“西番”二字入手。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玉米是哥伦布从美洲大陆带回到亚欧大陆的,因此无论其从哪种途径到达中国,都是从西方世界传入的,似乎都能够被冠以“西番”的名号。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

但是明朝时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却和现在完全不同,西番也是有着明确指向的,在《明史·西域志》中对于西番有这样的解释:

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

因此,明代的西番就是我国西北地区。这也让玉米从东部沿海地区登陆的说法不攻自破。不过云南的外围在当时也会被称为西番。那么,玉米究竟是沿着丝绸之路的古路还是印度——云南一线进入中国就还需要进一步辨析。

说道这里我们不妨再从其他地方寻找线索,我们知道玉在中国文化中是十分独特的存在,其一般被用来形容君子的高尚品格。因此,普通的食物很少被冠以“玉”字,那么外来作物玉米为何得此殊荣呢?

为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在明代书籍中寻找答案,在王象晋的《群芳谱》中有如下记载:

御麦……以其曾经进御,故曰御麦。出西番,旧名番麦”。

这段话无疑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也为我们说明了玉米称呼变更的真正原因。

与此同时我们还掌握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玉米乃是西番国家的进贡之物。在我国的典籍中对于国外使者往来记录尤为详细,从中我们便可窥见玉米进入中国的真实路径。

明代进贡的西域使者

虽然在明代时丝绸之路已经不见往日繁华,但是西域诸国和明朝政府,依然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明朝中期国力最鼎盛的时候,西域诸国也会经常派遣使者进贡礼物,以求获得明王朝的庇护。

而云南地区,在明代采用的是羁縻统治的方法,其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且当时西南诸国和明王朝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进贡的记录。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玉米是从西域一线以贡品的形式传入中国,并逐渐从宫廷流入民间。

三、玉米在明朝的传播

在明确了玉米传入中国的路径之后,我们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明代为什么玉米没有大规模的传播开来,而是到了清代才逐渐成为部分地区重要作物呢?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玉米作为一种外来作物,其在原产地的生长条件和中国地区存在较大差别,我们都听说过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故事,因此玉米在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种可口的作物。

在明代的诸多典籍中,对于玉米的口味也有不少描述,其中不乏玉米口感糟糕,甚至比不上芡实的记载,而且在部分地区的记录中,玉米的产量也并非十分可观,这都是因为当时的玉米品种并没有适应中国的气候和土壤,因此其遭到明朝百姓的轻视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新农作物的大面积推广还需要外部存在稳定的政治环境,虽然对于玉米传入我国的具体时间在学术界尚无定论,但从各种线索中,人们普遍认为玉米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的。

嘉靖皇帝剧照

嘉靖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其执政时明朝虽然政局稳定,但在我国南方各地已经出现了较为频繁的民变,各地的土地兼并现象也十分严重,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成为地主的佃户或者流民。

在繁重的税赋压力下,百姓们必须想尽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不敢在玉米这种新作物上冒太大的风险,没有大面积播种的玉米,其品种迭代也十分缓慢。因此直到明朝末年,其产量和味道依然比不上中国本土的粮食作物,这也是明代玉米存在感稀薄的根本原因。

其实在明代,玉米始终没有被当做一种主食来推广种植,人们只会在田间地头的边角处种上几株玉米,相对于其食用价值,玉米的药用价值甚至更被人们所重视。

如今的玉米田

其实在清朝初年,玉米的种植范围和种植量依然十分有限。直到清朝中期,贫苦百姓们发现了玉米耐贮、饱腹感强的特点,其才开始被广泛种植。并随着我国的移民浪潮,被推广到全国各地,最终成为了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主食。

结语

在中国古代每当有新的农作物传入的时候,一般都会留下翔实的文献记载,但是玉米作为一种后来在中国广泛种植的主食,在典籍资料中的描述却寥寥无几,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传入途径和传入时间都很不清楚。

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史官偷懒。而是因为在玉米刚刚传入的时候,其食用价值相对有限,而且明代的政治条件,也不允许玉米的大范围推广,因此其引起的反响并不强烈。如今我们通过研究文献,也还是可以摸清其传播路径的。

与此同时,从之前针对玉米传播的几条错误论述中,我们还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不能带着如今的眼光去试图理解古代的描述,这样往往会造成南辕北辙的结果,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的语境和背景下,才能够窥见历史的真相。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

《明史·西域传》

《群芳谱》

《学圃杂谈》

《云南府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