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老城厢的乡愁 (一) 城墙 城门|老小孩讲述

 李平东方明珠 2022-12-18 发布于上海

南京   明代城墙

      上海老城厢的乡愁  (一)

春风化雨

     在乡村中有乡愁,在城市中难道就没有乡愁吗?有!上海的乡愁主要是表现在具有700多年历史的老城厢里。

上海县城 10扇城门  和 城内河流的分布图

清  同治年间的 上海县城图

从上面地图中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的特征:

     1,圆形的城墙和众多的城门。

     2,围绕城墙的护城河及城内河流纵横交叉,蜿蜒曲折,小桥流水。一片江南水乡村镇的特征。这就奠定了当今老城厢的道路系统和小街小巷路网的特征。

     城墙 城门

     城墙是构成中国城池的骨骼和框架。城墙的两大功能是外御和内守。而且还须带有雉堞、城门和箭楼,以抵禦战火和兵匪的摧残。在古代,没有城墙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传统的城市。城墙是作为”正统“的城市的标志。

     元朝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正式成立县以后并未按制建筑城墙。原因是:一, 200多年来时局太平无事。二,当地居民大多靠江海营生,以捕鱼、晒盐、耕田为主,所以无城墙进出比较方便。

     这种“无城墙“的状态一直维持了261年。但是,明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四月十九日,倭寇突然从海上侵入城邑 大肆洗劫。五月初七,又来抢掠财物。五月十二日,倭寇更猖獗,率船三百余艘大规模侵城,杀人劫财,焚烧民舍、县署,连当时的县承(副县官)也殉职。整个县城几乎一半都被化为焦土废墟。二十七日以及六月二十七日,又入侵两次。两个多月内,竟遭连续5次侵袭,损失惨重。

     这时,官民都强烈意识到,要保平安,非筑城墙不可。于是在奏议获得批准以后,松江知府方亷即刻下令筹集资金,勘定城墙基址,动工修筑。那时,正是农历10月开工,整个县城都成了建筑工地,到12月就竣工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巍峨、雄伟的城墙拔地而起,显示了城市的“安定”、“稳固“的气概。终于改变了上海县建城200多年没有城墙的历史。城墙筑后,有效地抵制了数次倭寇的攻击。

     筑城仅1个月,倭寇又来犯,海盗们挥舞刀剑,满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城池再洗劫一空,让他们万万没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平地耸立起的高高的城墙,经奋力固守,县城未被攻破。嘉靖三十五年倭寇围城17日,乃未得逞,城池固若金湯,从此不敢再犯。上海基本肃清了倭寇的抢劫和侵犯。

     上海县城,最早建了6座城门:

     小东门(宝带门)

     大东门(朝宗门)

     小南门(朝阳门)

     大南门(跨龙门)

     老西门(仪凤门)

     老北门(晏海门)

     还有3扇水门:

     宝带门(小东门)水门,引水自黄浦江入城至方浜(今方浜路),

     朝宗门(大东门)水门,引水自黄浦江入城至肇嘉浜(今复兴东路),

     仪凤门(老西门)水门,肇嘉浜从老西门水门出,向西而流。

老西门  城门

大境阁  城墙

大境阁  拱辰门

老北门  晏海门

晚清  某城门口


 

水门

某城门口的景象

小西门  大境阁  护城河

     建城的资金,除了府衙拨部分库银以外,其余都有民众捐助。如顾从礼捐栗4000石,助筑朝阳门(小南门)。太常寺卿陸深的夫人梅氏捐田500亩,银2000两,更拆去了陸氏祖屋数千间,作为建设宝带门(小东门)城门的建材。故小东门又名“夫人门”。 县学博士王相尧,拆屋捐地,倾家财助役。贡生张津不仅散家资助役,还亲自参加筑城,终于“手口尽瘁,逐病不起“。上海民众踴跃担土运石,建城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真所谓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上海县城城墙周长4.5公里,高8米,墙上有雉堞3600多个,箭台20座。并在城墙的外围筑一圈护城河,长5.5公里,宽20米,深6米。城池面积为1.6平方公里。上海的城墙很特殊,是圆形的,不同于传统的四方形城墙的形态。这或许是受“天圆地方”的理念和“圆”的吉祥寓意的影响。也许因地形的限制,只能求圆舍方了。

     当初建城墙时,因时间仓促,资金有限,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后来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专门加固城墙,增添设施,使之更坚固和完善。如在北门、西门、南门处增建了敌楼,又在东北城墙处建造了大境台、振武台、制胜台、万军台四座楼台,加强了暸望和战备的功能。并在四座楼台上分别建造了四座庙。大境台上建大境关帝庙,也称大境阁,振武台上建了真武庙,也称镇海楼,制胜台上建了观音阁,万军台上建了丹凤楼。其中两处被列入” 沪城八景“中。

     万军台是位于上海城墙东北角的一座敌楼,在小东门和新北门之间。在今古城公园内。取名万军是克敌万军的意思。万军台是上海城墙的制高点,在万军台上再建丹风楼,楼高三层。建筑很美,与城墙连成一体,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天气晴朗之日,可以欣赏到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景观。也可运眺入海口的景色。所以丹凤楼是当时上海县城的“沪城八景“之一:“凤楼远眺“。丹凤楼,是一座天后宫。癸祀天后(即妈祖),她是海上护航女神。落成后用”顺济庙”的匾。1854年,小刀会在丹凤楼上,架炮抵抗清军和法军联军的攻击而毁于法国的炮火。丹凤楼在战后得到恢复。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将城墙加高到8米(初建时城墙仅5米高)。又增设了小南门水门。因薛家浜从此流入城内的乔家浜(今乔家路)。

     后来又先后建造了4座城门:

     1,1860年开凿出障川门(新北门)。清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是以城墙作为屏障,为了镇压小刀会,清军请法军协助作战,法军军舰“贞德号“和”高尔巴号“炮轰城墙炸开了一个缺口。后来为了抵抗太平军,又将此修复好的缺口再打开辟为城门,以便法军进城。李鸿章还题额此城门为“障川门”,意为:“挽狂澜障百川“,民间称“新北门“。法国人称“梦斗斑(法国远征军司令)门”。漳川门与法租界相通,面对城门的路是天主堂路,即现在的四川南路,是住在法租界的人和外国游客去老城厢的主要入口。

上海县城与周围租界的关系

     2,在晚清,19世纪70年代,上海县城人口激增,商业繁华,交通拥堵,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上海的城门每晚6点钟就关门。官府规定,百姓过时闯入城门要受“枷示“,守城门者“下锁迟疑“也会遭严惩。于是在1877年10月2日晚发生了意外的大事。当夜幕降临时,在晏海门(老北门)外,聚集有数百个进不了城门的人。这时,突然有人故意高叫“我有腰牌,快快开门“。守门者听到有官府的“特别通行证”,就稀开一条门缝想查看验证。不料人群乘机蜂拥而入闯关进城。于是发生了踩踏,有些人被挤推下挢差点淹死。于是”折城墙“和”保城墙”两派人引起激烈争论。最后双方达成折衷的方案,增开城门。

     在1909年夏,新辟:

     尚文门(小西门),

     拱辰门(小北门),

     福佑门(新东门),(1910年5月新筑),

     同时增高、拓宽宝带门(小东门),朝阳门(小南门)和宴海门(老北门)三个城门。

     至此,上海县城共有10扇城门。

     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交通拥睹,城市闭塞,生活不便的状况。

    拆城墙

     在明代,县城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发展很缓慢。到1853年小刀会起义,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前,上海仅是小县城,城墙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20多万人口。完全是当地的上海人,有一些来做生意的外乡人。

     后来直到1685年,清 康熙废除海禁,海上贸易恢复,航运发展,上海逐渐成为东南方的贸易中心。到了道光年间,上海已经人烟稠密,几乎没有空闲的地方了。

     为彻底解决进出城门拥挤和车马堵塞的状态。从1906年开始,老城厢就有一批激进分子上书要求“拆除城墙,筑马路“。

     最早提出拆除城墙的是上海绅士李平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针对此时的城墙已成为严重阻碍城内外工商业发展的事实,李平书提出了”拆城垣,填城濠,筑马路,形成环城圆路”的设想。乡绅姚文柟,也领衔起草一纸文书:”城垣阻碍,商埠难兴,集议公决,拆去城垣,修筑马路,是城乡内外荡平坦直,为振兴商铺之基础”。 但引起了一片的反对。拆除城墙派与反对拆城墙的“城墙保存会“争论长达6年之久。

     因人口激增,交通发展,以前老城厢的街巷较狹窄,只适合于步行和乘小轿。有些地方马车和黄包车都难以通行。城墙的存在已严重妨碍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再则,城墙也早已失去了御敌的功能。已完成使命,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于是直到民国元年(1912年),决定全部拆除城墙筑路。

     城墙的拆迁情况是:

     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老西门,老北门,这6座明朝城墙建于1553年,拆于1914年,存在361年。

     新北门,1860年晚清建的,1914年拆,存在54年。

     小西门,小北门,建于1908年,1914年拆,仅存6年。

     新东门,1910年5月新筑,1914年拆,仅存4年。

拆城墙

     城墙北半圈,于1913年6月拆完,筑成民国路(今人民路),南半圈,于1914年冬拆完,筑成中华路。已横亘了361年的古城墙,变成了一条长4.5公里的人民路--中华路环城圆路。保留了: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等9个名称,也是现在11路电车绕城一圈的站名。(在新北门与小东门之间,设有“新开河“站。建议尚文路站名,应更名为“小西门”,以求环城城门的完整性)。

      肇嘉浜、方浜、薛家浜三条主要河流都被填平变成了马路。很多河流也都逐渐被填平,筑成了街道。原来老城厢里河流纵横,船揖如梭,小桥流水人家,沿浜载客的水网古城的热闹场面,跟老城厢的历史一起被封存起来了。从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对外开放,到1912年至1914年拆毁城墙,老城厢经历了沧海桑田的转变。

     大境关帝庙   城墙

      在建筑城墙的时候,北城设置万军,制胜,振武,大境4座箭台,后来废台改建为4座庙。大境关帝庙主祀三国关羽,两侧附设财神殿和月老殿,庙内香火很旺。万历年间建造时,该庙当时的规模很小,只有几间殿堂。后来由明到清,关帝庙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清 嘉庆二十六年改建为三层楼。道光十六年(1836年)东首还增竖牌坊。苏杭太道总督陈銮题额“大千胜景”,朱栏曲槛高阁,颇具规模。人们遁城墙石级登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眺,极目千里,景色甚美。是以“胜境烟霞”被誉为”沪城八景“之一。民国元年。上海拆城墙时,城墙西门北城,为了保留大境关帝庙,该一段城墙未拆。1959年5月26日 大境关帝殿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小北门大境关帝殿下面还保存着一段长有30余米的老城墙,一些城砖上,还留有“咸丰五年造,上海县城砖“和“同治五年造,上海县城砖“的钤记。当年拆城墙的指挥部就设在大境关帝殿。


大境关帝庙   老城墙

     十六铺

     明朝开始筑城墙时,开了6座城门,从城门的布局来看,城墙东面开了4扇城门,即: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后来又增开了一座新东门,共5扇城门。为什么城墙朝东开那么多城门呢?因为外面就是黄浦江和十六铺。

     十六铺的名称起源于晚清1860年代。当时为了防御太平军的进攻,清地方官员将县城内外的商号组织起来,形成了十六个“铺“ ,负责治安和公共事务。1850年有4名广闽船东在十六铺沿江一带建造了4个码头,船主为金利源,金方东,金永盛,金益盛。1862年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在十六铺北面建造了旗昌轮船码头。1872年12月李鸿章买下了旗昌实业,並在十六舖的东北面,成立了轮船招商总局(简称为招商局)。 美国第18任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访问上海,就是在旗昌码头登岸的。从1831年到1842年,英国人4次扣上海县城大门,都是从十六铺码头登陸的。

     十六铺的范围应该是东到黄浦江,西到城墙,北面到现东门路,南面到王家码头街、董家渡大街。十六铺是沿海、沿江航运的重要枢纽,成为了老城厢货物的集散地码头范围逐年扩大,不仅是指小东门外面沿江地段,还包括了复兴东路以北,中华路以东和方浜东路、杨朔路这一带。江边各种船只如林。客货运码头、仓库堆栈密集,车船进出繁频,运输繁忙,商业鼎盛,市面繁荣,钱庄、酒楼、商号、集市汇聚。浦东到上海的摆渡船码头在此停靠,浦东人到上海都从十六铺码头下。华界和法租界的公交车也在这里交接。因此,十六铺车辆繁忙,行人比肩接踵。有人形容里这里尤如”塞进了沙丁鱼罐头的地方“。

十六铺地图

     据史料记载,在清 乾嘉期间,南北物质交流兴盛,帆樯如林。又有内河,长江,北洋,南洋,远洋5条运输航线都聚集在十六铺。   船舶停靠最多时达3500多艘,江面上南北五六里”密泊如林,几无空隙“。

     十六铺早在18世纪未就出现了许多沙船商号的简陋的踏步码头,后来陸续又建成了许多码头,是重要的水上门户。你只要看看这里的沿江路名,就知道码头有何许之多,例如:生义码头街,信泰码头街,竹行码头街,盐码头街,王家码头街,万豫码头街,公义码头街,赖义码头街,丰记码头街,油车码头街,新码头街等等,都因码头而命名。

十六铺码头

东门外江面上沙船云集

简陋的踏步码头

     十六铺不仅是航运中心,后来也成为了商业中心。南北货许多行业都集中于此,形成各自的专业街。如腌腊、咸鱼行业集中在外咸瓜街和里咸瓜街。水果批发行业设于龙潭路,阳朔路上经营南货、桂圆、海参、燕窝、檀香。银楼、皮货行业开在东门路,苎麻货号都在老太平弄,毛竹行业设在竹行街,米豆行业在豆市街,棉花行业多在花衣街,皮货行业开在东门路。此外,还有火腿弄,面筋弄,筷竹弄,洗帚弄,硝皮弄,湯罐弄,杀猪弄等等,都是行业特色街,一目了然,家喻户晓。

     十六铺,一度成为上海港的代名词,这里有内河航线,长江航线,近海的城市之间的江海航线,都是在这里出发和到达。还有来往于上海至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地的远洋航线。外地人到上海来谋生大多数都是坐船来到上海。”十六铺码头刚刚上来的“,已成为当地人对外地人的别称。也是指各地移民来上海谋生的新生活的开始。

     十六铺码头是在经历了一场烧毁了500多间华人老房子的大火以后,于1894年新建的,而且可以供马车行驶。

     后来的“十六铺“是十六铺码头和毗连的商业和生话区的总称。

     十六铺客运码头早在清 乾隆年间已是东亚最大的码头,有着140余年的历史。2004年12月2日凌晨,十六铺客运大搂爆破成功,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十六铺地区已成为休闲旅游观光景观绿地。滨江终于还江于民、造福于民,让市民共享社会公共资源和城市景观。

     从此十六铺这个历史悠久的地域名称,也在我们的视线中慢慢消失了,淡出了记忆,成为历史的遗迹。也增添了老城厢的一份乡愁!

(本文照片中 ,“南京  明代城墙、大境关帝庙   老城墙”系作者拍摄,其余均精选自网络。)

                   “浦江思源”博客小组   陈业伟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