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离奇故事)

 情系故乡 2011-11-17

【长篇纪实】

老上海的痕迹

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离奇故事

老上海有一垛城墙是人们印象中的不可忘却的亮点,现在留下的仅仅是中华路和人民路。这是怎样的城墙,为什么建造,为什么拆掉,很少有人知道,这垛立了361年的城墙,很多有趣的故事更引人入胜。我们来讲讲这“上海老城墙的离奇故事”。

由于过去这里;民风彪悍无人敢犯,同时地方贫瘠,民无隔夜粮,官府库藏空虚,是一个不值侵犯的苦地方,所以不要建城墙。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海县已经成为一座有相当经济实力的县城;《南市区志》有记录“编户六百余里,殷实家率多在市,钱粮四十余万”,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地方。

富了,问题就来了,强盗看中了这个地方,那就是当时猖狂的倭寇。他们假扮渔民,混迹于市民之中,一举攻入县城到处烧杀抢掠,市民喊爹叫娘,官员抱头鼠窜,被抢掠一空。就这样的情况,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四月到六月就有五次,损失惨重。

就是老百姓有损失,倒也不会重视;现在官府也遭殃,于是就要修城墙了;当时上海县士绅顾从礼上奏建筑城墙。事情一提出,官府、富绅、市民同时上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据记载;花了二个月就把上海城墙修好了。这么大的工程,我认为二个月好像太快了一点,大概是人们的心情所致吧!倒是《老城厢——晚清上海的一个窗口》记载比较切实;“上海民众在数月之间即修筑了周长9里,高2.4丈的城墙”。2.4丈也就是说有八米高,说实在真的很高。环城有六个门;大东门(朝宗门)、大南门(跨龙门)、老西门(仪凤门)、老北门(晏海门)、小东门(宝带门)、小南门(朝阳门),水门有四扇。并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挖了护城河,建了敌楼四座,形成河上都有桥,桥下能行船的景观。同治五年(1866年)又加了一个新北门(障川门),变成了七个门(这障川门也有好多故事在后面会提到的)。

同治城墙图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城墙刚修好,可恶的倭寇又来了,城外的百姓纷纷逃进城内,拉起吊桥,齐心协力,登上城墙共同御敌。相持了几天,倭寇没有火炮(那是冷兵器时代,有火炮也很小),打不开城墙,进不了城,又怕被清军包了饺子,于是夹着尾巴溜走了,但是,小南门被毁,大夫坊里的顾从礼又出资“四千石”修复,所以我的《大夫坊为谁而建》里提到的顾从礼为建城出了不少力。

人们欢呼着,庆祝自己的胜利,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功劳。从此城墙为保证上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闹出了很多趣闻。

明代城墙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进入城门接受检查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上海古城墙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上海城墙没有把沿江一带最为繁荣的南市十六铺划入,这大该是离江太近的缘故,这样上海的经济重心由十六铺慢慢地向城区转移,开埠以前,大小东门、南门是商业中心,与四牌楼附近的县衙、巡道街的道署相连接,形成繁荣地带,最热闹的要数小东门到大东门一段,而西面的老西门、九亩地还是一片菜地,人烟稀少;

十六铺码头沙船云集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上海人民在这城墙下安居乐业了二百多年后,上海开埠了,北门外已经是租界地,租界发展很快,成为了上海的新兴城区。新兴城区的兴旺吸引了老城区;资金、物流、人流来往越来越频繁,到了19世纪70年代,城里有钱人家里好东西无不从租界里买来的。可是,这城门每晚六点就关上了,上海新报有记载,谁过了六点闯入城门会受到“枷示”惩罚,管门的“下锁迟疑”,以待夜归之人,同样严惩。

到了晚上北门外出现了奇观;数百人聚在老北门外,进不了城。他们嬉闹、乱骂、乱叫,弄得周围人家不能睡觉。忽然人群中有人大叫;“我有腰牌,快开门来”;原来腰牌是官府发的,随时可进入城门。管门的只好开门,刚开了一条缝,好几百人一拥而入,去查腰牌一个也没有,原来是一个骗局。这事放也就放了,可是出事了,大量拥挤的人群,差点把人挤下桥去淹死。此事记在《申报》1877102日上。

到了19世纪90年代前后,县衙只得推迟关城门的时间到晚上十点,并告示公事人员“务于十点钟前进城,不得在外闲荡”,守城士兵“如敢私自开放,任其出入,一经查处,严惩不贷”。

清末障川门(新北门)景象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古城入口处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上海老城墙这么好玩,有机会看看多好!你不要遗憾,现在我们就去;

现留的城墙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在上海真的还留有一点城墙,而且是老城墙,就在大境路人民路口,上面有一个大境阁,你可以看看上面地图中老北门和老西门间的楼阁,就是它。上海拆城墙时就留了这么一段,我特地赶去拍了这一集照片。你要问;城墙都拆了,为什么就留下这一段呢?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民国初拆城墙时,大境阁(当时叫大境关帝庙)是拆城墙指挥机构,别的地方都拆了,把它漏了,反正夹在民房中间,就留下了,使我们有幸能看到老城墙。可是很纳闷,老城墙怎么会只有这一点点高,倭寇不是一爬就上去了吗,不是有八米?原来这是地面的历年垫高引起的,在拆城墙时也就只有一丈四、五尺(五米)高了。

大境阁新貌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现在的大境阁和原来的是不是一样?我们来看它的老照片

清代大境三层杰阁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原来有三层,相差太大了!不要去追寻原因,从地图上看这样的楼阁同治年代就有十一个,哪里去找?

1907年的上海城墙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现在仅留在城区里的一点点《老上海的痕迹》也在拼命地拆,就是豫园里的建筑大部分也是新建的,更不用说老城隍庙的面目俱非,大殿里八个衙役的名字也没有了!倒过来商业炒作不错,这大概是“规律”。

但是新的大境阁还有模有样,我们一起上去看看;

门洞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门洞又小又低,因为这里原来就没有大门,这个门是上城墙用的,我们也上城墙去;

城墙上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一看就是新修的,一点也没有风化,当年人们就在这里御敌,旗杆还在,只是新做的,座子的石头倒是旧的,拼凑一个古迹,提提人们的兴趣。

旗杆座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同治七年的,不知是从哪里找来的,比没有的好。

城墙砌得很好,城砖很新,很完整,红圈的砖上还有字;

城墙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放大了来看,到底是什么字;

墙砖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咸丰五年我查了一下是1855年,建城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相差322年,显然是修城墙的遗物,不是第一次建造的原物。那么多的原墙砖到哪里去了?原来拆城墙时把墙砖都填到护城河里去了,难道是现在修复时竟然找不到一块原物,用咸丰五年的来凑数,真是笑话,而且字迹这么清晰,会不会有诈?我们来查一查;原来小刀会被镇压以后,老城厢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恢复市面到处募捐,四大沙船大王之一郁森盛号捐款20万两,其中一部分用于修复城墙,就有了咸丰五年的字样,老天就是这样作弄人。你可不要忘了;在我们的中华路和人民路的下面还有很多原来的墙砖埋在里面,不知后世那天要考古,还要开挖把它找出来呢!

墙上还有一批石碑记录着当时人们修建城墙的捐款,我叫它千秋碑;碑上清晰的记录了当年的大境阁有三层,大概是年纪大了,楼也要缩了,没听说过,现在看见了。

千秋碑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大境阁供奉的是关公;大境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当时城墙已经建好多年。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建为三层楼阁,四周有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之用。

明万历年间,大殿里就供有关帝;

关羽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当然文革时给砸了,这些都是新的,有没有旧的,有!

信义千秋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信义千秋”是后人称颂关羽与刘备、张飞之间情同手足的生死之交,这里倒有一点古色古香,但是,这也是新修复的。原来1914年改为南市警察分局,殿内虽仍祈关帝像,但游人不能任意入内瞻仰。有道士数名,主持庙务。1919年横来一场大火,烧成一片瓦砾,现在的大境阁是以后修复的,所以没有了三层楼阁。

看了尚留下的老城墙的痕迹,你有什么感觉?我的感觉可不太好;四百五十多年前,人们齐心协力用二个月建成了这样宏伟的城墙,毁了修,修了毁,最后留下的像是小孩子玩家家,还是回到我们未拆前的故事;

晚清最后几年,租界市面越来越好,老城厢日趋衰落。一到晚上福州路、大世界灯红酒绿,人们流连忘返,尽管清朝法律对上海城门关闭明文规定;逾时不关杖八十,非时擅开者杖一百。但是十点关门实在太早。

古城墙内一角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关门后进不来,尤其银行、钱庄生意上通不了更成问题,外国人发现花一点钱就能搞定,这样行贿受贿之风日盛,从小银一枚发展到二三枚,管门的抢着要值晚班,贴补家用。因为有钱就可以开门,等着浑水摸鱼、一哄而上的人聚在门口越来越多。

老西门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这样就闹出了下面的故事,记于当时的《上海新报》;

一天,顾某从租界回城,途经新北门,不料城门已关,身上没有那么多钱,没有办法,只得等机会。果然来了一位有钱的叫门,愿给大洋一元,管门的当即下来开门,顾某窃喜,往门里直冲,被管门的叫住,他不理依然往里走,被拿下。第二天送县署,枷号新北门口示众。

小东门内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申报》1877106日记载;半夜12点北门外积聚有近千人,小吃、水果、点心摊到处都是,一片狼藉,几成虚市,闹猛得不得了,县署只得叫开门,以防出事。

小东门外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社会发展到这个时候,城墙已经起不了防御作用;鸦片战争时,吴淞口炮台失守,英军炮舰横在黄浦江上,炮击东门,城墙被毁,县城陷落。小刀会时,清军会同法军,猛攻北门,架起了一门火炮,仅几炮,城墙就被打了一个大洞,小刀会败退嘉定,清政府又把这个洞堵上了。到了1860年,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东进,迫近上海,租界联军和清军联合抵御,为进出方便,把堵上的大洞又炸开,建了新的城门——障川门(新北门)。

所以 在大炮的轰击下,城墙已无作用,反而影响了流通,从西门到南门城墙上,更有小孩“三五成群,喊骂城外行人,且有抛石打人之事。1900年就出现了拆城之动议,第一个为首的是李平书。

李平书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李平书是当时叱咤上海医界、商界、政界的一位名人,就从在豫园荷花池里的塑像就可以看出他的地位。

1903年他们的理由是;城墙已失去防御能力,阻碍交通,拆城墙填护城河以防瘟疫,提出要求拆除城墙。

道台袁书勋同意这个方案,讨论时却出现了反对意见,有人怕拆了城墙租界会向老城厢侵入,1908年两派在文庙明伦堂讨论,相持不下,一拖拖到1910年,决不了。为解决交通问题,又增开了小西门(尚文门)、小北门(拱辰门)、新东门(福佑门),至此老城门就有了十个,还加宽、加高了部分城门以利通车。

再怎么折腾,老城墙的丧钟已经敲响!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无需什么讨论,1912开始拆城,北半圈19136月筑路完成,就是现在的人民路(当时的民国路)。

拆除城墙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1914年拆城墙后的老北门人民路

 老上海的痕迹(二十三,上海老城墙的故事) - 爱爱 - 老上海的痕迹

1914年冬,南半圈筑成中华路,至此上海老城墙就宣告结束。

我们的故事也结束了,但是,老城墙的印象在我们的记忆中抹也抹不去,让我们把它的全过程再来回忆一次很好。世博将近,人民路和中华路面貌大有改观,如果你有很长时间没去,可能会不认得了,老上海的痕迹越来越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