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古城墙去哪儿了?

 cxag 2019-07-23

中国古代的城池绝大多数是有城墙的,上海也不例外。但如若问你,上海的古城墙在哪里,很多人可能说不上来。

大境阁古城墙今貌

上海从南宋形成镇,元初设立县,至明朝中叶,大约300年间并没有建筑城墙。而上海地区地势平坦,一旦遭遇外敌进犯,则无险可守。上海城墙是上海人民反倭寇侵扰的历史产物,其位置在今人民路和中华路一线。

今天我们就聊聊上海古城墙那些事儿。

修城筑墙
抵御侵略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4月至6月,倭寇连续5次从海上入侵上海,烧杀掠抢。

据万历县志记载,“杀歼兵民甚众,纵火焚庐舍及县署,邑里为墟”。

面对严峻的形势,上海民众决意建筑城墙抵御倭寇。当时任光禄寺卿的上海人顾从礼上奏朝廷,主张迅速“开筑城垣,以为经久可守之计”。松江知府方廉也表示,不筑城墙等于把百姓送交盗贼。经朝廷批准,方廉下令征集捐赋,勘定基址,趁倭寇暂退之际赶筑城墙。

农历十月动工,上海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踊跃担土运石。顾从礼捐粟4000石,助筑小南门;县学博士王相尧拆屋捐地,倾家财助役;太常卿陆深的夫人梅氏捐田500亩、银2000两,拆屋数千间,助筑小东门,故小东门又名“夫人门”。两个月后,一座环形城墙便拔地而起了。

晏海门(老北门)

宝带门(小东门)

城墙周长9里,高2.4丈,有城门6座:朝宗门(大东门)、跨龙门(大南门)、仪凤门(老西门)、晏海门(老北门)、宝带门(小东门)、朝阳门(小南门);另有水门3座,东门、西门两处跨肇嘉浜,小东门处跨方浜。城上有雉堞3600多个,箭台20座,大东门和小东门上有敌楼。城墙外绕水壕,长1600余丈,宽6丈,深1.7丈,连接肇嘉浜、方浜,通行无阻。

水门和城壕

后来倭寇多次来犯,上海军民固守城垣,合力御敌,倭寇终未得逞。此后近300年,上海县城基本没有受到战争的侵扰,城墙起了重要的屏障作用。

上海古城墙

重修再建
城墙加固

嘉靖三十六年(1557),在北门、西门和南门增建敌楼,并在东北城墙要害之处建万军台、制胜台和振武台3座楼台,用作瞭望。后来在万军台上重建丹凤楼,在振武台上建真武庙,又称“镇海楼”。

《图画日报》上的振武台

修筑上海城墙,因时间紧迫,主要用泥土版筑,并不经久牢固,后来多次维修和加固。万历二十六年(1598),城墙加高5尺,增辟小南门水门,引黄浦江水通薛家浜,以后又垒巨石加固大南门至北门段。清道光十三年(1833),江苏巡抚林则徐以“捐廉劝募”方法筹资,修葺了倒塌城墙和残缺雉堞炮台。

城墙和残留的炮台

咸丰三年(1853),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次年底,为协助清军镇压小刀会,法国军舰“贞德号”和“高尔拜号”向北城炮击,城墙疮痍满目,还炸出一个大缺口。战后,上海道台组织“上海城垣善后局”集资修复城墙。沙船巨商郁泰峰出资20万两白银,用于堵塞缺口,大修城墙。咸丰十年(1860),李秀成率太平军逼近上海。清政府同租界当局联合抵御太平军,英、法军队进驻县城。为便于驻军进出,在北城缺口处辟城门,李鸿章题额“障川门”(取“挽狂澜障百川”之义),俗称“新北门”。又因该门通法租界,法国人称“孟斗班(法国远征军司令)门”。同治五年(1866),上海道台应宝时重修新北门,并增建瓮城和吊桥。

拆城保城
僵持不下

20世纪初,上海曾流传一首竹枝词,“南北两市分开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北方。”描绘了晚晴时期一城之隔的华界和租界两种迥然不同的景象。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开放口岸。道光二十五年(1845)起,英、美、法先后在上海开辟租界。十里洋场的崛起和繁荣,反衬了县城的衰落。城墙年代久远,城基砖泥垒积,仅一丈四五尺高了。城门低隘,经常壅塞,“车马既不能行,行旅苦不方便”,城墙已成为县城发展的阻碍。

城墙下的街市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上海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酝酿拆城。光绪三十一(1905),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董事李平书提出“拆城垣、填城壕、筑马路,形成环城圆路”的变革思想。次年,地方绅士姚文枏领衔具禀上海道台,提议“拆去城垣,环筑马路”。但一些保守商民认为城墙可“保全地方,以弭隐患”,并成立 “城垣保存会”,电请两江总督禁止拆城。“拆城派”和“保城派”相持不下,绅董曹骧等折中派人士提出了不拆城墙、增辟城门的建议。经协调,宣统元年(1909年)新辟尚文门(小西门)、拱辰门(小北门)、福佑门(新东门),并增高拓宽宝带、朝阳、晏海3门。至此上海共有10座城门,但并未根本改变拥挤闭塞局面。

沧桑不再
仅剩残垣

1912年开始拆除城墙

1911年11月3日上海光复。11月24日,上海民政总长李平书召集各界人士在小南门救火会商议拆城事宜。李平书大声疾呼,“今日时机已至,欲拆则拆,失此时机,永无拆墙之望矣!”经历了辛亥革命,上海民众革故鼎新思想空前高涨,两千余与会者齐声赞成无一反对。姚文枏等随即呈文江苏都督、沪都督及上海民政长,强调为上海商埠的兴盛,“非亟拆城不可”。1912年1月14日,李平书批复:“为商业一方面论,固须拆除城垣,使交通便利,即以上海风气、人民卫生两项论,尤当及早拆除,以便整理划一。”上海市政厅专门组织城壕事务所筹款募役,负责拆城。

拆除城墙后筑路

1912年1月19日是上海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拆除城墙正式动工。首先拆除原上海道署东南及救火会前两处城基。随后从城西北开始拆除,城壕中埋设瓦筒作为阴沟,上面铺筑马路。期间,一些城壕租户拒不迁让,并组织“保产公会”阻挠拆城,继而要求缩窄路面,使工程一度停顿,结果小东门至丹凤路一段路面被迫缩窄;北侧城壕邻英国士兵坟地,英国领事要求改道,最后以“让路换地”了事,工程始得继续进行。环城马路北半圈于1913年6月竣工,长2304米,取名“民国路”(今人民路);南半圈1914年底竣工,长3008米,名“中华路”。民国路路面从中线划开,外半边属法租界,铺以长条石;里半边属华界,铺以碎石。

城墙拆除后的老北门民国路(今人民路)

右侧为法租界

见证明清两朝历史沧桑的上海城墙不复存在,仅在小北门大境关帝庙下及露香园路旁(黄浦区妇幼保健院旧址)各留下30余米残垣。小东门、老西门、小南门、跨龙路、尚文路、福佑路等地名依稀记载了当年的城墙和城门。

黄浦区妇幼保健院内保存一段30米旧城墙

来源:黄浦区档案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