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阳中土论·理法篇】疾病是怎样形成的?

 枬nan2018 2022-12-19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图片

“疾病”是什么意思?


01

何谓“疾病”?

Disease


病的全称叫“疾病”,“疾病”二字各有其意,“疾”为“病”发的前兆阶段,此时易防易治,如果错失这一良机,使“疾”之加甚,则发展为“病”,如果再不及时治疗,使病之加甚,当病甚而药时,药已无及。

唐代医家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未病是未出现病之征兆的阶段,欲病是已经出现病之征兆的阶段,已病是病已形成的阶段。

高明的医家是治疾于未病之时,《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无疾”是指健康的人;初患病为“疾”(临床前期);疾甚为“病”。“治未病”不是指对“无疾”的健康人使用药物治疗,而是对“已疾之后,未病之先”,“即当早为之药”,如果在“疾”的阶段不把握时机及时治疗,就会发展为“病”,当病很严重的时候再用药,“药已无及”,就像渴了才想到去打井取水,打斗开始了才想到去铸造兵器一样,已经晚了。

图片
图片

02

“未病”怎么治? Disease


扁鹊在《难经》中写道,“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通过这段话我们清晰地看到,未病治法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深究病的来路和去路,捋清病的发展路径,然后从源头去治理,才是有成效的治未病的方法,就像见到肝之病状后,要知道其病的发展方向是传之于脾,所以此时不是去治肝病,而是先实脾气,别让脾气受肝之邪所侵犯,这样才可以阻断病势的蔓延,而这样的医生可以称之为上工,但是中工则不然,见到肝之病,不晓相传之理,所以不知实脾,只知道在肝上做文章,最后发现永远也跟不上病的发展节奏。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做出了同样的论述,“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可惜后学之人,对这些话没有高度重视,所以在治未病的范畴里总是雾里看花、亦真亦幻。

图片

中医治疗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治未病就是对过程的干预。通过扁鹊和张仲景的论述,我们知道病的传变是有规律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什么两位大医都将肝病传变指向了脾?其实不仅仅是肝病指向脾,五脏六腑之病都得指向脾,因为脾在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属土,土生万物,也就是五脏六腑、人身体中的“万物”都皆赖脾胃之气滋养、生化,脾胃之气就是胃气,也称为中气、正气、元气、土气等等。所以,不仅仅是见到肝病,要去实脾、强胃气,见到肺病也要去实脾、强胃气,见到肾病也要去实脾、强胃气等等。

图片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知道“未病”怎么治。很多病家不敢碰“未病”的原因,是由于未病在病未发之先,很多症型、症状无法确诊,所以不敢轻易判断,不敢轻易用药,这本身没错,也是谨慎负责任的态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下,未病不治治已病,岂不是医者更难,患者更惨?

如果用“扶阳中土论”的理论视角来看,治未病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本着“实脾”的原则,通过温中温阳,扶胃气,胃气一旺,气血即旺,气机调达,气血周流,水升火降,阴阳平衡,众疾皆退。尤其在未病阶段,患者的正气还没有被病邪耗散过多,此时温中温阳,更易扶阳,阳气旺、胃气旺,人的免疫系统就强,身体就可以启动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说到底,医生不过是身体的助手,真正治好病的,不是医生,是身体自己,在这个过程,懂得帮助身体扶阳气、强胃气的,谓之上工;追着病跑的,只能称之为中工,甚至是下工。

图片

03

重新认识疾病

Disease


《金匮要略》中说:“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元真”不就是五脏的气血吗?“五脏元真通畅”不就是气血周流通畅吗?气血化生之源不是在脾胃吗?脾胃之气不就是胃气吗?胃气旺盛,五脏元真不就通畅了吗?“人安和”不就是健康无疾吗?

而人体之所以产生疾病,无外乎贪凉饮冷、伤中败胃,伤了中焦、败了胃气,败了胃气,就败了气血,败了气血三年、五年没有大的变化和影响,但是当气血亏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五十年之后,各个脏腑器官才会出现各种症状表现,称之为病。

因此,大家对“疾病”这个概念应该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如果认为身体各个器官的各个不良表现是病,那么结果的指向就是吃药治病;如果认为这些表现是身体“正气驱邪”的一种反应,那么结果的指向就是护胃气、扶正气。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抓住胃气就抓住了生死,作为一名医生,能抓住生死,还能不会治病吗?



图片

END


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涉及到的医学理、法、方、药,作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